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莫忘与体悟——“莫忘初业第一程”展览策划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23 16:54: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莫忘初业第一程——早期北平艺专的国画课堂”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同时也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精品陈列”自2012年以来举办的第十回展览。十年磨一剑,“精品陈列”系列展览展现了美术馆在藏品挖掘、研究与展示方面的诸多努力和探索。展览依然秉承最初的构想——“围绕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问题,有序展开研究和展示,并推动相关研究与认识的深入。”

   本次展览的筹备经过了近5年的酝酿,在对于入展藏品的不断体悟和研究中逐渐形成展览的策划思路。

   2012年、2013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先后推出了首次馆藏精品陈列“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西画部分)”和“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中国画部分)”,展出了许多重要藏品和文献史料,获得了广泛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发现在30余年的艺专历史上缺环仍然很多,尤其是1918年建校初期的资料和作品更是十分稀少。这也为此次展览的筹备埋下了一粒种子。

   2017年前后,美术馆相继整理了萧俊贤、王梦白、萧谦中、贺良朴、王雪涛等多位艺专教授的系列画稿作品100余件,其中每一位先生的作品从几件到几十件不等,都被精心装裱在卡纸上,形制一致,而且从未展出。这引起了我们的研究兴趣,这批作品的创作时间和功能是什么?我们对于画稿上的题字和钤印进行了初步识别和统计,发现了“北京美术学校”“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总务处教具仪器股”“国立北平艺专圕”“国立北京美术专科学校教务股”等不同时期的印章,也发现了“甲子”“丙寅”“乙丑”等多处年份的题字记录。画稿的登记账号前后相连,应是同一时期入藏的。可知此批画稿为北平艺专的旧藏,而且是1920年前后,艺专早期的中国画系教授所作,并且一直在学校中沿用了几十年,其中萧俊贤的画稿年代最早,钤有“北京美术学校”的校章,应为1918年。在王梦白画稿中,多幅钤有“预科”“师范”的印章,可知为早期分科教学使用。我们认识到这批藏品十分珍贵,可以填补早期艺专的很多研究空白,自此如何研究和展示好此批藏品也成为馆内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展览中推出并呈现新的藏品,必须对于藏品的历史意义和藏品之间的联系有着清晰而深入的认知。我们发现这些画稿其中既有讲解不同题材画法步骤,也有教授画面简要布局,还有诗书画印完整的小幅作品,较为完整地体现了中国画教学从画法学习、章法布局、题诗钤印的渐进过程,其功能与传统中国画课徒画稿一致。中国近代第一个中国画系就是1922年在艺专成立的,中国画教学从此由传统师徒相传进入现代学校教育,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转变。而近代学校教育当中,讲义极为重要,是教师为讲课而编写的教材或资料,分发给学生,一般是文字的形式,而在美术专业中,这些课徒画稿就是一种图画形式的讲义,在实践中指导学生的学习。所以,这批课徒画稿作为一种美术专业特有的讲义,是近代中国画教学从传统转向现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百年美育发端时期的重要作品,具有深刻的意义。画稿与美育之间的关系也成为我们策划展览的重要关注点。

   在展览的内容组织上,我们从这批画稿出发,同时注重汇集并介绍更多有关早期美术尤其是中国画发展的资料和研究成果,让观众能够进入百年之前的语境。展览设置了3个展示板块——“美育与美校”“教授与学生”“课程、讲义、课堂”,从宏观到具体,循序渐进地引导观众了解历史,了解“早期北平艺专的国画课堂”。

   1917年,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代宗教说”,形成了“美育救国”思想,1918年北京美术学校的成立,是实践美育救国思想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美育与美校”板块重点介绍这一大的历史背景,首次展示了北京美术学校在前京畿道校址的校园平面图与校景照片的对应研究,带领观众了解北京美术学校的校园全貌。此外通过“招生广告”“学则”“开学式报道”以及林风眠、萧俊贤为毕业学生的题词,展示了在初创时期的教师心中,美术学校的育人目的不仅是对于技艺的培养,而培养一个能够了解中国艺术审美、改造社会的人才,才是学校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

   “教授与学生”板块,首次较为完整地集录了1918年至1932年中国画系的教师名单以及1926年至1930年的中国画毕业生名单,并将最初3届中国画系毕业生与教师的珍贵毕业合影进行呈现。同时,特别展现了1923年“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的入学考试试题,试题涉及语、数、外、理、化等8科,首次让观众了解到了百年之前美术人才的选拔标准。

   “课程、讲义、课堂”是本次展览的重点部分,通过模仿课桌的展柜和1928年艺专中国画系教室的大幅照片喷绘,营造了一个早期国画课堂的场景。早期中国画专业的教学核心陈师曾、萧俊贤、姚茫父等都是提倡“首重精神,不贵形似”的中国画学传统的中坚力量。陈师曾认为中国画是进步的,提出中国画学习当中重要的“人品、才情、学问、思想”。在教学中,艺专一直坚持重视临摹教学的传统路线,以学古知新为内核的分科入门、临摹为本、旨在创稿的课程建设,为中国画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本板块展示了中国画专业的课程设置表、1930年中国画系系刊《曦光》杂志。萧俊贤、贺良朴、萧谦中、王梦白、邵逸轩、朱葆慈、汪公严、郑曼青、王雪涛9位早期在艺专任教的中国画名师的78幅课徒画稿,按照1920年代中国画系山水、花卉、写生三组的分科,也分为山水和花卉两个部分进行展示陈列。同时在作品中穿插诸位名师的画学语录。从饱含历史沧桑的名师课徒画稿和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笔墨间的传承和思考,可以看到中国绘画的独特韵律。

   《曦光》杂志的发刊词中写道:“本校成立,最初即有国画系之设。其目的在整理吾国固有之艺术,采取科学方法;希望产生一种新的艺术,以适合现代之趋势,而恢复过去曾经震动全世界独霸东方之荣誉。”本次展览从一幅幅小小的课徒画稿中,可以窥见百年前美术界的仁人志士“整理国故”的人生抱负。展览题目“莫忘初业第一程”改自1928年中国画系主任为毕业生题写的题词中的最后一句——“他年令誉寰中满,莫忘初登第一程”。不仅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期许,也应该是我们当代人对于历史的态度,在展览中回望近代国画教育的初心的感人之处。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典藏部主任)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