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9-27 14:45:16 来源:明加艺术
9月22日,“运河印象——粉画作品邀请展”在金鸡湖畔李公堤文创街区明·美术馆正式开展。
当天,由馆长杨辉主持,多位参展艺术家参与现场导览,为到馆参观的朋友介绍展出作品,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导览全程还在“明加艺术”抖音号、“刀叨”小红书账号进行了现场直播。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大运河全域,将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打造成为沿线城市文旅融合发展平台、文旅精品推广平台、美好生活共享平台,经研究,在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及第三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期间,由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策划了本次展览。该展自即日起将持续展出至10月17日。
来自运河沿线城市的40余位知名艺术家受邀参展,其中不乏有杭鸣时、杜国浩、史涛、冯卫军、徐君华、奚忠恕、金海洪等国内知名艺术家。他们以艺术的视角,通过色粉这样一种媒介,记录解析大运河的文化特质、人文内涵和精神品格。此次展出作品近60幅。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历史背景下,艺术家们以画说话,以画叙情,用粉画艺术独有的斑斓笔墨,热情讴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运河沿岸日新月异的风土人情,深情描述江南文化在新时代彰显的崭新风貌。
在线展厅
前言
京杭大运河——一条贯通中国南北水路交通的大动脉,一条沟通六省20个市(区)的千年水“韵”文化带。她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我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之一。
历经2500多年的岁月洗礼,大运河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铸就了卓著功勋,开放包容的运河文化也融入了中华文脉,沿途的人文锦绣和名胜古迹,汇聚成独特的商贸、建筑、文学、饮食等文化IP,时至今日仍散发着无穷魅力,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一睹运河风采,聆听运河心跳。苏州兴起于大运河,是大运河沿线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是一座古今辉映、特质鲜明、影响卓著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在声声摇橹的帆桨光影里,在船舶穿行的奔腾轰鸣中,大运河孕育了丰厚璀璨的吴地文化,承载了独具特色的江南记忆,这一方物华天宝,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地丰富、传承和衍生。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大运河全域,将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打造成为沿线城市文旅融合发展平台、文旅精品推广平台、美好生活共享平台,经研究,在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及第三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期间,由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运河印象——粉画作品邀请展”,将于9月22日至10月17日在金鸡湖畔明·美术馆(苏州市明加美术馆)举办。来自运河沿线城市的40余位知名艺术家受邀参与本次展览,其中不乏有杭鸣时、杜国浩、史涛、冯卫军、徐君华、奚忠恕、金海洪等国内知名艺术家。
艺术家们俯瞰凝视大运河,以色粉为媒介,描绘船舶景致,刻画水乡生活,细致记录河内船只往来穿梭的恢弘热闹景象,以艺术的视角,深刻解析大运河的文化特质、人文内涵和精神品格。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历史背景下,艺术家们以画说话,以画叙情,用粉画艺术独有的斑斓笔墨,热情讴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运河沿岸日新月异的风土人情,深情描述江南文化在新时代彰显的崭新风貌。
部分展出作品 (按艺术家姓名首字母拼音排序)
△ 蔡敏 《运河风物志No.2》 70×55cm 2021
△ 常义山 《苏州水》 79×109cm 2005
△ 陈二夫 《母亲》 107×77cm 2021
△ 邓名海 《渔港》50×80cm 2020
△ 杜国浩 《夏荷》54.8×39.3cm 2014
△ 冯卫军 《雪停》107×76cm 2018
△ 高玉龙 《历史印迹》60×45cm 2021
△ 杭鸣时 《暖冬》78×54cm 1996
△ 胡迪 《泊》 58×67cm 2017
△ 黄剑波《河边的芦苇花》70×50cm 2020
△ 贾巍《运河上空的风景》 55×75cm 2021
△ 金海洪 《运河边》 54×78cm 2018
△ 金纬 《忆江南》 106×76cm 2017
△ 马福宝《家住运河岸边杨柳青镇》55×40cm 2021
△ 南征 《晨曦》 63×48cm 2021
△ 潘康标 《京杭大运河》 35×55cm 2021
△ 彭房龄 《荷塘勇士》 78×108.6cm 2021
△ 彭维齐《即将飘逝的云》55×40cm 2021
△ 钱兆峰 《古韵江南》 40×55cm 2021
△ 邵利萍《夕阳往事》78×55cm 2017
△ 沈红泉《港湾日迹之三》 110×76cm 2020
△ 沈向红 《春暖宝带桥》 55×79cm
△ 史涛 《运河之滨》 55×78cm 2021
△ 王海平 《运河 岸边》47×61cm 2021
△ 王兆红 《河畔夕照》 52×75cm 2019
△ 奚忠恕 《运河晨曦》95×67cm 2021
△ 徐君华 《百舸争流行江南》 68×68cm 2021
△ 徐正 《薄暮下的微山湖码头》 54×39cm 2020
△ 燕杰 《搁浅的船》50×50cm
△ 杨志高 《翠色连波—白洋淀》 90×35cm 2016 油性色粉
△ 叶蓓蓓《运河边的苏城》 78×55cm 2018
△ 袁东虎 《故乡的船》 60×80cm 2021
△ 翟蕾 《苏州小巷》 55×40cm 2021 油性色粉
△ 张靖雯 《静》 52×37cm 2021 油性色粉
△ 张庆泉 《归》 38×53cm 2018
△ 张烨《宁静的河面》53×31cm 2021
△ 赵柏辛《历经风雨的老房子》39×80cm 2014
△ 钟锦芳 《远去的繁华》 76×54cm 2021
△ 周建捷 《风雨宝带桥》40×55cm 2021
△ 朱顺传 《广陵清曲》 55×39cm 2021
编辑:张明星 樊静 贾弘毅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