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他用一支签字笔,走入中国山水画的静谧之境

时间:2022-9-2 21:24:07  来源:艺术中国

  赵志军,称自己是“一个用签字笔表现心灵的人。”

  少年时的他痴迷于绘画,父亲赠予他的一本《芥子园画传》终日相伴,钢笔临摹涂满了中学的课桌。考入北大历史系之后,校园内的耳濡目染让传统文化深入骨髓,成为他的人生基色。1990年代,他在日本从事印刷行业,签字笔的出现,让他对这种新型书写工具的特性心生欢喜。重拾绘画的念头隐隐浮现,而签字笔则成为再续丹青的最佳工具。

《芥子园画传》

  “50岁之后做自己”。历经商海沉浮之后,2017年赵志军终于重新拿起画笔,潜心开始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方式。一张张画作、一句句诗词陆续从他内心诞生,发表在他自己创办的“诗画禅堂”公众号上,引起身边好友与同道中人的注意。在我们的日常视野中,以钢笔、圆珠笔、签字笔画画的人不少,但大多数延续了西方风景画或建筑速写的方式,而以签字笔为工具,却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方式行笔、构图、营造,赵志军的绘画方式是颇为少见的。

赵志军作品 1997年绘于日本

  赵志军先生不仅作画,也写诗。这些融合了人生感悟与禅机洞察的诗句与他的心中山水交相呼应,带给读者世事繁杂之外的一片清凉。他说:“绘画可能是我的最外一层,再往里是诗,最里面一层则是对世界究竟的探寻”。

  签字笔,对于当代普通人来说,是再日常不过的书写工具,但对于赵志军来说,却是通往中国山水画静谧之境的一座桥、一条路、一扇门。中国艺术,特别是文人艺术中,从不崇尚繁琐的工具。比如书法,只需要一只笔,随时随地都可以从事创作,而在京剧中,一只马鞭,便可表现出指挥千军万马的气势。工具,只是通往理想的桥梁,而在作品之外,更重要的则是人生的修养与境界。

赵志军 2017年复笔之后的第一张小画

  我们惊叹于赵志军先生笔下山水形式的丰富,他不仅从对经典古画的临摹中捕捉气息,也从林泉旷野中寻找灵感,更重要的是,这是他内心况味与感悟的自然流淌。

  我们知道,在用签字笔表现山水和心灵的这条路上,他才刚刚开始——

赵志军在创作中

【附】赵志军:我与签字笔的缘分

  人的一生,缘分很多,每一次都会在不经意间改变生命的轨迹。

  我的画之所以形成了现在的画风,还得从在1982年的生日那天得到《芥子园画谱》说起。

  那时候的中学生,没有手机和游戏,但也有各自的兴趣和爱好。我的爱好是画小人书,从《三国演义》《西游记》到《岳飞》《杨家将》,几乎是买一本画一本。自从得到了《芥子园画谱》,便更是一下子痴了进去。“石分三面,树有四岐”、“师古人亦师造化”、“先有法而后无法”,这些最初的国画理论就是在那时记住的,也算是童子功了吧。

赵志军 临南宋马远·《踏歌图》

  芥子园是我的第一位老师,但这位老师却没特意教过我用什么来画画。我当时虽然也试着用毛笔、颜料和宣纸做画,但受环境的局限,更多的还是用钢笔临摹。中学的同学们到现在都还记得,那时的我,一边听课,一边拿钢笔在课桌上画画,一节课下来,重点全记在画里了。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绘画对于我来说,就像埋在土里的种子,只要机会成熟,就会钻出头来。而签字笔的出现,正是这样一个契机。

赵志军 张旭《桃花源记》诗意 2019年

  1994年,我到东京的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映象研究所工作,第一次接触签字笔,就被它的便利性所吸引了。那时我负责印刷品与作品原稿的颜色校正,每天离不开的就是签字笔,工服的兜里永远是红、黑、篮三支,黑的标合格,红的标注意,蓝的写批注,带在身上,随掏随用,比钢笔和圆珠笔方便得多。签字笔可以用来画图案、漫画、建筑画、插图、素描和速写,但是是否可以画中国的山水画呢?

赵志军 《繁花过眼终成幻》2020年春

  也正是在那个时期,我荣幸地参与了东山魁夷大型纪念画册的设计,并有幸看到了他的原作。而东山魁夷先生的画更是让我复燃了对绘画的“热爱”。从他的画里,我看到了凌驾于技法之上的美,感受到了不拘于形式的绘画语言。东山魁夷先生可以用西画技巧表现日本的传统文化,我为什么就不能用签字笔画中国山水呢?

  强烈的探究之心,让我在工作之余,有了一个新的爱好,就是用签字笔画中国的山水画。

  但确定了方向,未必意味着前行的道路畅通无阻。那个阶段,由于接触的西画技法比较多,我总喜欢用排线的方式表现物象的明暗,而对国画所特有的线条关注得较少,所以画来画去总觉得少了一些中国画的灵魂。

赵志军 《春山一望皆含绿》2022年

  1998年,我从日本回国发展,从出版到新媒体,从IT到无人机,投身于国内如火如荼的商海洪流,一干就是二十年。日复一日的策划、会议、报告、谈判,逐渐让手中的签字笔退到了它最初的功能。刚刚开始的艺术探索,因繁杂琐事而被搁置,甚至对绘画的热爱也几乎降到冰点。

  但“五十岁后,做真实的自己。”这是我从日本回国后对自己的一个承诺。因为我知道,那颗种子还埋藏在心里,如果心死,它便再也不能发芽了。

赵志军 《南山松》2022年

  或许是那粒种子的召唤吧,就在2017年的一天,在美国的老妈通过微信发来了我20年前在日本画的画。感谢老妈!就在我自己都快要忘记的时候,那粒内心里的种子终于又再一次被激活了。

  说实话,那一刹的内心是百感交集的,有茫然,还有兴奋,有沮丧,更有欢欣,如同看见了久违的知己,亦如同找到了丢失的宝物。每每想到这一时刻,我的耳边就会响起刘欢的那首《从头再来》:

  ......

  我不能随波浮沉

  为了我挚爱的亲人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

  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梦就在

  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

  五十岁,终于开始找回儿时以来的理想。这粒种子,这次是注定发芽了。

赵志军 《幽林空山远,云烟出流泉》2022年

  艺术家简介

  赵志军,1968年出生。1990年北大历史系毕业后,从教多年;1994-1997年就职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后从事出版、广告、IT、投资多个行业。现为多家创新企业的运营顾问。喜好绘画、摄影、诗词。曾任百姓摄影俱乐部常务理事、《中华佛教2000年》副主编;摄影作品《向日葵》曾获得招商银行杯摄影大赛金奖。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