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9 16:17:04 来源:艺术中国
“海洋学”开展现场 摄/郑华忠
2022年10月22日上周六,TCCA“海洋学”首展在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拉开序幕,作为2022厦门国际海洋周系列活动之一展出。
基于对海洋媒介的研究与现地考察,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于2022年提出了专注于系统性探究海洋文化的年度计划“海洋学(Thinking Through Ocean)”,意在通过将海洋作为媒介来重新建立起我们对世界的感知。这种感知区别于我们在陆地上所习得的认知经验,而是将自身存在浸入水体,去体察一种“同于海”的生命流通感。它不只是短期的展览,而是跨度可能长达3-5年持续发生的研究实践项目,为今后TCCA系统性、持续性地展开海洋文化研究提供了更为规整的行动框架。从今年基于行走构建在地网络、串连地方组织,到此后在地理上对海岸、河流、水系等的外拓内联,时空上对深层因果的追溯和延展。“海洋学”将发展为一场基于海洋、基于地方、基于世界、基于人对地方和海洋,历史的、艺术的、媒介的重新发现。
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馆长陈丹妮于“海洋学”开展现场致辞 摄/陈南烨
开幕伊始,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馆长陈丹妮、展览策展人之一龙奕瑭、艺术家代表方迪先后讲话。而后,策展人和驻地艺术家分别对展览概念及艺术作品进行了细致地导览。观者逐渐随着展览中呈现的人类文化的涉海性部分,以及从海洋文明、航海历史、海神信仰以及生产活动中剥取的“人与海洋的羁绊”而涌动。这种置身其中的“流动性”与陆地上的认识习惯区分开来——船舶顺风相送,鲸鱼不分南北,观者漫游在各种气候、各种裨海、各种时间、各种潮汐、各种地域与现代技术的交织里,仿若探寻、描绘着一部含混着历史、想象和虛构,细碎永续而灵动翻涌的海洋图景。
“海洋学”开展导览现场 摄/石祥甫
本次“海洋学”项目展览由两个版块组成,分别为“月亮的倒影是海的脊骨”群展版块以及“地方体:‘氵’部地理学”驻地版块,从艺术家们关于海洋的感性认知延展至落足于“氵”的行走成果。
期盼引领观众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海洋作为一个环境媒介所容纳的生命现象与形态,感受海洋自我不断涌现的生机与潜能。
“海洋学”开展现场 摄/郑华忠
群展版块|月亮的倒影是海的脊骨
参展艺术家:曹澍、陈丹笛子、陈萧伊、孔令楠、林銮崇、刘广隶、李文嘉、刘雨佳、宁佳伟、童文敏
策展人:邱鼎
艺术总监:申晨
执行策展:TCCA策划团队
空间设计:林鹭琪
“据说,潮汐的起伏是由于月光;岩岸的剥蚀,大多来自海岸。”
——席慕容《一首诗的进行》
曹澍 《四亿年前是海洋,四亿年后是沙漠》影像装置模型漆,亚克力,电线,树莓派3b,电阻屏尺寸可变,循环影像 2021摄/石祥甫
“去还”与“波动”
在月亮圆缺的循环中,潮汐将深海中不可见的地理活动,与港口腹地间的往来、社会发展联系到了一起。当我们从潮汐的去还中深入海底,得以窥见远古生命的起源和失落的文明,海水的涨退变得更为可见。
李文嘉 《胶囊/稻草》复合材料 装置摄影,声音,太阳花,木板,文本尺寸可变 2022 摄/陈南烨
“月亮的倒影是海洋的脊骨”尝试提出一种基于海洋的崭新感知谱系:寻着神话学指月的复杂想象、天文学永恒的圆周运动、文学和史诗对海洋的不同色彩描摹,以及因月相变幻计算而得的时间节日而形成。
陈萧伊《山的手相》摄影 UV印刷铝板 50×22 cm/件,共51件 2021 摄/石祥甫
或许我们可以暂时抛开那些宏大的关于海洋文化史、交流史和地缘关系所构建的现代话语,而去往一种更为直接和感性、更加切身的经验认识——如同苏轼《潮中观月》的词话之于中国人的思想与时间观,全球沿海的不同地方和社群都有着各自的地方性知识(某种前知识状况),它来源于月亮及其引力所形成的海洋潮汐,一种“去还”与“波动”。
林銮崇《无题》空间装置 玻璃 尺寸可变 2022 摄/石祥甫
潮汐所描绘出的场景是——海浪拍打着海岸,在瞬间破碎,但又立刻裹挟着沙石与贝壳返回海中,再与尾随其后的海水碰撞,最终形成此起彼伏的海浪。作为海水翻涌的形态之一,潮汐不仅展示了海水自身的力与流速的相互抵抗,也呈现了海与陆地、与月亮之间深层次的互动与影响。
林銮崇 《无题》 空间装置 玻璃 尺寸可变 2022 摄/石祥甫
潮汐翻涌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被比拟为人生的机遇,因地壳运动而分割的海洋与陆地或许原本均是我们的来处,而月所引出的是远方的召唤与向往。水雾乘着月光蒸腾,就如阿里奥斯托在《疯狂的奥兰多》(Orlando Furioso)中所提到的:
“地球上被遗忘或遗失的一切都在月亮上被保存完好。Then he realized that those who have lost their minds here on Earth may yet find them again on the Moon.”
