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1 20:24:28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一颗遥感卫星,可精准记录正在发掘的遗址形态;立体扫描成像,可重建地下坍塌的墓室原貌……在陕西诸多考古工地,无人机拍摄、三维数字建模已是常态,先进科技赋予考古和文物保护的能量正在变得越来越大,也改写着人类探索历史文明的方式和方法。
科技引领,夯实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基础
陕西考古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大厅入口的一辆大车,常常引得众多参观者围观。车内电钻、手术刀、锤子、螺丝刀等各种工具一应俱全,这辆大车是考古现场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等比例缩小后的剖面模型,也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文物出土现场应急保护技术体系研究”的成果,融合了北斗导航、5G通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可第一时间对出土文物采取应急保护措施,保障考古工作顺利进行。
考古现场的文物保护与实验室保护修复同样重要,对此,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部副研究员李建西表示:“将现场发掘的照片及时输送到车上,进行三维建模,并对样品进行标记和现场检测,数据处理之后现场反馈,为进一步发掘奠定基础。”
早在2002年,科技部“秦始皇陵考古遥感探测技术”的子课题——物理综合探测和高光谱遥感探测启动。科技工作者运用重力、磁法、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等系列技术,揭开了一系列秦始皇陵地宫之谜。现代遥感、物理探测等科技手段的进步与引入,正在加速解密尘封历史的脚步,也必将为人类还原一个可供借鉴的真实世界。
如今,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负责的大大小小工地中,无人机也成为必备品。“无人机可以让我们获得大面积的数字正摄影像,从而建立数字高清模型,让我们从只关注一个遗址本身,扩展到关注系统化的遗址群。”陕西考古研究院信息资料部数字考古团队负责人赵汗青说。
跨学科研究,让文物“开口说话”
考古遗址中骨骸、石器、陶器、瓷器、玉器、丝织品等出土物,都和古代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生活状况密切相关,蕴含着古代中国各个地区、各个时段的人类基因、健康和疾病状况等信息,包含着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基因等信息以及古代众多科技工艺流程的信息,成为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
当前能否在考古学研究中更加广泛、有效地运用科技考古的方法,已成为21世纪衡量一个国家考古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尺。血池遗址是陕西凤翔秦故都雍城西北郊的一处大型祭祀遗址,201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一系列田野发掘,出土了大量祭祀设施、祭品,以及大量动物残骸。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研究室的杨苗苗是该遗址动物考古参与者。“2016年发掘的祭祀坑全部为马驹,年龄偏小,最大的马匹也不超过2岁,最小的仅6个月,年龄相当于《说文》中‘驹’的年龄,运动资质较为平庸。它们来源地较广,在杀祭之前,它们曾被用粟、黍及谷草集中饲养过一段时间。”“据此可进一步推断,古人在秦汉时期就可能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相马能力,能从马驹时就区分出不同的品质,保存强健马匹用于实战,弱马则满足祭祀需求,似可反映出秦汉统治者在祭祀活动中的实用主义色彩。”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亚歧说。
在陕西,文物工作者通过跨学科、多平台协作,用科技手段让考古材料“说话”,以此形成实物与历史记载相互印证。近几年来,数字考古、年代测定、环境考古、人骨考古等科技考古领域的发展,为研究出土实物与古代社会的关系架起了一座桥梁,成为验证史实、解读历史的重要手段。
数字信息技术,感知文物原有风貌
“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为离散文物碎片信息超现实聚合的信息完整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让我们有机会逆向探寻、感知这些文物本有的文化风貌。”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三维造型艺术现代技术应用研究团队领衔人贾濯非说。据悉,他们的团队对文物进行3D色彩扫描并建立数字模型,再进行数字模拟修复和多媒体影视制作,将三维数字技术与雕塑类文物保护相结合,实现对文物的逆向仿真实体重建,书写着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新篇章。
此外,西北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实验室中心主任耿国华及其团队研究的文物外观快速采集建模装置,可为文物建立包括尺寸、形状、纹饰等在内的全方位数字化档案。“下一步,我们将进行新一代采集建模装置的研发,争取解决遗址坑、石窟寺等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需求,为文物的传承、研究与展示做出新贡献。”耿国华说。
陕西省文物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让科技为文物的精准还原与永久保存赋予时代力量,陕西将不断探索新手段,不断聚焦并掌握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前沿科技。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