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展览资讯> 正文

春天,在国家大剧院看一场连绵百年的“山河交响”

时间:2022-5-2 7:54:47  来源:艺术中国

国家大剧院艺术馆

  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虽有金石之乐,圭璋之琛,岂能仿佛之哉。

  ——王微《叙画》

  中国人对于自然,有着特别的情感。中国哲学向来不认为人对自然是征服关系,而认为人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是和谐。中国人在看自然时,总是带着自我内心情感的投射。中国山水画中的风景,可居、可卧、可游,不单纯是客观的自然,更是心灵的栖息地,是内心风景与眼中世界的交织。

“山河交响”展览现场

  2022年的春天,一场题为“山河交响——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展”的展览在国家大剧院上演。170余幅油画,来自百余位现当代画家,创作时间跨度从1930年代到2021年,让观众在历史的维度中饱览中国南方的大好山河。

  作为全国大型巡展项目,该展览之前已陆续在上海、厦门、海南、无锡展出。这次来到国家大剧院,不仅是巡展的收官之作,也是“南方油画山水”主题作品首次在京城集中展示。

“山河交响”展览现场,左起:颜文樑、刘海粟、吴作人的作品

  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特意从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上海)、鲁迅博物馆、艺术家家属和私人藏家手中借展20世纪中国艺术大师的南方风景油画作品。如中国美术馆藏颜文樑的《重泊枫桥》、吴冠中的《鲁迅故乡》;北京鲁迅博物馆藏吴冠中的《绍兴风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李瑞年的《白果树》、孙宗慰的《青城幽径》、艾中信的《牛场》;刘海粟美术馆(上海)藏刘海粟的《黄山散花坞云海》;艺术家家属藏吴作人的《重庆凤凰山风景》、董希文的《乌江江界河》《原始森林下的木材厂》;私人藏家收藏罗尔纯的《茶座(鼓浪屿)》《村口》等。

“山河交响”展览现场

  同时也补充了詹建俊、陈钧德等当代大家的作品数量,使得国家大剧院的展览成为全国巡展中数量最多、最完整的一次。近一个世纪之中,中国人以油画描绘“风景”,产生了怎样的变化?或许能通过展览找到答案。从正门进入国家大剧院水下长廊,光影荡漾之下,东西两侧即是艺术馆——

颜文梁  《重泊枫桥》 布面油画 24cmx49cm 1980 中国美术馆藏

  走进去,首先看到的是颜文樑创作于1980年的《重泊枫桥》。画中是颜文樑的家乡——苏州。夜色下的景物苍润如墨,水面、拱桥、民居与蓬船安静地栖息着。画面左上方一轮皎洁的明月,更加凸显了夜色的寂静,渔船上的灯火在水面上投下橘红色的长影,将悠悠岁月拉长……这是东方的审美趣味。这位创办苏州美专并留学法国的现代美术教育奠基人,用油画再现了唐诗《枫桥夜泊》中的意境。跨越1200年,一首诗歌,一张油画,相同的睹景生情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刘海粟  《黄山散花坞云海 》布面油画  71.5cm x 92cm  1954 刘海粟美术馆藏

  第二幅是刘海粟的《黄山散花坞云海》。 1954年,刘海粟第六次登上黄山,一手拿油画笔,一手拿毛笔,在散花坞和玉屏楼居住的三个月中留下大量画作。这幅《黄山散花坞云海》就是这次黄山写生油画的代表作之一。画面极为厚重,山体苍翠如黛,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二,皑皑云海在万重山之间翻腾荡漾,天边一道绯红色彩霞格外醒目。刘海粟用色一贯热烈奔放,而这张油画似乎为后面广为人知的黄山泼彩打下了铺垫。

吴作人 《重庆凤凰山风景》 木板 油画 50cm×64.5cm 1942 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藏

吴作人《重庆凤凰山风景》背后的画作 

  有意思的是,在这次借展过程中,国家大剧院工作人员对2幅作品珍贵画作有了新的发现。其中一幅是吴作人的《重庆凤凰山风景》,这幅绘制于1942年,背面有一幅“图释”,上面写到“此图为重庆郊区砾器口过江既磐溪徐悲鸿及诸弟子居此,吴作人油画赠颜甫同志”。图释中画出了凤凰山的大体山势,并标明“徐悲鸿居此”,“吴作人等居此”……让我们得知,这并非是一张简单的风景画,而是记录着徐悲鸿率领吴作人等弟子在重庆办学时的岁月。

吴冠中 《鲁迅故乡》木板油画 61cmx48cm 1977 中国美术馆藏

  另一幅则是吴冠中的油画《鲁迅故乡》,在它的背面还保留着吴冠中勾勒的另一幅速写,虽是速写,却也匠心独具。国家大剧院工作人员发现,这幅速写从画面内容上来看,无疑与本次从鲁迅博物馆借展的画作《绍兴风景》有着重要的联系,只不过《绍兴风景》上最终呈现的画面经过了吴冠中典型的“移花接木式”的重新构图。《鲁迅故乡》创作于1977年,《绍兴风景》创作于1978年,这两幅具有连带关系的画作,因为这次展览而相聚在一起,这又是这次展览的一个新的发现。

吴冠中 《鲁迅故乡》背后的画作

  这些作品本身已非常珍贵,将它们汇集在一起,更是难得一见。这些作品与巡展的作品组合在一起,不仅涵盖了自上世纪20、30年代赴国外学习油画的第一代油画家:颜文樑、刘海粟、阳太阳等人的风景油画代表作;还包含了第二、三代艺术大师:吴作人、董希文、艾中信、吴冠中、苏天赐、詹建俊、闻立鹏、靳尚谊、张祖英等在油画风景领域进行“油画民族化”不懈探索的作品;更有当今油画界中流砥柱和后起新秀:闫平、王克举、张立平、洪凌、丁一林、翁凯旋、陈和西等艺术家们围绕“油画山水”课题辛勤耕耘的最新力作。