刘广隶 《如何将大海一分为二》影像装置3D动画,3D打印,油画,锑锭,喷绘打印,书籍尺寸可变,影像时长:60分钟;7分30秒2022摄/石祥甫
展览展出了10位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的中青年艺术家,他们通过含绘画、装置、影像、行为和摄影等多种媒介形式的作品,从不同视角向观众反映他们对海洋的感性认识。
月影之下潮汐褪去,“氵每”脊遂现。
“海洋学”驻地板块展览现场 摄/石祥甫
驻地版块|地方体:“氵”部地理学
驻留艺术家:方迪、李沐杰、良亮人
同行艺术家:大爱JUNE、犀子、杨迪梦、羊 & RΩ、杨悉尼、阳芷倩、杨子敏、张娜松「蕃仔楼」研究小组、赵翔风、郑华忠
策展人:杨剑雄、查蕊、李必豪
展览设计:石祥甫
顾问:刘畑、芬雷
特别鸣谢:在野艺术公益基金
“氵”
2022年“海洋学 (Thinking Through Ocean)”首届项目联合“方志小说”,并同时作为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缓存在/ Being Theoria》田野计划的合作项目。过去几个月,不仅邀请了“记述电影小组”展开基于现地的影像-研究,也联动在地艺术家、写作者、研究员、学院、艺术机构、海洋实验室、青年社群等,从厦门启航,在漳州、泉州、汕头等沿海港口游弋,并顺风相送,一路向南,延伸至澳门、东南亚等区域。整个过程包含策展、驻留、行走、影像创作等不同形式,并同步举办讲座、论坛、出版等公教活动。
张娜松“蕃仔楼”研究小组 《侨乡念曲》 综合材料装置 影像、模型剧场 尺寸可变 2022 摄/石祥甫
除厦、漳、泉、汕、澳等地外,也探访了其腹地的县市区域,泉港、晋江、安海、双第、海澄、龙海、漳浦、云霄等,这些地方并不为人所熟悉,但它们的“氵”部偏旁,却提示着另一种由名称、制图和想象力组成的地理状态。
良亮人 《海为无波》装置,影像蜡染土布,特种纸,充气浆板SUP,金丝麻绳(如其他艺术家无材料,可去除)426*68*15cm 2022 摄/郑华忠
萍聚雾散,莫可踪迹
航行途中,同行者们如同水密隔舱里“萍聚雾散”的社会,在近一个月里,携伴、相遇、送别、离散于崎岖海岸。他们沿着海岸线行走,深入海丝腹地,寻访了一个又一个地方。他们与现实中说方言的人、发生的事、存在的物交往:好奇、受挫、感知与环境间的差异,以及自身遭遇南方烈日所产生的皮肤灼伤。
孔令楠《一个人的夜晚》(左1)纸上素描 11.2×14.1 cm,21×24.5 cm(带框)2020 艺术家与胶囊 上海惠允《云,星星,山》(左2)木板油画37.5×49 cm 2021 艺术家与胶囊上海惠允《相遇》(右2)木板油画 37.5×49 cm 2021 私人收藏《FF》(1)木板油画 37.5×49 cm,57.5×47.5 cm(带框)2021 私人收藏 摄/石祥甫
在这些零星琐碎而溢发着真实温度的片刻里,同行者发散着关于“海洋”这一环境媒介中人、事、物的无限思绪,并将思路连结至当下被广泛讨论的水系议题与个人艺术创作。数十位同行者们生产出诸多关于海的长诗、影像、论文、游记、科幻小说、纪录片,以及观察者的自述和图集。
驻地版块以文字书写、装置、影像为媒介,向观众展示了本次驻留行走项目中驻地艺术家的研究及创作成果,同行者自然生发的创作,以及记述电影小组的展映计划。好似一艘沉浮于史,任萍聚散之行船,在一次次抛锚靠岸中,不断地起航,又落脚。
