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展览资讯> 正文

王成普个展“环形宇宙”开幕:从圆形出发,走向无限

时间:2022-10-9 21:25:28  来源:艺术中国

  “我认为一位画家应尽可能地精通所有的自由七艺,尤其希望他掌握几何学的知识”。

——阿尔伯蒂《论绘画》

展览现场

  和哲学家、数学家的任务类似,艺术家以感性的方式也在不断地解释世界。2022年10月2日,艺术家王成普在798瀚艺术空间的个展“环形宇宙”开幕,展览展出了他以圆形为研究对象的最新作品。他在创作中借鉴了几何学的理念构建形体,表达了对空间的独特体悟。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由学者高远担任策展人,他在文章《环形宇宙》中表示,中世纪的僧侣伊西多尔(Isidorus Hispalensis)在他的著作《词源学》中就已设想了人类所处空间的基本结构,后来被人们以“O-T”图(拉丁文orbis terrarum)的想法呈现,这是“环形宇宙”概念的初步来源。其实,不论是巨石阵、万神殿、佛教的曼陀罗,还是中世纪壁画中的天穹意象,圆环已经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图式之一。而“从几何关系与组合秩序进入创作语境,是王成普最初创作观念的起始点”。

王成普《环形宇宙No.2》钢筋、喷漆 156×115×6cm 2019

  艺术家王成普称自己的创作是去主题化的,展览中的作品主要探讨空间、曲面、线、圆与椭圆之间关系的可能性。观众要用空间概念来思考作品,在双曲面结构下,内与外的区别在哪里?圆形有多少种变化方式?一条线段要走多少路,才能展开一个圆形平面?艺术家以圆作为基本元素,用几何学的方法通过组合来分割空间,他回到最基本的形状,力图获得更纯粹的效果。

王成普《透视法则》钢筋、喷漆 100×100×6cm 2019

《环形宇宙No.2》局部

  展厅最前端从平面中的一组圆形开始,一个又一个椭圆均匀地扩大,最后形成一个正圆,这其实来源于艺术家初学绘画时的记忆:一个正圆要从正方形里切出来,视角越低,眼前的圆形越“扁”;而作品《环形宇宙No.2》中,一个小正圆到大正圆之间发生了许多变换,这些扭曲的椭圆既可以是从不同角度观看的正圆形象,也可以视作一个圆圈面对不同角度光线而产生的投影。这涉及到视觉和错觉在绘画中作用的问题:一个三维空间中的圆如何显现在一个二维平面上?在策展人高远看来,人们必须依靠制造错觉才能在二维平面上讲述三维空间的故事,而在这一点上,文艺复兴的经验依然有效。这也是他不断将古代艺术观念结合当代艺术作品策展的契机之一。

王成普《重复No.3》纸上油墨 263×180cm 2021

《重复No.3》局部

  此次展览的“绘画”作品体现了艺术家的工作量,一根粘满颜料的线围绕一个点绷直后不断被弹拨,直到墨线铺满整个平面。这种不断重复的过程,在高远看来近似于“极多主义”。点动成线,线动成面,数学中的几何世界纯净无比,而现实中的线有宽度,有质感,也有不均匀的瑕疵,在运动中构成了一个有着丰富变化的“年轮”。

王成普《环形宇宙No.1》艺术微喷 100×76cm 2022

  有一天,王成普在午休时发现透过织物的微光呈现出无数等大的圆形光点,他用手机拍下这一具有实验性的结果。他猜想着:“或许圆形中隐藏着宇宙的基本结构”。

王成普《被打开的空间No.101》铝塑管、铝箔、树脂尺寸可变 2022

  王成普的“空间分割”系列作品是他“根号二与空间”系列作品的延伸。“根号二”系列从正方形出发,利用重力的逻辑组合图形。王成普认为,“垂直”和地心引力相关,他在用椭圆分割空间时也会考虑椭圆之间构成的角度。完美的“垂直”仍然是人类理性的规定,但在圆环之间,空间的分割是偶发的。艺术家用铝箔纸覆盖那些叉开的空间,“看不见”的面显现出来,不同朝向的曲面随之出现,原本处在内部的曲面翻转到外部,作品的形态已经从欧式几何走向了非欧几何。当两个椭圆以特定方式组合扭动时,它们之间的曲面发生了奇妙的变化——绷紧的铝箔以取最短路线的方式形成了优美的凹凸。王成普说,作品看上去虽然抽象,但如果把西方古典的写实雕塑局部放大看,我们会发现它们都遵循着同样一种规律,人体的构成和转折方式也是如此。

王成普《√2于空间-11》350×60×60cm铁 2016(图片来源:网络)

王成普《被打开的空间No.5》铝塑管、铝箔、树脂 200×100×6cm 2022

《被打开的空间No.5》局部

王成普《被打开的空间No.3》钢筋、铝箔、树脂 720×100×5cm 2021

王成普《白露》综合材料 150×130×74cm 2022

《白露》局部

王成普《被打开的空间No.4》不锈钢、铝箔、乳胶 286×220×6cm 2021

王成普《大暑》亚克力尺寸可变 2022

  当一个图形从二维转换到三维空间,它就充满了可变性,处于同一圆周的两端会在空间中产生前后关系。《大暑》是“空间分割系列”的一件作品被“压扁”后的形状。艺术家说,如果再从这个图形里往外拉出来一个立体造型,又会和原来不一样。

王成普《无限No.3》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9

  王成普认为墙角最能体现三维空间的特点,因为墙角的三条折线就相当于三条数轴,形成空间坐标。《无限No.3》是一个将边缘变成圆形的墙角,上面有着渐变的纹路,也与地层十分相似,艺术家将其摆放在方形展台的一角,正空间与负空间交织,从一个点向外,8个空间可以无限延展,令人遐思。

展览现场

  策展人高远这样写道:“王成普在以往的创作中,试图以一种绝对理性、冷静、克制和分析的思维方式工作,并把空间和重复作为一种语言。即使日常有再多的情怀和感触,在他的创作开始时,一种排除情绪的劳动和实验即刻展开。艺术家在不断重复的工作状态中,思考作为人的身体运动与空间形式之间的关系”。艺术家王成普的思辨和数理能力缜密精谨,也富于敏锐的感性,而作品也少不了身体的参与。除了展览中的《重复NO.3》,艺术家此前还创作了《罗马湖五日寒》,他在顺义罗马湖结冰的湖面上连续5天凿出一个圆形,露出的水面不久也会结冰,由此循环往复。而展览中的椭圆形钢筋,都是艺术家亲手掰成精确之形状,理想中的完美圆形与人塑造的形体重合,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理念只有通过人才得以实现。

王成普《罗马湖五日寒》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2016(图片来源:网络)

王成普《短暂的自由》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2016(图片来源:网络)

  策展人高远总结道:“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源于某种学说,学说又被描绘成某种图式,而这种图式又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我们通过文本、图式构建了基本的宇宙观,同时又通过艺术形式使这种宇宙图式幻化出千变万化的面貌。”所以,人们不仅用符号语言理解世界,也在用图形思考着、解释着、改造着世界。当回想起课本上“天书”般的数学公式却对应着优美的曲线和空间时,你是否能从中获得关于自然的启示呢?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2日。(文、图/鲍明源,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拍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