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12 21:29:17 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文章来源:2022年8月1日
自从人类有了审美感知以及表现之后,人类文明发展史就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并成为原始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所以,在地球的各个角落,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用同样的方式来创造自己的文明,都是从火的发现,从陶器的烧制,从美化自己,开始了文明的进程。其中陶器制作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形制大致相同,这就是审美共同性的表现,这在许多博物馆的新石器时代展厅中都可以一眼看出。在审美大致完善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圆形、三角形、方形、旋涡形等形象,关于点、线、面等形式的广泛运用,包括图案中的连续、对称、均衡的方式等形式法则都是洪洞的创造,尽管其中并没有和交流相关的联系。审美反映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之中,到此后的服饰,包括纺织的方式方法等,也逐渐表现出了文化的差异和地域的特色。因此,这就不存在文明之间的学习、模仿、借鉴与抄袭的问题。
可是,自从中国丝绸之路的开通,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形成了文化交流互鉴的这样一种独特的文化融合方式。文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创造,在交流互鉴之中,世界各国的文明在共同的审美基础上得到了取长补短,其中有的增加,有的改善。当佛教传入到中国,当中国的瓷器传到欧洲。即使在景德镇生产的卖到欧洲的瓷器,也有欧洲的造型和图案,而在那些销往欧洲的纯正中国造型的瓷器上,往往画有欧洲人喜欢的人物、动物、植物等。当然,在地球上还有一些没受到中国影响的属于本民族的原创的制瓷方式,这就是文明多样性的表现。如此来看,在交流互鉴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有了在东汉之前没有的佛教,并吸收了外来佛教的艺术形式,创造了融于中国文化中的佛教艺术,这就是学习、模仿、借鉴。
今天,人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交流互鉴,如何看待审美的一些共同的原则以及相似性,这是一个历史观和艺术观的问题,当然,在当下的中国还有复杂的其他社会原因。显然,我们不能把这种相似性看成是抄袭或者是模仿。可以这么说,在交流互鉴中,彼此的学习、吸收和影响,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尤其是在不同文明中客观存在的一些共同性的内容,比如像LV那标志性的图案与柬埔寨吴哥石窟中的浮雕服饰上的图案几乎是完全一样。但这不能说明LV的设计师就一定见到过9-14世纪间的吴哥石窟艺术,也不能说明LV设计师抄袭了吴哥艺术。这里有一种共同性的审美,以及相似性的运用形式法则的规律,更有对于植物、动物,对于一些其他物象的图案化处理的相似性的问题。而就服饰而言,我们看到基于人体工学以及实际功用上的许多共同性的特征,比如说裤子和裙子的差异是裤子有裤腿,而裙子没有裤腿;衣服有两个袖子,有领口等等。在这样一些基本的常识之内,人们的设计万变不离其宗,不可能违背常识和基本规律。其核心是基本的功用要求的相似,这就不存在你学我、或者我学你的问题,这都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种自然的创造,都是基于人体工学和人的审美的原始创造。
因此,进入到现代文明之中,随着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交流更加繁荣和多样,基于这些基本的原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在是难以区分和区别。而中国人今天普遍穿的衣服都不是中国历代传统的样式,也不是晚晴至近代以来流行长袍马褂。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吸收了与时代发展相应的外国服饰而有了普遍性的变化。而外国人的服饰、器用,包括生活方式也融合了一些中国元素,不仅表现出了对于中国文化或东方艺术的特别的偏好,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宣导了中国文化或东方艺术。这是交流互鉴的必然产物。所以,人们于其中所看到的文化现象,所谓的抄袭与学习、借鉴、模仿,以及吸收、融合等,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也不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伦理问题。可是,人们在认识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如何弥合这样一种差异性,应该更多的站在世界文明的全局上来看审美的发展,看功用的意义以及其他,这样才能够理解到服饰文化对于我们的影响,才能正确认识属于文化和文化方式的交流互鉴的实际意义。
至于说某一裙子的款式像某件裙子,这里所论的像与不像都没有实际的意义——都是裙子,差异在材质、制作以及具体的设计,当然,如果不叫裙子那就另当别论。像韩国的、法国的、像中国的如此等等的关于“像”的问题,也只是“像”而已。这种文化或艺术上的“像”,始于五六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显然,这里有个如何看待和对待“像”的问题。“像”并不包含文化的独享方式。而在包括服饰文化在内的独享的方式,和科学中的知识产权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其中没有创造人和知识产权拥有者的主体,是文化发展的自然结果。这就好像中国的服饰历经各朝各代的发展,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织造、印染的方式,还有制作工艺的差异,但是,裤子还是那样,裙子也还是如此,衣服也是大致相同,只不过在造型上略有变化、在花纹上有所不同而已。进入到文化交流的时代,你学我,我学你,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必然的方式,也是一种常态。有了这样一种必然的方式,才能看出交流互鉴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实际意义和影响。至于某种新型的服饰材料,某种新型的织造或印染的技术,某种经过专利注册的图案设计等,受到著作权、专利法的保护,对于它们的尊重和保护,则是必须。
所以,我们今天应该站在文明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在交流互鉴过程中的学习和模仿。
The End
【陈履生博物馆群
开放时间】
上午9:00-11:30(11:00停止入场)
下午2:00-5:00 (4:30停止入场)
免费参观
周一闭馆
地址:江苏省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199号
电话:0511-88225018
邮箱:clsgm@qq.com clsgm518@163.com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