詹建俊 《高原情》  布面油画 109cm×187cm  1982

  在这次展览中,我们也看到了数位80后和90后青年油画家的作品。从颜文樑、刘海粟算起,这些作者的出生年份跨越近一个世纪。在这场具有年代感的展览之中,观众不仅能饱览中国南方的大好河山,也能够时空穿越,感受到中国油画风景发展的历史脉络。

靳尚谊 布面油画《东海风云》 43cm x 53cm 2013

陈钧德 《山林云水图系列——日映岚光轻锁翠》布面油画 120cmx120cm 2009 艺术家家属藏

  打造具有通感的艺术空间——对话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部长刘欲晓

  艺术中国:首先能否介绍一下这个展览的缘起?

  刘欲晓:国家大剧院一直构想推出一个专门的风景油画展览,来表现“美丽中国”这个重要主题。一年多前,我跟中国油画学会的副主席张祖英老师聊天,他提到中国油画学会有一个展览正准备在各地巡展,问能否来大剧院展出。近年来,像这种专门表现风景、规模比较大的展览确实不多。我们一拍即合,通过多次交流,最终形成了这个展览。

张祖英《梯田恋歌系列——薄暮初上》布面油画160cmx130cm 2020

  艺术中国:展览为何取名为“山河交响”?

  刘欲晓:这个展览在之前巡展期间叫“山川魂魄”,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题目。在国家大剧院,我们希望与音乐的环境能够进行结合,我们最终选择了“山河交响”这个题目。同时,在展期内国家大剧院演出部还将推出一个名为“山河交响”的音乐,音乐和美术描写自然山河的作品将会交相辉映。

陈和西《南国小镇》 布面油画120cmx120cm  2014

  艺术中国:这次展览增加了很多20世纪上半叶重要大师的作品,能否谈下您的构想?

  刘欲晓:这个展览来到北京后,我们通过国家大剧院与国内重要美术馆、博物馆的友谊,从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鲁迅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和一些收藏家和家属手里借了一批精品力作,这样能比较完整地体现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这一部分把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最重要的四个美术专科学校都涵盖了。比如颜文樑,是苏州美专的创办者;刘海粟,是上海美专的创办者;还有北平艺专和杭州艺专,吴作人是来自当时中央大学艺术系,也是徐悲鸿的学生;阳太阳是上海美专的,也是决澜社的代表;还有被徐悲鸿称为当时画风景最好的李瑞年,以及孙宗慰、艾中信、吴冠中……一直到当代的许江、张祖英等,这样可以让观众很明显地看到风景画从西学东渐逐步到油画民族化的历程,这是一个传承的梳理。

许江《山中方一日之一》  布面油画 73cmx50cm  2021

  艺术中国:对于展览提出“油画山水”,观众该如何理解?

  刘欲晓:这次展览的承办方之一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院多年来一直在研究这个题目。“油画山水”本质上是风景画,但它包含两方面概念:油画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形式是一个外来画种,但它融入了中国绘画“天人合一”精神的追求,在这两方面因素叠加之下,呈现出表现中国审美情志与人文精神的风景油画。油画山水是有中国面貌、中国精神、中国风格的当代风景油画。

洪凌 《落朱砂》布面油画 160cm x 250cm  2015

  艺术中国:您如何评价这个展览对中国风景油画的代表性?

  刘欲晓:我觉得它应该是这十几年里面最好看的一个展览。虽然画的题材是关于南方风景,但是有一半是北方艺术家创作的,还有一部分出自功成名就的老先生。比如靳尚谊先生画的《东海风云》,张祖英先生画的《梯田恋歌系列》,也有国家大剧院的两幅藏品,一幅是梁玉龙画的《黄山小桥》,一幅是马常利的《蓝色交响》。基本上是中国油画学会从全国老、中、青三代会员里选出来的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他们在各地基本上都是中流砥柱。

王克举  《南国华滋》布面油画140cmx160cm 2015

  艺术中国:从20世纪早期大师,到今天的青年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刘欲晓:我觉得一百年来,中国油画家走过了从学习琢磨到胸有成竹表现的历程。早期还会拘泥于一些形式和技巧,包括对材料的讲究,到后面这些已经不是非常重要了,艺术家们更多地是呈现个人的面貌,感觉更加舒展自如。老一辈油画家在身体力行油画民族化的语言改造,到当代就更多地体现出他们的个性了,更多的是内心世界的抒怀。

闫平《早起的心情》 布面油画  65cmx80cm 2020

  艺术中国:在您看来,国家大剧院的艺术空间与其它地方有什么不同吗?

  刘欲晓:国家大剧院面对的是一个更广泛的艺术受众群体,视觉艺术在其中只是一部分,还包括歌剧、舞剧等表演艺术。我们希望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具有通感的空间。来看演出的观众,看到的也是最经典的视觉艺术作品,受到多方面的熏陶,这是与美术馆、博物馆不一样的地方。其实近年来,欧美大型艺术中心呈现出一个趋势,就是要打造成为综合的艺术空间。

  观众进到剧场是看演出,出来之后是一个巨大的公共艺术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面,我们希望让观众能很自然地过渡,安静下来感受到一些姊妹艺术的熏陶,比如我们展厅里的优秀的绘画以及雕塑艺术作品。近年来,在演出之前或是白天专门来这里看展览的观众越来越多了。(文/许柏成 本文图片由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提供)

张立平 《丹霞之水》布面油画140X190cm 2020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