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1 21:06:11 来源:中艺网
简介:意公子,艺术科普平台“意外艺术”创始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致力于把中华五千年文化长河中那些打动我们的人与物,带进当下人们生活中。2022年出版《大话中国艺术史》,2020年出版艺术科普畅销书《大话西方艺术史》,热门艺术脱口秀《艺术很难吗》、文博类节目《国宝很有戏》的出品人和主讲人。
《大话中国艺术史》
意公子 著
海南出版社
□ 长江日报记者秦孟婷
作为一个中国文化传播者,“意公子”一直在做的是让艺术走近普通大众,希望把中华五千年文化长河中那些打动我们的人与物,带进当下人们生活中。
近几个月开始,她不只在字里行间分享艺术,更是走向中华文化的发生地,同大家分享更多新的感悟。近日,长江日报读+专访了意公子,她感叹,不是“意公子”讲得好,而是中国艺术真的好。
■ 无需“人设”
自2013年第一条视频问世以来,意公子一直以绿衣形象示人。但肉眼可见的,是衣服款式有了变化。
之前是一条无袖绿裙子,今天是一件看起来更为舒适的绿衬衣。
十年前卸下电视台主持人身份,意公子转型去做自媒体,她在装束上一下子“自由”了。主持人总需要换衣服,她很苦恼。尤其是那些端着的、挺着的衣服,特别精英感,她觉得不符合自己的性格,好像自己被衣服“奴役”了一般。
她脱掉15公分的高跟鞋,想要“塌”下来,“绿裙子”成了她的标记。很多网友记住了这条裙子,不喊她意公子,而是喊“绿公子”“小绿裙”等。
回头看刚做内容时录《艺术很难吗》穿的绿裙子,她觉得还是带了一点精英感,后来她又换了一身更随意的。
账号有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就像“意公子”这名字的诞生,也不是一开始就规划出来的。一开始它叫“小意”,后来她希望名字人格化一点,大家就“老意”“意老师”“意姐”的取了一大堆。再后来,她觉得“公子”不错,符合她内心雌雄同体的感觉,“意公子”这名才定了下来。
“人设”像是自媒体必须要打造的东西,镜头前的人似乎都得演好某一种角色,但她更是希望做好自己,能够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自然流露,沉浸式地将自己体会到的感悟分享给更多人。
今年7月,意公子走出摄影棚,第一次把拍摄地放到四川眉山苏轼墓地。她摸着苏轼妻子王弗墓碑上的碑文,念着苏轼写给她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激动到哽咽。
这般真情流露,团队小伙伴们懂了,这就是外拍的理由,棚拍拍50年都拍不出来。
网友留言:“听了三遍,把我搞得泪眼婆娑”“第一次把这首词听到泪千行”“他的故事打动了你,而你感动了我!”
“当你有扮演的心态时,你根本放不开。”意公子说,从棚内到棚外,这些都是真实体验的记录,不是摆拍。所以她害怕被人喊作“老师”,她认为自己不是做教育,而是在分享这一刻的感悟。
因此,目前她特别需要一个好的导演,最好有纪录片拍摄经验:“现在的画面,把文字的东西表达出来了;我希望未来能有高于文字的视觉,换句话说,能让镜头自己说话。”
■ 必须走出去
外拍的这四个月,意公子团队总结:必须要走出去,因为生命是活出来的,不是读出来的。
眉山之后,意公子去了龙门石窟。她不是像游客那般仰望观赏,而是爬上十几米高的脚手架,猫着腰,钻进卢舍那大佛旁的小洞,手脚并用地往里爬,不一会全身就灰突突的。
钻进去那一刻,她先是感到一阵寒意,再是像穿越一般:千年前的雕刻工匠也来过这里,只是一切物是人非,这辈子只有这一次了,真是不枉此生啊。
她还去了临汾的壶口瀑布。来回4个小时的车程,本来人很疲惫,可当她站在黄河边,水汽直往脸上扑,眼前的浪花都那么干脆:一个浪打下去,另一个又起,下一个浪花又跳下去。
前仆后继,那是生命的壮烈。她的脑中立马响起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她顿时明白了,为何“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让她背课文《壶口瀑布》,能很快背下来。因为她悟了,不是在课本里悟的,是在满身泥点时悟的,是浪花扑面而来时悟的。
原本,意公子以为这个号内容很“窄”,不会有太多人关注,哪知这半年来,光视频号粉丝就突破了400万。而外拍也收获了粉丝们的喜欢。
行走各地,旅行博主也在干。但区别在于,对于意公子而言,“走一遭”反而较为轻松,最难的是前期的工作。时间大量花在了整理材料上。
比如讲苏东坡,意公子要面对海量的资料。她先把苏东坡的族谱都挖一遍,如果涉及城市,还会把城市历史挖一遍,直至把整个时间轴拉出来,再按时间轴找书看。
