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 16:07:11 来源:新浪收藏
王功新(Wang Gongxin)
在·之间(In-Between)
白立方伦敦梅森广场空间
2022年1月19日至2月19日
白立方欣然呈现中国艺术家王功新在伦敦的首次个展《在·之间》,他在展览中对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发表于1933年的文章《阴翳礼赞》中所提出的核心主题进行了延展。在这篇极富影响力的文章中,作者认为光在东方和西方的使用方式是不同的:西方文化追求照明与清晰度;东亚文化则乐于接受阴影与微妙感。在探索光线与思维方式之间的文化关联时,王功新还对日本战后建筑师黑川纪章所主张的“灰空间”概念展开了审视。在灰空间中,内与外、人工与自然、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
王功新1960年出生于北京,是影像与新媒体领域的先行者、最早使用数码特技(数字特效)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他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旅居美国的经历以及在此期间所受的教育令他将焦点转移至新的艺术形式以及针对创造力本身的研究。
此次展出的13件多媒体作品反映了王功新对他的祖国中国与美国之间差异的持续探索。新作同时深化了艺术家长久以来的创作志趣,包含诸多被严格控制的元素,但在与观者进行互动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他所关注的重点涉及到生活在全球化世界当中的复杂性,以及知觉现象与人类境况之间的关系。
《摇摆的灰色》(2021年)是一件动态影像装置,王功新在其中探索了某些具有不确定性与可变性的状态——不论是在物理层面还是在知觉层面上。两个发光的3D打印灯泡都配备有摄像头,会像钟摆一样掠动下方水槽的池水,一个水槽盛有黑色液体,另一个水槽盛有乳白色液体。当灯泡划过水池时,它们会影响周围空间的照明,而它们所携带的摄像头则从不断变化的角度捕捉观者的形象。这些图像被实时传送至展厅墙壁上的20个显示器上(2侧墙壁均安装有20个显示器),并被设定为渐变的——从一端高对比度的黑暗屏幕绵延至另一端低对比度的明亮屏幕。在展览开放期间,灯泡溅起的水花会在相邻的池子之间激起少量的液体交换,因此它们都不会保持纯粹的黑或白。《摇摆的灰色》是富于活力与变化的,在黑与白、稳定与变化、感知与被感知之间呈现出多种状态。
展览呈现的其他作品也采用了类似的技术与媒介,包括雕刻的大理石、显示屏与霓虹灯。譬如《可读的风景》(2019年)融合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方观念艺术的元素。三块大理石板上镌有与风景有关的文字,包括“地平线”、“河流”和“农田”,观众只能在一系列内置灯光的照耀下才能识别。安装在作品光滑大理石表面上的是各种普通物件的3D打印模型,有华丽的画框、灯泡和电线、水龙头和肥皂块。王功新表示,位于作品左上角的一排真实的衣架,是对马歇尔·杜尚在1917年使用相同类型的衣架所创作的著名现成品《Trap》的一种致意。
安装在展厅地面上的动态雕塑《肇事者》(2020年)引发了形式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黑色水槽的一端,放置了一块精致雕琢的、像中国传统木凳一样的半个白色大理石木凳,使人想起20世纪60年代的极简主义雕塑。在作品的另一端,一个水下的电动推杆驱动着一根LED灯管,在整片水面上激起一股墨色的波浪。在到达长凳的位置后停止,这种液态的运动创造了一种反射光与起伏形式的迷人互动。
在由两块画板组成的作品《移动者的光》(2020年)中,观者被微型摄像头所吸引,这个摄像头隐藏于镶嵌在黑色面板上的钥匙孔中,将观众的图像传送至固定于黑白画板之间的一个磨砂的小型显示屏上。在电机的控制下打开或关闭,黑白画板之间的缝隙显示和隐藏了一束垂直的强光,点亮了观者与这件作品的互动,再次在作品自身运动与观者移动之间产生了一种动态的交流。
王功新始终与他的时代精神以及艺术原点——中国与美国——紧密相连,他对自己的方法论如此解释道:“我有一个顽固的信念,即艺术形式的流变须与现实生活、社会环境以及当今人类所处的生存条件紧密相关。”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