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9-22 20:51:45 来源:中国艺术报 记者 陈思静 实习记者 冉丹
如果说文物是时代的烙印,那么文物保护将是一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薪火接力。走进博物馆与文物相对而立,谁也无法想象这一件件完美亮相的器物曾经是怎样的支离破碎,其背后又流淌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才得以重生。近日,作为庆祝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系列展之一的“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幕,展览从“业界先声”“巧技天工”“斐然成章”“敏行致远”“观往知来”五个部分,系统梳理了国家博物馆一百余年来在文物保护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展示了文保理念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特点与突出成就。这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新时代首次举办的全面展示文物保护成果的展览。
作为国家的文化客厅,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数量庞大、类型多样,不仅有精美绝伦的古代文物,也有反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前进的近现代文物,文物保护任务复杂而艰巨。1912年建馆伊始,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辈们就以保护文物为己任,筚路蓝缕,典守文脉。新中国成立后,在保管部下设器物修整室和技术组,分别从各地引进技术能手,组建文物修复复制专业队伍,在提高保护水平的同时,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历经70余年的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文保院已成为集文物检测、研究、保护、修复和复制于一体的现代化文物保护机构。
司丂母斝修复前
巧夺天工,让文物“活”起来
文物种类繁杂、材质多样,意味着文物保护修复技术门类同样广泛。此次展览展示了文物修复涵盖青铜、书画、传拓、古籍、陶瓷、玉石、漆木、服饰等多种类别的技艺。不论是青铜器、纺织品和陶瓷器,还是古代书画和近现代文献档案等,一代又一代文物保护修复人员在传承和借鉴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用精湛的技艺保护了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遗产。
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在众多博物馆中担当“C位”,中国传统青铜器修复、复制技术也源远流长。多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修复和复制了大量珍贵青铜器。商代,集采矿、冶炼、运输、合金、铸造、修饰等“尖端科技”于一身的后母戊鼎诞生,如此国之重器却也经不起3000多年岁月蹉跎。上世纪文保人员对后母戊鼎进行保护处理,完成清除有害锈、科学检测、测定重量和原样复制等一系列工作,对鼎耳、四足、器身四面、器底及内壁均单独翻制硅橡胶模具和玻璃钢树脂套模;采用现代精密铸造方式铸造出复制品铜胎;再比对原文物采用传统工艺随色作旧。正是这些精益求精的每一步,才让后母戊鼎精神矍铄、世代屹立。本次展览详尽展示了后母戊鼎的修复、复制过程,精心修复过的妇好墓司丂母斝、庚儿鼎等一级文物,以及大盂鼎、四羊方尊等重器的复制品也悉数亮相。
司丂母斝修复后
科技助力,让文物“潮”起来
文物是古老的历史遗迹,文物保护却紧跟时代潮流。自“智慧国博”建设启动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了文物三维数字化项目,利用高精度的数据采集设备,精准的纹理映射算法,全方位留存了文物的三维数据,为文物复制、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展览中,一件现代科学技术3D打印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展品引人驻足——西汉错金银云纹犀尊仿制品,科技手段的介入不仅拓宽了文物复制的途径和方法,也给文物带来了新活力,让文物以更多样的形式存在并熠熠生辉。
科学仪器是文物保护的重要工具。在馆藏青铜偶方彝综合保护研究时,利用X射线成像、红外热波成像、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便携式X射线荧光(pXRF)、 X射线衍射分析(XRD)、拉曼光谱分析(Ra-man)及三维视频显微镜等方法,揭示了青铜偶方彝的历史修复状况,分析了修补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分布位置,判断了锈蚀种类及其稳定性,研究结果为偶方彝的保护修复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同时选取了一组早期检测仪器,如毛发湿度计、电动通风干湿表等。新旧仪器的对比,可以看出国博文物保护实验室的发展历程,亦是国内文物保护设备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此次展览通过营建修复、复制场景以还原传统文物保护技艺,让人眼前一亮的不只是美观性和专业性,展厅中央的“文物修复现场”也热闹非凡。这是展览专门设立的观众互动区,将“文物修复现场”搬到观众身边,人人都可以上手体验“文物保护”过程,在文物修复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一件属于自己的“传承”之作。另外,展览既解读了文保工作的专业性和学术性,也注重文物保护知识传播的科普性,现场选配多组实验专用仪器,或展示,或实践,全景式、深学术、宽艺术的完整呈现,让观众进一步从专业的角度走进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更加“亲民”。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