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9-26 20:20:5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山水画作为中国特有的绘画门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产物,传统意义的山水画与西方绘画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边界,并且其“山水”的外延也相对局限于中国人特定审美下的山水题材的范畴,这一点从古代发展至近现代一直到李可染先生之前,都没有太大突破。上世纪80年代,山水画开始经受西方现代绘画思潮的洗礼,在题材内容、形式语言、创作观念等多个方面均发生着质的变化。
题材内容是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载体,传统山水画发展的历朝历代在题材选取方面可谓用心良苦,不断寻求前人未触及的题材予以表现,拓展表现范畴。李可染先生在传承前人的基础上将西方素描的观察方法引入山水画,并在写生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表现视角——光,拓展了山水画的表现领域。进入21世纪,空前开放的国际文化环境使得山水画创作者的思维异常活跃,并对山水画的含义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见解,在许多创作者的心目中,山水画题材不再是中国传统人文情怀的单一寄托,而成为借以表达创作者人生观念与艺术见解的媒介与载体,于是,摄入画面中的题材内容开始变得松动、自由、无拘无束,诸如从自然到生活的各种可见元素都成为山水画的表现对象,许多作品因题材关注点的扩充以至于近乎出离山水的概念,一改传统山水画的惯常视觉属性,进而呈现出山水画之于当代的新特质、新气象。
在形式语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画,基本呈现为中国传统审美观照下的大一统的形式特征,如果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明代董其昌“南北宗”理论之下的山水笔墨的刚与柔之别,以及宋元文人画之后与宋元之前绘画之间书写状态的收放之别,还有不同皴法语言与笔墨肌理的介入所产生的笔墨形态之别等等。然而以上诸多笔墨形式上的区别实则依然统一在一个共性审美之内。山水画进入当代之后,笔墨形式特征与传统山水画形成了显著的反差,最重要的反差就是当代山水画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多样,同时还具有极强的自我意识。具体来说,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形式语言共涌现出意象性水墨、写实倾向水墨、抽象性水墨三大类型,以及在三大形式语言类型之下的丰富多彩的创作者个体风格样式。这里特别谈一下写实与抽象的问题,写实与抽象本属于西方绘画领域两个极端,在传统中国山水画的表现领域中,只有介乎写实与抽象之间的意象形式。先说写实,写实作为西方绘画的特有属性,一直以来都不为中国画所兼容。然而当代写实性山水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当今创作者找到了一条与西方写实本质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种不同表现在:中国式的写实遵循以书入画、气韵生动的审美原则以及追求画品格调,尽管融入了西方的一些写实思维,却因分寸把握适度而不失中国画品评标准。再说抽象,抽象之于山水画的表达,也是进入当代才发生的。当画家将西方绘画的抽象属性纳入山水画的探索实践,其笔下的内容实则已经脱离了山水的原生内涵,但却拓展了山水画的形式外延。与写实性山水不同,当代创作者更认同抽象与艺术本质的相应,因而山水画的抽象性表达以及由此牵动的具有抽象、半抽象意味的当代山水图式探索,几乎成为当今绘画创作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许多画家对抽象性表达情有独钟,创作成果显而易见。
创作观念是绘画创作的思维导向,绘画走向何处以及呈现何种状态,取决于创作者的艺术创作观。较之古代山水画,当今画家的创作观更加多元,思维更加发散,这与当今时代文化环境与个人生活态度有着直接关系。具体可列举以下三点:其一,因立足传统创作观而生发的传承发展研究方向,即挖掘传统精神内涵,用当代审美翻新传统图式,或将传统的精神融入生活表现,拓展具有时代性的山水语言;其二,因立足中西融合创作观而生发的传承创新研究方向,即在学习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现代绘画观念融入山水画创新,实现笔墨语言的当代转型方向;其三,因立足自我呈现创作观而生发的表现性或抽象性水墨创作研究方向。这一方向往往注重创作者内心情感与行为目的的智慧性诠释,注重或繁或简图式含义的隐秘性营造。美国当代艺术家理查德·塞拉所说的一段话,或许能够为我们理解当代山水画的抽象意义带来一点启发:“于我来说,绘画就像是语言,是一种思考的方式,一种让我的眼睛与手保持一致的方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驱使我绘画,我一直在画画。不同的人有各种跟世界保持一致的方式,对于我来说就是自我映射、自我注解和自我描画。”
(作者系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