没有人会脱离时代而存在。苏东坡生活在怎样的时代,当时的风俗习惯是什么,发生了怎样的事情,通通要弄清楚。意公子就泡在苏东坡的生活里,从宋仁宗看到宋徽宗,从《清明上河图》看到《东京梦华录》。
她还要跳脱时空,专门研究苏东坡思想中“儒释道”的源头性书籍。
“他会烹饪,要是我不会烹饪,怎么讲烹饪的乐趣?”意公子还试着做菜。
积淀完素材,体验完生活,意公子和伙伴们就会开选题会。她一股脑把整块的、零碎的全抛出来,大家再一起看看,能碰撞出什么好东西来。
她常被问,拍一期视频要多久?往往语塞。最难的是素材收集和碰撞,光准备苏东坡,整个团队就花了好几个月。
其实出最后的成果是很快的。有时她文思泉涌,一天能写2万字。
如此熬出来、磨出来的视频,也成了意公子自己的“治愈良药”。过去她发了视频从来不看,现在会第一时间看,还会一遍遍地看,心情不好时也会看,感觉做这件事无比快乐和幸福。
【访谈】
■ 艺术的作用:在知识,更在人心
读+:网上对“意公子”的真实身份有很多猜测,还流传着你的一段简介,说“潇涵”就是你的真名,是位70后。能不能和大家正式介绍一下自己?
意公子:我是意公子,福建厦门人,熟悉我的朋友都叫我潇涵。很多人经常误以为叫“潇涵”,那你是不是就姓“肖”,但其实我姓“吴”。“潇涵”是我初中时给自己起的,算是别称或外号吧。作为一名85后,更准确说是1986年生人,我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用了快十年的时间,从我自己对文化艺术的爱好出发,希望把中华五千年文化长河里,那些打动我们的人与物,带进当下人们的生活里头,把我从中获得的滋养,分享给更多人。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其实艺术最大的作用,不在知识或者技巧本身,艺术最大的作用,是抚慰人心。
读+:做自媒体之前的生活是怎样的?
意公子:我大学读的是中文系,2008年毕业后进入了媒体行业,做了5年多的电台,以及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讲过体育新闻、社会新闻、校园新闻、音乐榜单甚至是闽南语,各种栏目我都做过。
大概在2013年的时候,我遇到了我职业生涯的迷茫。我不知道我干主持人这行还能干多久,我自己的爱好到底是什么,我真正想做的究竟什么。然后我发现,我在节目上讲过这么多的内容,但唯独文化、历史、艺术这些是我最喜欢也是最愿意去分享的。那时候,自媒体也刚刚兴起,在机缘巧合下我就进入到这个行业里头,有了“意外艺术”。
■ 把粉丝留言做成厚厚的“白皮书”
读+:常听做自媒体会有创作瓶颈,你们是否也会遇到?
意公子:从2013年开始做自媒体到现在,也有小十年的时间了,我相信每一个自媒体人和我都有同样的感受,我们总是觉得明年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一年。
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也会不断听到外面的各种声音,比如刚开始有流量了,就会有很多人催促我们要不要变现,包括直播带货火的时候,有人就会说那你得赶紧直播带货……包括我们自己在过程中,也会遇到创作的瓶颈、商业化的瓶颈、流量的瓶颈……
拿创作的瓶颈来说,我认为难点是在进入艺术家内心的那一步。因为走进他的那一步,你需要足够地沉浸到当时的氛围里面。
大家可能看到我们讲苏东坡也好,或者讲竹林七贤也好,我们做了一个个的专题。但事实上我们背后所列举的专题还有非常多,但是到后来我都放弃了。所谓的“放弃”指的是,我找着找着,突然间觉得我没有感觉了。我觉得我越了解他,就越没有感觉。也就是说,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你好像跟艺术家失去了连接。
所以第一个瓶颈是有时候会跟艺术家“失联”。你要做一个巨大的工作准备,但你同时也要舍弃很多。而最后真正呈现出来的部分,其实远远比舍弃的部分少很多。
第二个瓶颈可能是,不可避免地写着写着可能突然间一下就没有灵感。
我常常跟我团队的小伙伴做一个比喻。就像你画画的时候,当你沉浸到那幅画里面,你会去画它的细节。当你去描细节的时候,画着画着就会陷进去。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撤出来,再去重新看全局。你需要换另外一种视角,换另外一种心态再去看它。
我印象很深,应该是在写苏东坡的《庐山烟雨浙江潮》时,后面有差不多两天的时间,其实我都没有再看与此有关的材料。我从中抽离出来,看了两本书。那两天的时间,我就完全沉浸在书里面,等沉浸完了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庐山烟雨浙江潮》。那个时候就像是你画画的时候,你抽离出来可以看到全局的时候,这个时候再进入,感觉又不一样。
读+:每条视频后都有大量留言,这其中有没有印象深刻的粉丝?
