时间:2023-2-6 22:03:2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是人们最为重视和喜爱的喜庆节日之一,也成为历代画家们乐于描绘的内容。
元宵节又称灯节,宋朝时灯节十分丰富多彩,元宵赏灯持续5天,灯的样式繁复多样,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当时就已创造出各种精美、奇异的花灯和龙灯、凤灯、鱼灯、兔子灯及各种历史人物灯、神话故事灯、走马灯等。那时还兴起了猜灯谜,即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猜中的人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这种娱乐益智的活动受到人们喜爱,广为流传。在南宋李嵩《观灯图》中,画家绘出了元宵节期间的花灯:两名童子一提兔儿灯,一提瓜形灯,旁边的桌子上还放着一只走马灯。
闹社火也是旧时民间在元宵节时的重要娱乐活动。闹社火也称“舞队”,民间习惯叫“闹红火”,它是一种古老街头造型艺术。南宋后期宝祐年间临安宫廷画师朱玉作品《元朝灯戏图》画的就是临安城中一支元宵社火舞队,描绘了南宋时期杭州元宵庙会时的场景。
在《元朝灯戏图》这幅作品里,13名艺人个个装扮各异,动作诙谐,带有傀儡和戏曲韵味。舞队第一人为领队班首,也是节目主持人。其他演员全部戴假面,或张大嘴嬉笑,或抬腿做单腿跳跃状,或装着扑蝴蝶……最值得注意的是演员们无论做何种动作,都离不开模仿傀儡的态势,其表演都在合着一个鼓点进行。画面正是舞队刹那间的亮相,留下了其真实形象。这幅图被认为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最好写照,被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篇》,这意味着直到清代这幅图还是皇家珍藏。
明朝古画《上元灯彩图》主要描绘了明朝中晚期的南京地区在元宵节期间的街市景致。从全景内容来看,画家描绘的是一次元宵灯市与古董贸易相结合的集市活动,明朝中叶金陵的富庶安逸从这幅图卷上可略窥一二。在画中,不仅可以看到元宵节期间种类丰富的秦淮花灯,更可以在画卷中心看到著名的鳌山巨型彩灯。如今人们熟悉的荷花、菊花、南瓜、鱼虾、蟾蜍、螃蟹等花灯在画卷上应有尽有。此外还有不同形制的宫灯、走马灯、纱灯和几何造型灯等各式彩灯。
通过《上元灯彩图》可以看出,画面上人们在逛街赏花灯、看热闹的同时,纷纷走进店铺欣赏字画,或在摊位上把玩瓷器等。同时,该画卷中描绘了蜡梅、兰花、水仙、细竹、小松等花卉植物,既描绘配以奇石的盆景,也有销售奇石的摊位,画中的孩子对放置于小盆中五颜六色的雨花石颇感兴趣。这些都是南京民众赏玩花鱼的生活缩影,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明代金陵的社会风俗习尚。
此卷描绘新春农村欢庆春节的情景,爆竹、太平鼓、果品、鸟鱼挑摊,以及耍猴货郎、算命、跑旱船、演傀儡戏的表演艺人。松树下文士席坐品茶闲聊,朱漆托盘内置有紫砂大壶与青花碗,盛装泉水则用绿地花卉大壶、茶铫。挑夫担子盛放糕点使用的是青花与描红龙纹碗、盘,均是乾隆时期宫廷用器,可知街上买卖艺人都是由宫中侍仆所装扮。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长624厘米,宽37厘米。它描绘的是明朝成化年间皇宫里过元宵节的各种情景,每幅场景都有宪宗皇帝在场,他穿着不同的盛装,或站、或坐,表情安详,在欣赏着元宵节的各种活动。
明宪宗喜欢追求新奇刺激,喜欢绘画,尤其喜欢让画师将他的生活都描绘出来。《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是其亲自监督画成的。从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到,明朝皇宫原来这样过元宵节。
元宵节这天,宪宗下令要在宫中隆重庆祝,皇宫内外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宫女侍卫,人人都穿着喜庆服饰,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宫廷还特意请来了杂技班子,身着盛装的宪宗皇帝坐在大殿前,观看台下各种杂技表演:有钻圈、爬杆、倒立等,令人目不暇接。还有专门请来的货郎摊子,售卖各种花灯、玩意儿。当然,元宵节最主要的娱乐项目是赏灯,皇宫里各种特制的灯饰,琳琅满目、精美绝伦,让人眼花缭乱。
《乾隆帝元宵行乐图》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图描绘的是清代乾隆皇帝与皇族子弟们在宫苑内庆贺元宵节的情景。图中乾隆皇帝坐在楼阁上,正安详地目视着皇族子弟们庆贺元宵节。
此图没有落作者的名款,有专家从技法上分析,认为图中人物的画像应是由擅长写实画的郎世宁绘制。他在西洋肖像画的基础上,巧妙地吸取了传统中国“写真”画技法,生动地表现出不同人物的体态和神情。图中的屋宇、树石背景是由中国画家补绘,画家们以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界画技法,精心勾描、点染,不仅渲染出元宵节喜庆祥和的热烈气氛,同时展示出乾隆皇帝与家人间浓浓的亲情。
历代以来,宋代李嵩《观灯图》、清朝管希宁的《元宵同乐图》、郎世宁《雍正十二月行乐图》等作品,也都反映了当时人们过元宵节的生动景象。从古画中,我们看到元宵节从古至今都体现了一个“闹”字,从东汉发起时的供灯供佛的吉祥寓意,到后来赏彩灯、舞龙、踩高跷等热闹集会,元宵节流传至今,不变的一直是人们热热闹闹欢度节日的喜悦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