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9-16 21:45:33 来源:文旅中国
十余年来,通过文化价值的纠偏、生产机制的调适、美术类型的丰富等多方面的努力,中国美术创作对“为谁创作、创作什么、如何创作”等问题作出了回应。这些回应,逐渐更改了新时代中国美术创作的气质,就个人判断而言,亟须呼唤能用最高标准进行衡量,既能在国家风貌、人民形象、国家生活、历史记忆等领域持续不断地产出代表传统大国现代文化身份,又能得到不同文化间不同观众仰慕的精品力作,从而在文化的根基上整体续接中华优秀视觉文化传统,塑造具有中国气派、时代质感、民族温度的美术作品。
我们知道,由于美术专业的特殊性,如何在跨文化语境下构建助力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美术评价机制,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突破。现有的评价机制,主要由相关文艺机构组织,基于专家委员会进行判识。这样,由于专家艺术视野不同和知识经验各异,外加文艺机构的不同服务对象,除了少数一两个重要展览外,大多数展览缺乏公信力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甚至少数重要展览评选出来的最高奖项,与艺术史无法衔接,形成创作热闹而经典匮乏的尴尬局面。
与此相对,新近颁布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文艺精品创作”“新时代文艺领军人才培养”等工程,“构建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一再强调“发挥全国性文艺评奖的导向作用,改进文艺评奖机制,深化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此外,适逢今年年初,国家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新的人才评价也需要良性的成果评价机制护航。为此,相关评价瓶颈的突破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专业意识上,应该确立“媒介逻辑+艺术史意识”的评判标准,正确处理好“主题”与媒介的关系。新时代评价机制应该立足美术媒介,守住专业底线,通过媒介特性的精准呈现,用动人的视觉语言,情真意善地表现出时代的特质。当然,这是针对美术评价机制中的专业性而言,它本应该成为不用讨论的自觉行为,单独强调的主要原因,是新时代以来大多数的创作,成为尺幅、工作量、形象叠加、艺术家头衔的比攀,外加对“主题”的强调,有些作品图像模式混乱,泛情化特征过重,对历史记忆、社会现实缺乏真挚感情。所以,重回媒介自身的表现逻辑,打破尺幅、形象、语言等单一元素决定绘画品质的怪圈,探求题材与媒介的有效镶嵌,真诚地表现出属于我们当下的生活,使反映社会现实、时代特征凸显的作品陡然而立,哪怕这件作品有着寒风刺骨的冷峻,而不是温暖的泛情,只要它守住价值的底线,能直抵艺术史的经典,应该持开放性的态度。
其次,在作品质量判断上,应该确立“机构诉求+国家性”的质量准则,处理好作品中机构诉求与艺术国家性的关系。新时代美术评价应该依托学术机构又要超越学术机构,为作品质量注入普遍意识。客观说来,学术机构与美术创作的关系,亦即艺术家与赞助人或者委托人的关系,美术创作无法摆脱委托人的制约。美术创作的学术机构,就现有状态而言,主要有体制内的各种文艺机构、专业艺术院校、专业团体,以及体制外的民间学术机构。这些学术机构,由于资金背景的不同、服务区域的不同,肩负的使命也不一样。代表国家层面的,他们寻求国家级的艺术作品;代表区域层面的,关注本区域的表现;由民间资本主导的,寻求的是非严整个性化极强的作品;来自于艺术教育单位,寻求的是以教育为取向的美术创作等,这些不一而足。需要避免的误区是,美术创作琳琅满目、美术流派繁杂纷呈,但呈现的作品却与极优精品的生产努力越来越分离,局部替代了整体,造成评判上以小失大的现象。
再者,在艺术家的评判上,应确立“创作领域+代表性成果”的广域评价尺度,处理好单幅作品与领域努力之间的量与质的关系。由于新时代评判机制的终极目标是激活美术生产力,调动艺术家的积极性。但是,广域评价的转向,对单个艺术家的影响与冲击不能不做考虑。论文应该写在祖国大地上,评价应该破除以数论文篇幅的量性做法,引导进入以质性为主的贡献评价。其实,对学术进行论文的评价与对创作进行展览评价,效果相差无几。对于美术创作这篇大论文而言,传统的以参加展览级别、参展次数为评价模块,与论文刊发评价别无二致。为扭转这种状况,个体的评价也在进行转换,从参展的单幅作品的量变为研究型的“创作领域+代表作品”的质的评价。当然,对于艺术家而言,评价难度就更大了。艺术家不仅需要在创作领域内处于创作的前沿,而且还要有重要的精品力作来证明其在所从事领域的优质性。显然,我们在强调新时代美术评价机制的时候,许多艺术家,尤其是专业画院等创作机构,或者在艺术市场浸润的艺术家,将有着转变上的较长阵痛期。
不论评价机制如何建设,良性评价机制已经关乎国家文化的建设,迫切呼吁符合专业的、能与时代联动、得到艺术史检视、充分激活各种艺术资源的良性“极优艺术”评判机制。我想,这应成为新时代创新美术生产体制的首要任务。
(作者系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