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7 17:45:08
8月5日,“容庚与东莞”大型系列展览活动在东莞岭南美术馆开幕。系列展览活动由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华书局、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合作,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本次展览首次全面系统梳理容庚的亲友圈、师友圈,首次全面系统展示容庚藏印艺术,首次专题化展示容庚旧藏全形拓片,通过6个主题展览、4场专题讲座,全方位、立体化解读容庚丰厚的学术人生。
全面展示容庚与东莞的文脉关联
容庚是广东东莞人,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文物鉴藏家。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司琪表示,容老先生是莞邑之光,是东莞人民的骄傲,“容庚与东莞”大型系列展览活动是东莞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去年底,“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引起强烈反响,罕见地两度延期。
司琪说,作为容庚的家乡,东莞有责任、有义务守护好和传承好先生的美德与风骨。此次举办“容庚与东莞”大型系列展览活动,旨在让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深入了解容庚其人、其事、其精神,让莞邑文脉得以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据介绍,“容庚与东莞”大型系列展览活动将全面展示容庚与东莞的文脉关联,彰显东莞深厚的文化底蕴。该展览深度解析容庚成名作《金文编》在东莞成稿的缘由,从地缘、亲缘和业缘三方面,凸显家学浸染和乡风熏陶,阐明东莞对容庚治学的深刻影响。同时,立体呈现容庚意义非凡的学术成就,弘扬严谨务实的治学精神。此外,积极传播容庚心怀“国之大者”、无私捐赠的爱国故事,传承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司琪表示,容庚的学人风骨和家国情怀是东莞宝贵的精神财富。接下来,东莞将进一步挖掘梳理和保护展示莞城容邓家族、莞籍“坪石先生”、东莞明伦堂等名人名作名史名迹,擦亮东莞文化瑰宝,展现新时代东莞文脉的传承与创新,着力建设品质文化之都,努力发展与东莞万亿GDP和千万人口城市相匹配的文化优势。
六大展览全方位展现大家风范
南粤小邑东莞为何能够孕育造就容庚?年少容庚治学为何始于金石?容庚何以从中学生成为学术大家?主题展览《容庚与东莞》围绕观众感兴趣的三个问题,从地缘、亲缘和业缘三个方面展示东莞对容庚治学的影响。策展团队为此开展了近一年的史料挖掘和研究考证,参考引用专著45种、论文50余篇,深度解析容庚成名作《金文编》在东莞成稿的缘由。
而《方寸精镌鉴古今 ——艺术展》追溯容庚学术的缘起——篆刻,以“一本印谱即一个展览”为理念,以《颂斋藏印》原钤印谱为基础,辅以相关文献及钤印书画,解读容庚自刻自用及收藏的名家印章176方,展现其不凡的印学成就、独到的艺术鉴赏力及与印坛时贤交往之情谊,让观众领略篆刻艺术之美。
为配合“容庚与东莞”系列活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和东莞可园博物馆联合主办了“吉金墨韵——容庚先生旧藏铜器全形拓片展”。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倪俊明介绍,1998年,容庚亲属将一批著作手稿、名家信札、金石拓本等共460种2000多册(件)捐赠给该馆,在近千张(册)金石拓片中,以各式形象逼真的全形拓最具特色。这次展览从中精选60余件全形拓作品,分类释读拓片器物、题跋、印鉴背后的历史信息,希望观众领略中国传统传拓技艺的艺术魅力,感受到容庚的学术交游、鉴藏逸事、学人风范和爱国情操。
自上世纪30年代起,容庚及其家属陆续向东莞捐赠文物,迄今已有300余件(套)。今年,容庚家属又向东莞捐出13件文物和作品。《“容”归故里——东莞藏容庚文物展》重点选取容庚及其亲属捐赠的72件文物,从容庚作品和收藏两个角度,展现其深厚的学养、艺术造诣及家国情怀,并运用容庚生前影像、所用物件,再现中山大学东南区1号容庚居所书房、客厅场景。其中有18件文物为首次展出,如容庚临顾胤光摹黄公望《浮岚暖翠图》手卷,以5.7米长卷呈现容庚深厚的艺术造诣;又如《容庚北平日记》原件,从字里行间可窥见其治学态度、收藏经历、友朋交往、生活情趣等,为观众呈现儒雅学者形象之外更加真实而有趣的容庚,亦还原了当时京城学人群体的“民国范”。
《容庚生平展》《千年一脉——莞城城建与人文发展史》以容庚故居、邓尔雅故居为依托,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容庚出生、成长的环境,以及莞城的绵延文脉对容庚的滋养。
四场讲座解读学术成就和艺术才华
此次展览为期三个月,将展览至11月5日。展览期间,将配套推出四场“品质文化之都·新时代明伦堂文博主题讲座”:《的东莞情结》《容庚先生旧藏铜器全形拓片鉴赏》《颂斋墨缘:容庚先生的艺术与收藏》《容庚先生学术成就与特色》,作为系列展览的补充与延伸,从容庚的生平、学术、艺术、收藏等多个角度进行专题化解读,让观众对容庚有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
为满足不同观众的观展需求,策展团队坚持“寓教于展”的理念,精雕细磨展览语言,深入浅出解读展览中涉及的金石、篆刻、全形拓等专业知识,精心录制全形拓片制作技法以及书画、篆刻艺术欣赏的视频,设置相关互动展项。
开幕当日,还同步推出《容庚与东莞》《方寸精镌鉴古今 ——艺术展》线上展览,通过新媒体手段,为观众提供多样化、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服务,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责编:李一珊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