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2 21:54:11 来源:美术报
刘德本 玉兰 花鸟画
在我的生命历程中,在湘南桂阳县太和中学生活了10年,蓦然想起了经历了百年校园的玉兰,借助它串起了追索母校的历史印记……
太和中学所在地,俗名赈济亭,亭子连接湘粤石板官道。两块青石板铺设在泥土路基,约两米来宽,既是乡民贩盐进入广东连州的星子埠重镇,也是官、商、巨贾骑马通往桂阳郡、古郴州的关隘必经驿站。据桂阳县志和太和镇史记载:清光绪30年(1904年),殷实富户的绅士,在贩盐古道旁的皂角树下村南侧,修建一座亭子,当地乡民称之赈济亭,并建仓造廒,囤积稻谷,安排舂谷煮米,设棚施粥,或赈济天旱饥荒灾民,或赈济古道贩盐饥饿晕倒挑夫。此后,被当地老百姓称为“九子老徒”的绅士,把赈济亭扩建仓库若干个,四合院三座,建筑结构为南派半封闭式四合院,外墙青砖,屋顶黛瓦,内部为两层木板楼。
在太和镇的清和圩的“九子老徒”合葬墓铭刻碑文有证:“桂阳、郴县、蓝山县的绅士谭长照、何华椅、何日泽、汪德田、邓采芹、谭必璋、骆承志、肖辅铭、何素堂,义结金兰之交,立誓言:‘生则为百姓排忧解难,死则同葬于野’。”墓镌刻楹联:“泻基石金兰结义,铁山堆蟠龙呈祥。”从清光绪至今,他们已在地下躺了一百多个春秋!
赈济亭在民国时期、解放初期,曾经作为乡级的办公场所,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改设太和完小,“文革”时期更名为太和“五七”一中(高中部),“文革”结束后又更名为桂阳九中(高中部)、太和中学(初中部),2008年,四合院校舍拆除,新建了现代化教学楼,更名太和中学至今。如今,赈济亭旧迹难觅,唯独保留两棵玉兰树。百年的玉兰,见证校园的兴衰更替,它为穿越阳光而来,承载了赈济亭的历史文化底蕴。校园的玉兰,是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读书时的乐土,我想象它们是一对饱经风霜的情侣,它们在园内看日升日落,伴随我读声琅琅,任时光在风中滑翔。
“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是明代诗人睦言描摹玉兰的好诗。在我的记忆和憧憬中,校园的玉兰仿佛有两个天空,一个是树叶迎迓的上方,一个是根须伸展的足下。天地合一,玉兰树因此而具有某种无限。
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诗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人们往往把教师喻为燃烧的蜡烛,蜡烛与玉兰相通之处,在于火苗的最后熄灭,玉兰花的最后凋谢。这种比喻印证了生命的本质是一种挥发和流逝的过程,它们源于对生命的感知和敬畏。生命有限,学海无涯。在太和中学教学的教师和求学的学生中,让他们引以自豪和钦佩的是,曾经在校教生物课的王漱尘老师,她退休多年后出售了在郴州市的住宅,于2020年捐赠100万给太和中学,设立“玉兰教育基金”,2021年全国第37届教师节,用数万元奖励了甘于奉献乡村的10多位教师、30多位品学兼优的学生,王潄尘老师的高风亮节,在桂阳县内外引起轰动,被人们传颂和敬佩。她的情怀,源于校园的玉兰树情节,“玉汝于成,兰心蕙质”的玉兰精神……
校园的玉兰,见证着先贤的义举,校名的变迁,学涯的演绎,文化的滋润。或许是诗人的炎喉和骚客的馊毫,都无法挽回玉兰的鼾声。言语心声表达的苍白与食言,让我在思绪翔翱的即刻,离开了百年校园玉兰的远年。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