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 22:37: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浙江书法院牌匾 童笑雨 摄
11月1日,浙江书法院在浙江杭州揭牌,多位艺术家分别被聘为顾问和研究员。
和其他社会热点相比,这好像是个小新闻,但对于浙江书法界来说,这是件大事。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浙江书法院院委会主任赵雁君直言:期待已久。
据悉,近些年,浙江各界多次提出创建浙江书法院的设想,一些知名书法家也频频建言,希望创设浙江书法院。
关于书法艺术的普及、传承与弘扬,已经有省市书协、中国美术学院、西泠印社等单位,浙江为什么要成立书法院?它为何值得期待?
从某种程度而言,这在于浙江的基因。历史上,浙江曾孕育了王羲之、褚遂良、赵孟頫、吴昌硕、沈尹默、陆维钊、沙孟海等彪炳史册的书法大师,创造了一座座书法艺术高峰。
但就是这样的“大户人家”,并没有一座综合型、专业型的书法院。
要知道,自2004年中国书法院成立以来,全国各地就陆续建起了10多家省级书法院,并在艺术创作、学术建设和青年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西泠印社理事、浙江书法院特聘研究员张耕源坦言,当前浙江书法普及成果显著,但高峰不多。从专业层面而言,需要再添“一把火”,助力书法艺术攀上下一座高峰。
据悉,新设立的浙江书法院,定位为一个专业书法创作研究平台,将兼具精品创作、学术研究、名家培养、展示交流、艺术典藏等五大功能。
这些功能乍一看书协、高校都具备,但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书法院特聘研究员沈浩表示,浙江书法院和它们在定位上还是有明显的区别。
如协会工作的重点在于书法艺术的普及,高校立足于青年专业人才的培养,浙江书法院则汇聚老中青三代书法艺术精英和学术人才,从事书法艺术研究、传播和活化。
赵雁君透露,浙江书法院将深入挖掘浙江书法的历史资源优势,推动书法事业创作和研究,如明年将开展两宋浙江书法史研究,之后明代和秦汉书法研究也会提上日程。
在呼吁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当下,浙江书法院的成立,无疑为浙江书法艺术发展提供了高端、全面、系统的专业服务与学术支持,使书法成为“重要窗口”的重要文化标识、浙江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载体。
揭牌仪式现场,记者观察到,牌匾上“浙江书法院”这几个字,为二十世纪书法泰斗沙孟海的书体集字。这是浙江书坛的“遗产”,也象征了浙江书法文脉的赓续。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见证浙江书法院成就浙江书法艺术新高峰。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