刘雨佳《柯兰岛》(左)影像单屏高清录像,彩色。有声14分47秒 2017《柯兰岛No.1》(右)摄影喷墨打印 120×120 cm 2017 摄/石祥甫
“跨时空浪痕——海洋的想象与回望”
开展同期,也举办了主题论坛“跨时空浪痕——海洋的想象与回望”。TCCA邀请到6位对谈嘉宾,包括3位“海洋学”项目驻地艺术家——方迪、李沐杰、良亮人,2位参与同行的研究者——2022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在地行动”单元策展人陈旻、广州美术学院胡一川研究所研究员肖珊珊,以及“海洋学”项目策展人之一龙奕瑭。以“海洋记忆”与“驻留在地”为线索,探赜索隐海洋媒介中的历史人文底蕴,讨论不同视域下,海洋与地方、人的共生关系。从驻地艺术家对本次展览作品创作灵感的分享,延伸至3位研究者基于地方知识考古对海洋的回望。
驻地艺术家方迪于“海洋学”开展论坛现场 摄/郑华忠
方迪从他在驻地行走的过程中收集到的海洋人文图景谈起,东南沿海的独特人情风貌,成为了他的影像创作《灵海昭国》中的虚构社会所展露的充斥着空虚与欲望的一个个海岸社会元素,以及交织“骗局”与“诱惑”,在海风中飘摇的柔情而现实的闽南语歌谣。
李沐杰以“海洋媒介与思辨叙事“为线索,从平滑空间及纹理化空间,谈至其对于海洋界面与语言——织物状语言、方言、生腌语言的语言建构,分享其通过虚构与制图法,与AI合写的装置互动作品《为阿代舍普度,或为祝祷》的理论着力点与创作经验。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博士陈旻于“海洋学”开展论坛现场 摄/陈南烨
陈旻从建筑群的图像引擎出发,以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个重要叙事对象——福州“马尾港”为例,探见其背后宏大的历史对象和庞杂交错的现场,重系时代更迭中马尾港这片土地上传统与生活的断链。
驻地艺术家良亮人于“海洋学”开展论坛现场 摄/陈南烨
良亮人从“制作感”与“情感注入”着手,谈及其由民俗轶事以及在地偶发的场景,串联起她所关注的“海洋”与“宗教”主题,从一个黄黑笑脸的花状气球,到象征着泉州对多元宗教文化的包容性的“六翼天使”,打破传统的中心化叙事,展露神性的两面性与不确定性,勾画其对于人、神、海三者互相纠缠、往来、融合的无限想象。
广州美术学院胡一川研究所研究员肖珊珊于“海洋学”开展论坛现场 摄/陈南烨
肖珊珊从对于中国革命美术史中最重要的艺术家——“胡一川”这一个体的研究出发,勾勒出其个人与中国现代革命史的发展脉络之重合,及其个体海洋际遇与“海洋学”项目驻地行走针路轨迹的交叠片段,让观者窥见以个体海洋际遇与生命场域所影射出的20世纪中国社会状态与人文精神面貌。
“海洋学”项目策展人龙奕瑭于“海洋学”开展论坛现场 摄/陈南烨
6位嘉宾基于各自不同的经验,重新撰写关于海洋的联系与想象。他们以各自具体的研究与关注方向,从不同的角度介入“海洋”。在工作方法和路径上,他们均基于对地方知识的考古,面向历史,在不停的回望与转动之间,总能瞥到交叠的间隙。在“海洋学”的现场,他们的经验既是个人的,也是全球的。
2022年10月22日至2023年1月15日,海洋的浪漫缱绻与波澜壮阔将在纱幔般的海雾中,穿越暗藏于字句间的海景幻象,涌至观者眼前。
船已回航,欢迎到访。
“海洋学”驻地板块展览现场 摄/郑华忠
“海洋学”展览现场 摄/郑华忠
展览海报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