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唯有“尽精微”,方能“致广大”

时间:2023-1-31 20:55:06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国美术馆六十年馆庆系列展首展开启——

唯有“尽精微”,方能“致广大”

  致广大,尽精微——纵观美术史,古今中外的大师都曾留下举世闻名的小幅作品:荷兰绘画大师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尺寸仅比一张A4打印纸略大;中国艺术大师,如“吴门四家”、吴昌硕、齐白石,也曾在如书本大小的册页上留下妙笔无数。

  然而,观察当下的艺术创作,美术界的作品逐渐变“大”,小幅作品创作却呈现式微的态势。为了全面展现当下小幅作品创作的现状,鼓励美术家投身小幅精品创作,中国美术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小幅作品征稿活动。从6500余件投稿中遴选出的近600件征集作品以及400件中国美术馆馆藏、特邀作品,汇聚成“美在致广——全国小幅美术精品展”,于1月18日至3月26日亮相中国美术馆全部展厅,不但作为中国美术馆“春节档”大展,更是2023年中国美术馆60年馆庆系列展的首展。

  “小画”虽小,艺术门类包罗万象——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工艺等,千件作品的体量,更让“美在致广”成为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单次展出作品数量最多的一场,中国美术馆以此倡导小中见大、小中见情、小中见趣味、小中见格局的美术创作精品意识。

  在展览中,尺幅最小的仅有邮票大小,最大的也仅半米见方;这其中既有美术史中的经典名作,如齐白石的《咸蛋小虫》、徐悲鸿的《双狮》、李桦的《怒吼吧,中国!》、胡一川的《牛犋变工队》等;有表现中华历史文明的小件雕塑作品,如吴为山创作的雕塑《问道》,也有庞茂琨的《农民工》、黄华三的《初雪》等表现新时代现实题材的画作;更有《疫情下的相聚》《午后小憩》等00后艺术家的最新创作,参展艺术家几乎包含了中国百年美术发展历程中所有艺术家的代际。

  “在这些有限的空间里,前辈大师的名作与当下艺术家的新作进行对话,使我们在回顾中国百年小幅美术创作历程的同时,对当下小幅美术创作的现状形成直观认识。”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可同时观察不同时期中国艺术家本真的艺术语言,审视他们的创作状态和心路历程,感悟他们对人民的热爱、对社会的关注、对生活的体验、对自然的亲近、对历史的思考。通过这次展览,我们也希望将平时较少有机会集中展示的小幅美术作品纳入学术研究范畴,启发更多关于当下艺术创作的思考。”

  小幅美术作品,可于创作中尽精至微。艺术家取一方小小天地,以大视野入小画幅,精密控制自己的技巧;小幅作品还可以承载艺术创作的探索性和实验性。在吴为山看来,大幅作品固然有小幅作品难以具备的气势与力量,然而一味地崇尚“大”,则有可能被其目的和手法所束缚:“大小之分,本无边界,诚如老子所言‘治大国,若烹小鲜’——创作之道,亦是如此——唯有‘尽精微’,方能‘致广大’。”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