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塑造从久远历史迤逦走来的普通中国人——从冯远创作看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写实水墨人物画

时间:2022-7-30 10:39:36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徐虹

世纪智者(中国画) 冯远

  对现实生活、现实感情的关注,是人物画成为现代中国画最具精神力度的重要因素。清末民初,中国画家在维系传统绘画脉络的基础上,以文化情趣、文化韵味使重视继承与发展的人们容纳了新人物画的地位。但随后在人物造型、环境构图、故事情节等方面,来自西方的写实观察和表现方法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徐悲鸿、林风眠、蒋兆和等人的创作实践,正是在这两方面看似矛盾的因素中不断融合、拓展,丰富了写实水墨人物画的艺术空间;而社会形势的深层变迁,更促使写实人物画创作成为现代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急剧发展的社会环境成为选择人物画风格的主要基础。80年代以后,开放的文化氛围带给中国人物画家前所未有的广阔借鉴空间,在叶浅予、黄胄、李斛、王盛烈、杨之光、刘文西等人的实践基础上,方增先、周思聪、杨力舟、王迎春等人的创作都有可贵的拓展。中青年一代更大胆地探索实验,他们经过不同的尝试,使写实人物画成为与写意人物画双峰并峙的艺术高峰:冯远、刘国辉、吴山明、王明明、郭全忠、王有政、李伯安、田黎明、何家英、赵奇、袁武等人成为咏叹我们这个时代的“诗人”,他们以现代的视角、现代的情趣、现代的观念,特别是对现实人生的观察和思考,使当代人物画在保持并发扬前辈画家开辟的艺术道路的基础上,跋涉攀登,他们的创作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绘画最具精神力度的中坚部分。

  当代人物画表现手法多样,形式空间宽阔,对现实、历史及遥远文化的思考延伸广阔。比如李伯安从版画中吸取了黑白对比的张力,利用平面空间处理形象的力度,造成强力形式效果,同时将人物形象与自然山川岩石和大气云流相对比、相融汇,这种极具表现力的手法将民族气质、历史传说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将这一象征性主题的表现力及其宏伟的戏剧性推向高潮,这种效果即使在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人物画中也堪称前所未有。

  7月12日至10月9日,“无尽意·痕——冯远绘画艺术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展览以回顾的方式展出了冯远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从展出作品看,冯远总是在追求某种历史文化情境和社会精神氛围,这是对历史做出的个体回应,有思考也有情感,充满了个人生存的体悟。因此他的作品深沉内敛,在看似平实朴厚的结构里,展示的是曾经发生和还在不断酝酿前行的历史。他既描绘历史中有清晰记载的真实人物,也有象征意义的妇幼老少形象,这些人物成为冯远用形象织就的历史帷幕,演绎千百年中国人的历史和形象故事。

盘古开天(中国画) 冯远

  从人的历史境况出发,寻找和表现人物的气质,使冯远作品具有精神方面的说服力,避免了概念化和符号化。那些看上去充满动感和气势恢弘的人群场面,弥漫着特定的历史气氛,观众能感受到画家思考和创作的意图。他不是简单地对历史事件做一个教科书式的说明,而是要表达出多层面、多角度的生命个体,酝酿历史性感情和异质性叙事。比如他的毕业创作《秦隶筑长城》和现实题材创作《我要读书》,藏族群众题材创作《苍生》《香格里拉远眺》,农民题材创作《望乡》《远山》等,这些作品中的人物丰满而有力,达到理想化表现性张力和现实情境丰厚之间的平衡。

  如果我们走进冯远的作品,就会看到历史中的普通人对生存的期待和辛劳的现实境况,这些一直存在于作品的细枝末节中,能感到画家因同情而发声的激情。这也使人物形象在“正大气象”的塑形中,自然流露出苦涩和“泥土”的味道:造型上一些“粗笨”的笔法结合人物的具体动作和形态,人物面容表情的“艰涩”和时而的茫然,姿态的“拘谨”“迟缓”和不知所措等,都带来沉重的感觉。当然这些都从画家对普通中国人的观察中所得,也是他对中国历史思考和认知的体现。事实上,这些作品中的人物表现出的忧思和伤感,表达了这个时代的精神氛围,他们这一代受家国情怀教育,怀着实现现代民族国家的理想,心甘情愿为之奉献;他们经历过的挫折越多,也越容易让他们在现实中回望历史,从历史激流与火焰中淬炼判断现实的眼力。在冯远所画的《五四历史人物》绣像系列中,穿越历史和现实融合的痕迹更为明显。

  冯远对人物的处理不是将人物向神人之间的理想转化,而是更倾向于在普通人性的基础上提炼他们的精神个性,也就是赋予他们思考过的“调性”。由于是现在的人对历史的回望,要让这些人物处于一种真实的“现场”,用现实感破除了虚构的神话传奇。真实感也来源于人们对这些人物的精神认知如对历史机遇的感同身受。如果说蒋兆和首次在20世纪之交对中国人进行描述,通过特有的气质和姿态、神情、举手投足以及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表现了真实存在的中国人形象,那么冯远更是将人物拉回到历史场景中,并赋予其特有的历史氛围,象征着绵延久远的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生存的境遇。可以这样说,冯远的水墨人物画从共性和个性两方面塑造了从久远历史迤逦走来的普通中国人。他们既有某一群体、某种身份、某类职业、某块地域的共性,也有画家凝视和审思后的个性。在艺术上,既有中国水墨人物的经典表达方式,也有让普通观众感到亲切和自然的写实手段。他们在成为中国人“镜子”的同时,也将经受艺术史和文化史的考验。

(作者系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顾问)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