意公子:印象深刻的粉丝留言其实有很多很多,包括在我们公司有一本很厚很厚的白皮书,里面全是粉丝的留言,都是我们一条条从后台扒下来的。
我记得以前看过粉丝有条留言说的是,因为美术老师的分享,她关注我们五年多了。她说她从小就不太会写字画画,但很喜欢看,看的时候很陶醉,在看视频时觉得艺术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独一无二的时空,离她很近。她还说,“我也从不认为艺术很高,高到大家碰不着,但也不是很矮,我要踮起脚来看。而意公子很兴奋地告诉我,你看这个色彩真漂亮,你看这首诗真的很荡气回肠。”
包括很多人也经常会在我们视频底下留言说,“意公子你讲得太好了”。但坦白讲,其实不是我,“意公子”讲得好,而是中国艺术真的好。我们今天做的所有内容其实都是基于中华文化艺术这个宝库里面原本就有的东西。
所以其实第一我不是学者,第二我也不是老师,我只是一个纯粹的文化艺术爱好者。
只是比如说我喜欢苏东坡,我会想要了解得更多一些。包括现在做苏东坡的系列视频专题,我至少也看了有50本关于苏东坡的书,几百篇的论文。在这个过程中,我系统地了解苏东坡,也把我学习的过程通过一期期视频分享出去,把他身上那些疗愈我的力量,给予我的滋养,分享给更多人。
■ 网络记忆太短暂,书的内容更耐嚼
读+:你为什么做着视频,又想着要出书?
意公子:网络记忆是短暂的。每一天我们接触到的信息其实是海量的,包括我们在做的视频也好,很多人其实也都是快餐式阅读,可能看过也就过了。但如果是以一本书作为传播的载体,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影响力。
虽然网络时代,一切都是快速的,但其实信息会被淹没,有很多地方网络甚至还未普及到。像我们有偏远地区的老师会联络到我们,教室里虽然有多媒体设备但是没有网络,所以这时候书本反而发挥了它的优势。它的传播范围从这个角度来说,反而是更加全面的,能够触及到更多人的。
最重要的还有一点是,我们希望以书本的形式,能让内容变得更耐嚼。因为其实我们平时看视频节目,往往会被各种后期的效果、画面、音效等带着走,很难说在过程中产生自己的思考。通过艺术史更有脉络的梳理,通过阅读,大家或许反而能够真正在阅读的过程中,在浏览每一件艺术品的时候,去收获自己瞬间的感受,并且记录下来。
读+:西方的、中国的,都快讲完了,你今后还想做点什么?
意公子:接下来我也计划以苏东坡作为主题,进入下一本书的创作中,也希望新书能尽快和大家见面。
读+:视频时代,大家都在求短、求快,你一条视频有10分钟,还慢慢道来,这种逆潮流而动的底气是哪来的?
意公子: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我们在做的这件事情的吧。
第一个关键词叫敬畏心,敬畏心在于你不能胡讲。假设你初心偏离了对于传统文化的敬畏心,更多讲的是比如名人八卦,或者未经考证的历史事实,或者是随意传播一些已经曲解化的信息,某种程度上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本身并不是一个加分项。
第二个很重要的东西是信念感。传统文化本身它是一个宝藏,而且在做的过程当中,其实坦白讲,除了说内容在创作中有瓶颈之外,它可能还会遇到商业化的瓶颈、流量的瓶颈……如果没有信念感,你其实是支撑不下来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强大的信念感,是你相信本身这个事情它是滋养你的。一旦滋养你,它就一定能滋养其他人。
最后一个部分就是真诚。我觉得这个真诚更多的是对自己要足够真,也要对用户足够真。我们一开始在寻找自己定位的时候,更多可能不是在自己身上找突破点,我们是在市场上找突破点,所以我们就很容易偏离自己的初心去做,很多是迎合市场的部分。但说实话,它也能够给我们带来短暂的爆款,但它并不能够让一个账号真正意义上的持久。
而真正能够让它持久的关键,我觉得一定是找到了你自己内心最坚定的东西。而且你相信它在不断滋养你的过程当中,你能够很真诚地分享出去。所以,其实我并不吝啬在用户面前去承认我的无知,或者我确实在某个地方卡住了,在这个阶段,我可能只能解读到这里了。
同时,因为中华传统文化它一直都在那里。你每一个阶段看它的角度不一样,你的深度也肯定会不一样。
所以我相信同样的选题,也许二十年后、三十年后我再重新去解读,它还有不一样的东西。这个内容是源源不断的。最重要的是你要结合进自己最真诚的那个部分,要糅合你自己的人生阅历。你必须要让自己活得更饱满一些,你也才有那个能力去共情他人。
■ 沉浸相同场景,你会发出和古人同样的感叹
读+:你现在的视频作品,主题更聚焦,好几期都是讲苏东坡的,是什么考虑?
