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22 20:53:25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岳怀让
近年来多次被盗墓分子、“摸金校尉”盯上的安徽淮南武王墩古墓,是安徽省境内最大的一座古代墓葬,官方消息透露,进入主墓挖掘阶段的武王墩古墓即将揭开面纱。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日,淮南当地媒体淮南日报微信公众号已连续刊发多篇系列文章《武王墩猜想》,直指武王墩古墓墓主人为战国时代的楚考烈王熊完。
另外,安徽省文物局今年6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安徽省考古遗址公园名单的通知》,公布“淮南武王墩墓”等省内六处考古遗址公园为首批安徽省考古遗址公园。
武王墩墓保护发掘工程现场 微信公众号@淮南日报 图
多起盗墓大案引出武王墩墓发掘
“安徽检察”微信公众号曾于2017年刊文《“摸金校尉”盗掘淮南武王墩古墓,五被告人触犯刑法终获刑》介绍,近日,在安徽淮南的一起从侦查阶段就备受关注的盗掘古墓案一审宣判,五名被告人全部获刑,其中主犯程某获有期徒刑十年,余下四名从犯也皆获四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本案中,五名被告人皆为外地人,其中程某及蔡某(同案犯在逃)是此次盗掘古墓的发起人。该二人听说淮南有一历史久远的古墓,就想获取墓内宝物,变卖为钱财,于是联系了陈某、赵某、彭某及郑某等多人来到淮南准备盗墓。
这一行人携带发爆器、洛阳铲、摇把绳索等专业的盗墓工具来到淮南后,由程某负责指挥盗墓,一伙人分工明确,有的人在盗墓中负责挖洞,有的人则负责搬土,还有的人负责来回接送。在四天的时间里,这个盗墓团伙就在武王墩古墓葬中挖掘出一个直径0.55米、深度14米的洞和一个直径为0.15米的探孔。正当这个盗墓团伙“忘我”挖墓时,早有周边群众发现这伙人来历不明,形迹可疑,便向公安机关举报,公安机关经过观察确认后,陆续将本案的五名被告人抓获归案。经鉴定,该挖掘行为已经造成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武王墩古墓葬本体的损害。
“安徽检察”微信公众号文章介绍,在如今的法治下,对待盗掘古墓的行为也是“零容忍”态度。在此,检察官提醒大家,万勿模仿影视剧中风靡万人的“摸金校尉”,而将自己送进了法律的牢笼。
淮南日报微信公众号今年5月曾刊文介绍了武王墩近年来遭遇盗掘和抢救性保护的更多细节。文章介绍,2019年11月批准的武王墩墓发掘项目,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的唯一一处战国时期大型墓葬,也是国家文物局“十四?五”期间重点考古项目,发掘成果将揭开楚国800年的神秘面纱,必将引起考古、社会和文化领域的极大关注。
武王墩墓位于淮南市高新区三和镇徐洼村(山南新体育馆沿二通道向西3公里,新淮南交通学校西北2公里,泉山湖西南1.5公里),封土高13米、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是1981年9月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武王墩墓的批准发掘,要从一起盗墓案说起。
丰富的文物资源对国家而言是珍贵的“国宝”,对考古专家来说是研究历史文化重要的“钥匙”,但在盗墓者眼中,却是一笔诱人的“横财”。2015年,武王墩墓发生被盗案件。
2018年6月,河北定州一盗墓案犯罪嫌疑人孙某,检举一河南籍盗墓团伙于2015年初在淮南武王墩古墓盗走大量青铜老虎、编钟等珍贵文物。办案人员从极为有限的信息中经过多种手段的综合研判,让武王墩盗墓案终于浮出水面。
2015年下半年,河南人徐某辉、索某等人预谋盗掘位于淮南市三和镇徐洼村的武王墩古墓葬,随后徐某辉出资并伙同索某、淮南人孙某等人,使用炸药、探针、洛阳铲等盗墓工具对武王墩古墓葬进行长达近一个月的持续盗掘,后因盗洞被人发现且该团伙资金不足被迫停止盗掘。
2015年底,在第一次盗掘武王墩古墓葬后不久,河南人张某继续投资盗掘武王墩古墓葬,并联系同乡夏某震过来进行技术指导。该团伙使用炸药、雷管、洛阳铲、探针、抽水机、吹风机等作案工具,从古墓葬中盗得青铜编钟、青铜老虎、木质老虎、木质仙鹤等文物。
在第二次盗掘武王墩古墓葬得手之后不久,张某再次出资资助徐某辉、夏某震等人盗掘武王墩古墓葬,又从该墓葬中盗出青铜编钟、编磬、木质鸽子等文物。
之后,该团伙还对另外几处古墓进行了盗掘。后因被公安机关抓获而未能继续盗掘。
案发后,公安机关从周某文处追回漆木彩绘虎座凤鸟鼓架。淮南警方还追回了大量从武王墩古墓葬中盗出的文物。经安徽省文物鉴定站鉴定:追回的文物年代均为战国时期,漆木彩绘虎座凤鸟鼓架、铜铭文虎座、石编磬及漆彩绘兽面云纹器座为一级文物,还有不少为二级、三级文物。
国家有规定,一般不批准发掘帝王墓。但有两类情况除外:一是保护性发掘,如修建三峡大坝,会淹没大量土地,这些地方的古墓要提前发掘、保护。二是抢救性发掘,就是遇到盗墓贼已经进入古墓,墓中的环境遭到了破坏,这时候就要进行抢救性发掘,尽可能的保护文物。
王墩古墓发掘获批,就是属于第二种情况。
墓主直指战国楚考烈王
2018年底武王墩墓被盗案件破获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省、市领导也都作出了批示。
