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展览资讯> 正文

王中军:我大多数的细胞是艺术家的细胞

时间:2021-11-19 15:51:45  

《大个儿家的猫》 2019

《女孩》 1981

《无题》 1983

《温哥华白石镇》 2015

《冬日松美术馆》 2021

《街头乐队》 1982

展览现场 《风起扶桑》

◎马杰农

  展览:朗读者

  展期:2021.11.10-12.11

  地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企业家跨界艺术已经不是罕见的事,声名显赫者如ArtMarket.com的创始人蒂埃里·埃尔曼。王中军也是,他最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华谊兄弟创始人,但他似乎对当代艺术、架上绘画更为偏爱。王中军的油画作品在拍卖市场上也颇受热捧,主要作品几乎都超过了百万。2016年,北京东正秋拍“澈心——中国器具陈设与艺术专场”,《我不是潘金莲之一》以345万的价格成交;2017年,北京保利春拍“中国现当代艺术夜场”,《北京红色1号》以368万的价格成交。

  近日,王中军最新个展“朗读者”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二空间开幕。朗读者,这个定位和落点,颇为奇妙。朗读者,是介于读者和作者,观众和艺术家之间的角色和功能。他借由经典而发声,将经典的可能以周全但分散的方式传递给尽可能多的观众。朗读者不只是纯粹艺术和纯粹观众的过渡地带,还是一个活跃现实的重要代言。朗读者,如果可以这样讲的话,他们更像是第二艺术家,他们要么比纯粹艺术家更加接近观众,更容易和观众发生对话,要么比纯粹艺术家更能提供一种切近和简约的审美。在这个意义上,策展人朱彤以“朗读者”命名王中军近期的画作,可谓恰好。

  “从这些年的坚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王中军作品中逐步开始显现的灵韵,也许有些人可以控制或者扭曲自身的天赋来成为艺术家,但他天生就是一个艺术家。王中军以一个朗读者的方式,潜心学习西方现代与当代绘画大师的作品,并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领悟和感受后,形成了自身独到的遣词与断句方式,将之凝结成饱含情感的艺术故事,并且越来越好。”朱彤写道。

  梵高、莫迪利阿尼、毕加索、常玉、里希特……自印象派以降的艺术潮流,几乎都是王中军近作的母本。更为特殊的是,王中军并不拘泥于某一种流派、潮流、风格,他自由地在不同的状态中切换,以近身的态度,在经典样本中选择合适的给养。王中军多涉人体,《2014人体4号》《双人体》《洛杉矶的美国女孩》《2021-无题》《2021-无题》,五张人体画作都展现了王中军对不同技法、风格、色调的取法,从具象到抽象,从表现主义到立体主义,不一而足。

  然而,梵高的色彩、常玉的造型、毕加索的结构、吴冠中的留白,都不是王中军自身的特质。王中军的画对于色彩、线条、造型的强调极其明显,当其以压倒性的优势占据了整个画面,色彩、线条、造型反而呈现出了一种蓬松、甜腻的质感,同时画框的边界感也强化了。抽象来说,王中军太关注表皮,但表皮的存在,需要覆在合适的骨干,无边界的氛围下。从他的人体画来看,他的人体在常玉和毕加索的基础上添加了更多的日常,画中的胸和臀几乎溢了出来。作于2021年的《冬日松美术馆》也是如此。在中国艺术家的笔下,松有一种透彻的骨感,但王中军的松却有一种凝脂般的肉感,观众需要穿过这层肉感,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骨感。或许这是王中军太过专注于室内写生,而忽视了推动艺术史进步的室外写生,以及室外写生所包含的艺术语言的进步观。放到艺术史中,如此状况,可以说是印象派的当代留存,它在直观和暧昧之间停留着,兀自蓬松、兀自流溢。

  自2012年,王中军往来北京、三亚、香港、温哥华、洛杉矶等地的自己的画室,流连于博物馆、双年展的当代艺术,浸淫于自己陆续收藏的艺术经典。王中军认为,完成艺术是满足自己的过程,并不应该是苦大仇深的状态。“我在创作中保持轻松和随意的心态,因为主要满足自己,所以在我的作品中,西西里岛的风景具有我自己的味道,我的大多作品都是在休假中完成的。”王中军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艺评家吕澎也曾表示了类似的看法:“绘画是孤独的、自省的、手工的,绘画的观众较电影要稀少得多,它的观看也较电影要晦涩得多。但对于王中军来说,绘画是一种心灵的寄托,是上世纪80年代文艺工作者的美术情结,是获得持久幸福感的文化游戏。”

  王中军生在北京的部队大院,他自小就对艺术痴迷。在北京市少年宫期间,王中军培养出了对艺术的粗糙、整体的认知。除了美术教师的培养之外,王中军还偷偷研习了素描、石膏、连环画,一度执笔画起了连环画。为了回避父母的过度干涉,王中军不得不用床单把光挡住,藏匿在一方天地,偷偷描绘杨七郎的故事。

  从部队复员回北京,王中军入读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夜大,师从钱绍武和杨飞云。这就有了1983年《无题》这张画,典型的那一时期的写实主义作品,板直的线条、单调的背景、深化的纵深、刚毅的姿态。王中军先后在国家物资总局物资出版社任美术设计、摄影记者,在中国永乐文化发展总公司任广告部经理。此后,他又做起了个体户,经营图书和设计等业务,直到他赴美先后在密歇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攻读传媒课程。

  王中军又一次回归艺术,要归功于他经年的艺术收藏。上世纪末,王中军就开始了自己的收藏,最早一批艺术家主要是罗中立、陈逸飞、艾轩,彼时王中军的收藏标准多是工艺美院的教科书标准,典型、重要,但不前卫。但随着前卫艺术的逐渐在地化,随着当代艺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王中军也开始关注了曾经的前卫艺术家们,如张晓刚、方力钧。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王中军又把主要的眼光投向了海外艺术家。

  在这个过程中,王中军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认知更加深入,对抽象表现主义越来越习以为常,他的艺术观念也几乎最接近表现主义。

  收藏系统建立后,王中军开始筹备建立了自己的私人美术馆——松美术馆,松美术馆以简约主义著称。据王中军回忆,美术馆改建期间,他正在日本旅游,经过一处皇居前,他就被那屹立的松林感动了,松美术馆的基调也就此建立。开馆展就是“从梵高到中国当代艺术”。在开幕式上,范迪安介绍:“走进松美术馆,就像走进电影的长镜头一样。整个美术馆这样宽远的空间如同电影的宽荧幕一样,让我们置身其中便获得融入其中的感觉,用现在的流行字眼叫作沉浸式的感受。”艺术收藏、美术馆、艺术创作,他们构成了一个整体的叙事。几年前,王中军又通过卖画的资金,创造了零钱电影院这个项目。

  近年来,王中军已经举办了多个个展。他说:“我不认为我是一个商人……我大多数的细胞是艺术家的细胞,我就是这么一个感觉。”供图/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