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7 14:18:12
张彤云,《祖国》,油画,1960年
梁世雄,《深谷晨曦》,20世纪六十年代
袁浩,《壮志凌云》,布面油画,1972年
李汉仪,《搏斗》,雕塑,石膏,1956年
1965年,梁世雄西藏采风留影
文/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通讯员 许珍 王琳
2021年11月3日,《大德化人——广东美术‘987口述史工程’第二次汇报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拉开帷幕。
“广东美术‘987口述史工程’”是广州美术学院自2018年起重点推进的口述史项目,是广东省、乃至国内美术领域大规模从事口述史研究的首次尝试,重点在于抢救式收集广东老一辈艺术工作者的口述史料,保存鲜活的历史记忆。继2018年第一次汇报展之后,这是该项目第二次以大规模汇报展的形式对社会公众开放。
广州美术学院李劲堃院长表示,德行高尚者感染人、教育人,这是广州美术学院校训“先学做人,再事丹青”的依据。自1953年中南美专创建以来的68年里,广州美术学院一轮又一轮前辈为新中国美术事业、为学院教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广东美术“987口述史工程”策划和主持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介绍,此次口述史汇报展虽只是呈现了广美老一辈艺术工作者的若干案例,但表达的则是后学晚辈共同的景仰和感激之情。
经典作品:呈现祖国发展的时代图景
本次汇报展参展艺术家共10位:张彤云、梁器奇、袁浩、李汉仪、吴华先、梁世雄、邝声、郑爽、郝鹤君、廖慧兰。最年长的油画家张彤云老师93岁,最年轻的雕塑家廖慧兰老师也已83岁高龄,平均年龄近九旬。他们的口述记忆,时间跨越近80年,伴随他们的经典作品,共同串起了新中国发展建设的历史记忆和时代图景。
93岁的油画家张彤云,是此次参展艺术家中最年长的一位。解放初期,身在香港的她听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的消息,毅然决然北上求学,如愿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张彤云创作于1960年的代表作油画《祖国》,就取材于这段难忘的经历。“怀着对祖国的向往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愿望,我1951年到北京进入了中央美术学院,走上艺术之路,圆了我学画的梦。”张彤云在口述史采录中说道。此次展览展出了张彤云《祖国》的创作笔记手稿,半个多世纪前的纸张早已泛黄,如实记录着画家创作的心路历程。
出生于1930年的油画家袁浩去年以90岁高龄辞世。此前在医院的病榻前,袁浩接受了“987口述史”项目组的采访,留下了人生最后的珍贵影像。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美术学院首届油画系学生以及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员,他的一生经历了建国后央美的第一届招生、唯一的一个苏联专家主导的油画训练班、中南美专和广州美院的创建等具有历史节点的事件,他的人生历程和作品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此次袁浩的参展作品之一《壮志凌云》创作于1972年,是袁浩知名度较高的代表作,反映的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时代主题。他选取了当年广州供电局“三八女子带电作业班”的故事。为了创作,他跟随作业班在野外体验生活,还爬到高压线上体会和测量,拍下大量照片,更画下了无数的手稿、素描、速写,历经几个月才最终完成这件作品。《壮志凌云》这件带有浓厚时代气息的油画作品,生动呈现了祖国发展建设的时代风貌。袁浩生前在病榻旁接受口述史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道:“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自己和生活、和技术的关系是生命之间的关系,不能离开生活,不能没有生活。”
作为艺术生命与祖国发展同行并进的艺术工作者,祖国建设的步伐以及时代的激情,潜移默化地渗透在他们的作品之中。此次参展的雕塑家李汉仪2019年以88岁高龄辞世。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还是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前身)雕塑系学生的李汉仪,目睹建设武汉长江大桥的伟大工程,被劳动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和美深深打动,创作了他的毕业作品、同时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搏斗》。此次展出的《列车员》、《水乡女民兵》等多件雕塑作品都生动呈现出祖国发展进程的时代印记。
广美记忆:奋进精神写入青春岁月
此次参展的国画家郝鹤君及雕塑家廖慧兰其艺术生命都起步于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附属中学(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前身)。口述访谈中,他们不约而同地谈及附中生活对其后艺术历程的深远影响。
作为1954年附中创办以来的首届学生,郝鹤君对附中充满感情,他在口述访谈中说:“附中给我这一生受用不尽的,就是一种向上的、不服输的一种精神。”他谈到,当时百废待兴,整个国家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人的心和人的理想都是很积极向上的。
“我们那一批同学都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附中不但是为我的专业打下基础,也对我的思想品质、身体素质,给了我很正能量影响。”郝鹤君说。附中在专业和思想品质上为郝鹤君奠定的坚实基础,使他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上世纪90年代末郝鹤君曾在中国台湾全面深入写生,创作了50幅描绘中国台湾的国画作品,是国内首位全面深度描绘祖国宝岛的画家。
此次参展的女雕塑家廖慧兰今年83岁,在口述访谈中,廖慧兰讲述,在兴趣的带动下,她考取了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附中,成为当年广州考取附中13名学生中唯一的女孩。她依然清晰地记得开学典礼上胡一川院长说过“伟大的国家就应该有伟大的画家”,让她意识到,原来个人兴趣还能跟国家命运勾连起来。后来在附中的学习,使廖慧兰确信艺术为国家服务的创作道路,奠定了一生的创作基调。
廖慧兰说:“小时候长辈们经常演《黄河大合唱》《国际歌》,演《放下你的鞭子》,我这种革命情怀是自小就受舅舅、表哥、妈妈、爸爸的影响,所以一直以来的创作都是比较贴近生活的。”从此次展出的《乡村放映员》《南海渔妇》《瑶胞阿桂》等雕塑作品中,观众可以直观感受到艺术家的创作理念。
故土家国:描绘永恒的眷恋与热爱
此次参展的10位艺术家尽管籍贯不同,成长环境迥异,艺术经历也不尽相同,但在口述访谈中,都不约而同流露出对于故土祖国的挚诚深情。
油画家张彤云在口述访谈中说道,1951年至今,她与绘画艺术结下了生死不离的情缘。回顾一生,她不但圆了自幼喜爱画画的梦,而且用画笔表达了对祖国、对创造世界的劳动、对劳动着的人民的激情。“‘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艺从教半个多世纪,深深体会这是至理真言,它引导我朝这方向努力,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使我今日感到无悔今生。”张彤云说。
雕塑家李汉仪成长于东莞水乡,他从小就有一个愿望,希望国家富强,希望国家快点壮大起来。口述访谈中,回忆起童年时因家乡被日军占领在外逃难的岁月,李汉仪说:“(希望国富民强)这种愿望从八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建立起来了。逃难逃了7年,日本投降了,我回到家乡的时候,那个心情真是很难形容,觉得每一个地方都可爱。”李汉仪动情地说。
国画家梁世雄钟情家乡南海的优美风光,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走遍祖国江山汲取创作灵感。从青藏高原到西沙群岛,都留下了他写生的足迹。1965年,时年32岁的梁世雄进藏写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批进藏写生的画家之一。在西藏之行中,他留下了大量的创作笔记、速写、素描,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多幅西藏题材的人物作品。梁世雄素以山水画闻名,数次个展中多展示其山水画作,此次口述史汇报展中,不但展出了梁世雄西藏写生的多幅精彩的人物佳作,而且还展示了他当年的多部写生手稿,使观众得以近距离了解艺术家不常示人的艺术面貌。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