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展览资讯> 正文

视觉剧场,你看见什么就是什么

时间:2021-10-31 14:21:40  

  10月23日下午,第二届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双年展隆重开幕。博物馆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的红砂村,2019年9月在此举办了第一届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双年展。

  第一届双年展以“感性盛开”为主题,给年轻艺术家提供了舞台;这次双年展的主题则为“视觉剧场”。至于起名的原因,四川大学教授邱晓林在开展仪式上这样阐释:全媒体、全空间、新感性,“给你视觉上的感受,你看见什么就是什么。”

  许多作品的现场效果也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那件出自艺术家罗鸣之手、高达8米的巨型装置艺术品《壳》,在博物馆的大厅里以顶天立地的气质旋转着,仿佛来自深渊的滔天波浪,又像是从天而降的紫色云团。虽然这件作品本身静止,但若你定睛凝望它,却能感受到一种令人目眩神迷的动感。

  博物馆外的草坪上,卷曲的竹片艺术装置也在模拟着水波和浪花的形状——浪尾高高甩到半空,便戛然而止,在空气中定格;或直直地倾泻到草坪上,似乎就此注入土地,结束了动荡。

  展厅的一楼二楼还有许多这样造型奇妙、创意独特的艺术展示,如架上绘画、雕塑和数码摄影等等都有,共100多件。

  植物“冲出”花瓶,

  拥有了装置艺术的面貌

  在本次双年展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主题为“无水”的草月流艺术展。

  “草月流”是日本花道的一个先锋流派,最早脱胎于日本花道的本源——池坊(原意为池边僧舍)。早在14世纪,小野妹子将中国的佛前供花文化引入日本,遂有池坊流派花道在日本生根发芽。池坊有着严谨的花艺标准,其花材展现多为挺拔直立喷水状。

  花道发展至江户时代,还主要是贵族等上层社会显示门第的表现形式。直至江户中后期,这种艺术形式才渐渐走入大众生活,并逐步衍生出了池坊、草月、小原等多种流派。

  草月流自1927年创立,风格受到西方抽象艺术影响,讲求不拘形式使用花材,自由奔放的线条感、光影丰富的雕塑感,有着较为超前的现代性。历经近百年的传承,这一流派现已传承到了第四代。其中第三代传人敕使河原宏是日本著名导演,他偏爱以竹子为材料进行创作,并将草月流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环境艺术与景观建筑。

  敕使河原宏的作品很受国际艺术界欣赏。意大利米兰皇宫(1995)、纽约肯尼迪中心(1996)、韩国首尔国家当代艺术博物馆(1989)等知名博物馆都曾展出他的草月流装置。

  发展至今,草月流早已不再是传统居室中的日式雅致花艺,而完全成为了与空间融为一体的大地景观,让植物彻底“冲出”花瓶,拥有了装置艺术的面貌。同时,在这个各种介质都可以作为艺术品材料的时代,草月流也完全突破了以植物为材质的局限,将石头、铁艺、纸张、绳子等等都纳入取材范畴,作品造型也不拘一格,大的可达两层楼高,小的依然适合装点居室,让插花无所不用,无所不在。

  瓶中插的鲜切花,是要给它们提供水分的,但用干燥后的植物材质制成的作品,则无需水分滋养。这也是此次草月流艺术展板块主题起名“无水”的缘故。同时,“无水”也是今年年初,草月流派本部在东京举办的一场重要展览的主题。

  这次参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双年展的草月流派艺术家,多数是中国艺术家,因为日本草月流本部在中国有指定授权的艺术文化学院。比如馆外草坪上那巨大的“竹浪”,就来自其中一位女性艺术家代表:覃夕家。

  展厅内还有许多不拘一格的类似作品,造型都相当潇洒自然。

  一群萌萌的小人儿,

  一个超尘脱俗的世界

  在博物馆一楼大厅一角,一群萌萌的小人儿,各自站在属于它们的方台上。它们体态圆润,从头部到身体呈现出美丽的渐变色,其中大多数做出貌似倾听的动作,还有少数几个躺在台子上,颜色花纹也和其他小人儿不同。

  这是来自上海的青年艺术家王嘉成的作品《我相信》,是用宝丽石(一种复合材料,俗称人造石)做成的。王嘉成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雕塑专业,硕士以国家公派留学生、全奖的优异成绩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雕塑专业,是国内雕塑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王嘉成认为,相较于海外的艺术创作中的辩证思考与实验性,中国的艺术创作在保有其观念传递与研究性的同时,更注重视觉效果的传递与观众情感的共鸣与反馈。因此她也很认可本次双年展“视觉剧场”的主题。

  展厅一角,还有著名艺术家苍鑫的《奇花异草》。早年以行为艺术出名的苍鑫,近年来也在雕塑和绘画方面屡有新作。不管是关于“暗物质”还是“潜意识”,艺术家都力图在既定的感知范围之外,构筑一个纯粹想象的、充满神秘与未知的世界。一如他创造出的这些“奇花异草”,乍看上去,似乎有几分花草的造型,但又结合了动物的触须、真菌的伞盖甚至细菌的鞭毛等等,奇幻中带着几分妖冶,又有几分异想天开。

  另外,艺术家张永林的彩色毛线装置艺术品也很吸引眼球。事实上,毛线作为艺术装置的媒材,早就在国外流行多年,深受一众艺术家们的青睐——它有着丰富鲜艳的色彩,并且柔软而富有弹性,极易塑形,方便艺术家们发挥创意——编织、覆盖、缠绕、包裹……可谓潜力无限。

  在占比不大的架上画作中,来自重庆的青年油画家李毓明的两幅油画作品也引人驻足。李毓明本科和研究生都毕业于四川美院,他的写生风景有种婉约之美,画面犹如罩着一层薄纱。

  其中的那幅三联画《明月观岚图》,巨大的白色月球空灵通透,和纯净的雪山与天空,共同构筑出一个超尘脱俗的清幽世界。据李毓明透露,该画作取材自宋代诗人陈杰的《明月》一诗:“白日苦短,而夜苦长。迟尔不来,明月靡常”。

  这是首很特别的诗——与常见的五言、七言不同,每句仅四字。短短十六个字,勾画出一幅令人遐想的优美画卷:月明千里,映照苍茫山川;白驹安卧,云岚清扬……另一幅《紫气东来》,则以代表祥瑞的紫红色为背景色调,仙鹤翩跹,飞瀑洒落,一幅充满东方气质的蓬莱仙境,跃然观众眼前。(天竺葵)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