2019年8月15日,市政府向省文化和旅游厅上报了《关于武王墩墓保护和发掘相关问题的函》(淮府秘〔2019〕)94号),由省文旅厅报请国家文物局对武王墩墓进行考古发掘。9月至10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制上报了《淮南武王墩古墓葬考古发掘工作计划》。
2019年11月5日,获国家文物局批复。11月13日,省文物局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淮南武王墩古墓葬考古相关工作的意见》,并于11月27日在合肥召开了武王墩墓考古工作推进会,对下一步考古发掘工作的任务和时间节点做了要求。
武王墩墓发掘配套工程项目于2020年3月24日获淮南市发展和改革委立项,项目总投资约11314万元。武王墩墓保护及发掘前期所需的210亩临时用地,于当年4月1日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批复。在疫情后复工复产的第一时间,市文物保护局及高新区完成了武王墩墓发掘现场2005米围墙(分发掘区、办公区)、300平方米临时办公用房等工程建设,配备了基本办公设备;水电、空调、太阳能路灯等安装到位。随后还新建了发掘工地食堂,妥善解决了考古队的住宿场所。
2020年3月至11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武王墩墓及周边100万平方米范围,进行了考古勘探。勘探结果表明,武王墩墓为“甲”字形竖穴土坑墓,墓圹边长约46.8米,墓底边长约21米、椁室高约4米,椁室盖板上铺有竹席。勘探还证实,武王墩墓四周有围沟(围沟内为战国楚王陵),平面近方形,面积约2180亩。陵园内以武王墩墓为中心,西侧有长达147米的车马坑(国内罕见),车马坑西侧有一排南北向的陪葬墓;在陵园东南部发现长方形土坑20多处,分布较密集,坑内见灰、红色陶片及红色漆皮和竹篾痕迹,推测为武王墩墓的陪葬坑或祭祀坑。文物界普遍认为,除武王墩主墓外,战国楚王陵更具有文物价值和考古价值。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市文物保护局、市博物馆共同承担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工作。考古发掘队主要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市文物保护局、市博物馆业务人员以及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师生组成,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宫希成研究员亲自担任发掘领队。国家文物局成立了“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发掘专家指导组”,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任专家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徐良高、刘建国为专家组成员,全程指导发掘工作。2020年8月,开始清理武王墩墓周边两处早期灰坑、一处晚期窑址、三处晚期墓葬;同年9月5日,开始发掘武王墩墓封土。现发掘工作正有序推进。
2019年7月19日专家咨询会意见:“结合墓葬规模、环境,被盗出文物规格、青铜器铭文等综合分析,专家们一致认为,武王墩墓是迄今发现楚国最高规格的墓葬,极有可能就是楚考烈王墓。”2020年5月29日,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李伯谦也指出:“通过近两个月的勘探,已基本摸清地下遗迹的分布情况,成果丰硕,再次证明武王墩墓是高等级贵族楚墓。”
据史料记载,楚国自考烈王(熊完)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迁都寿春以来,经历了楚幽王(熊悍)、哀王(熊犹)和负刍四世王,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被秦所灭。其中,哀王即位仅两个月被杀,负刍被秦国俘虏,故此两王依制下葬的可能性较小,符合武王墩墓规制的只有考烈王和幽王。上世纪三十年代被盗并出土安徽博物院镇馆之宝——楚大鼎等一大批珍贵文物的淮南杨公镇朱家集李三孤堆,已被学界证实是幽王墓,所以武王墩墓的墓主直指楚考烈王。
淮南日报微信公众号援引安徽省考古所副所长、战国楚王陵(武王墩墓)考古队领队宫希成的说法称,武王墩墓上面的封土堆已经清理完毕,且已经往下发掘了2米多。宫希成说,武王墩墓是安徽省境内最大的一座古代墓葬,初步判断是一座楚国的墓葬,而且是楚国等级最高的大型的墓葬。目前考古队在做的是发掘主墓,也就是发掘一号墓。
对于陪葬坑的挖掘情况,淮南日报微信公众号今年4月曾刊文介绍,经过前期的勘探发现,该墓葬主墓墓葬为“甲”字形方坑竖穴墓,由墓圹、墓室、墓道、封土四部分组成。封土最高处约14米,墓圹边长约46.8米,由墓室开口至椁室,有11级台阶。现已探明的武王墩墓四周有围沟,平面近方形,围沟范围内即为武王墩墓之陵园。陵园内以武王墩为中心,不仅有大型车马坑和一排南北排列的陪葬墓,在陵园内还发现长方形土坑20多处,分布密集,坑内有灰、红色陶片及红色漆皮和竹篾痕迹,专家猜测应为武王墩墓的陪葬坑或祭祀坑。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