意公子:我们原来更多的是坐在棚里录制,从卷帙山海里提炼能打动我们的东西分享给大家。但最近这段时间,包括龙门石窟,包括之前的四川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包括之后还会再去其他的地方,这些视频都让我们走出去,真正地去到历史的现场。
原来我们只能从书本上学到这些东西,但当你真正置身于那个场景的时候,比如像这次坐在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面前,你所感受到的力量是你再怎么棚拍50年也拍不出来的。
就像我们去苏东坡的故乡四川眉山,在岷江上乘船渡江。同样是这条路,千年前苏东坡和李白就是从这里出川的。而当我像他们当年那样,坐船出川,去往更大的世界时,我站在船头,突然明白了那些千古名篇的真正含义。
我们以前或许背过很多诗词,或多或少知道字面意思。但真正当你沉浸到那个场景的时候,真的真的,唯有诗歌。那一刻,你有巨大的情感需要抒发,任何语言都没有办法形容的时候,除了歌咏,你还有什么别的呢?
所以,你会发现古人写诗歌,他们的情感不是空穴来风。当他们身处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底下,他们就会发出那样的感叹。而千年之后的我们到达那个地方,我们一样会跟他发出同样的感叹,因为是一样的风景。
建筑会变,但是山水还是千年前的山水,山水是不会变的。
这也是我们未来希望不断走出去,走遍中华文化的发生地,真正感受这些大好河山,把这些不枉此行的人生体验分享给大家的原点所在。
■ “我们与官方机构相见恨晚”
读+:一个讲历史的作品出来,面对各路高手,要经得起推敲,你怎么做到的?
意公子:举个例子,大家在看视频时可能听完就完了的一句话,但为了这句话的“正确”,可能我们就需要找一早上的资料进行论证。
历史太久远了,有太多信息是真假难辨的。它就需要你大量地比对,包括学界目前对此的主流看法是什么,有些人说他“正确”的原因是什么,“错误”的原因又是什么……一句话的功夫,但是背后我们要做的案头工作是极大的,往往都要去找到那个知识的原点。只有我们自己弄清楚了前因后果,是非黑白,你才能做到举重若轻地讲出来。
读+:你和官方机构合作越来越多,最近还去过龙门石窟,和龙门石窟研究院有了共创视频。相比“游客”,这次有怎样的特别感受?
意公子:有个最大的感受就是相见恨晚,深入浅出。我在跟龙门石窟研究院的老师交流过程中发现,他们也看过我们的视频。我记得有个老师还说,我们太需要你们这样的传播,把我们这些枯燥的学术研究变成是大众能够听得懂的话传播出去,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而这种“相见恨晚”,也是我们对龙门石窟的感觉。在此之前,我作为游客已经去过三次龙门石窟,但每次去我都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走马观花。我也像大众一样想知道,龙门石窟这些文物背后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所以,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请到了研究院的老师们成为我们的学术顾问团。在他们“深入”的基础上,我们去做“浅出”的传播。
同时,这次共创还有一个特别好的契机,龙门石窟奉先寺时隔50年再次启动大型修复工程。现场的研究员提到说,这次大修可以撑一百年。换句话说,我们此生是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机会登上脚手架,以那么近的距离看到卢舍那大佛,看到洞窟里的造像题记等很多之前我们完全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所以真的是不枉此生了!
坦白讲,其实在我的想象里头,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艺术就好比一座巍峨的高山。而我,就像是个采蘑菇的老姑娘,满山去找那些感动我的美好生命,等下山了就和你说——这山上老好玩了,要不要和我去一趟?
但今天我可以说,在这条路上,我并不孤单。
我们未来也特别希望能够和专家学者、官方媒体或者平台之间能够有一些联动。
文化传播本身它就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它不是任何一个创作者用自己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当我们把能够串联到的这些博物馆,还有这些机构,包括官方平台、专家学者等这些力量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众人拾柴火焰高。它的传播力量,它的量级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