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6 11:12:54 来源:亚洲艺术画报社
亚洲艺术画报: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恰逢中国国家画院建院40周年,为此,中国国家画院精心筹办了一系列主题性、纪念性及成果展示性活动作为庆祝建党百年的献礼之作。7月23日,该系列活动之“庆祝中国国家画院成立四十周年——润物无声·中国国家画院典藏老艺术家美术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展览从中国国家画院藏品中甄选出近百件老一辈艺术家的“合作画”,以此重温历史,追忆那些为画院建设作出贡献的艺术家,感受他们润物无声的情怀,激励当代美术工作者继往开来!
作为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中国国家画院以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为宗旨,集创作研究、交流合作、教学培训、展览收藏、美术传播于一身,以中国画为主,兼及书法篆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种门类,主要承担主题性创作和重大课题研究任务,发挥代表性、示范性和导向性作用。
展览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前身是于1977年成立的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创作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画研究院。2006年11月,根据中国美术事业繁荣发展的需要,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中国画研究院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
1977年,中国画创作组成立后,一共组织了 17 个省市的80多位老中青画家来京进行中国画创作,直到 1978 年 11 月 “中国画创作组汇报展览”结束,在短短的时间内,总计完成作品 5120 余幅。参加创作的著名画家包括李可染、刘海粟、朱屺瞻、叶浅予、吴作人、关良、蒋兆和、谢稚柳、陆俨少、亚明、黄胄、黄永玉、黎雄才、李苦禅、吴冠中、何海霞、关山月、程十发、宋文治、方济众、王雪涛、梁树年等。1979 年 6 月 1 日,“中国画创作组”从友谊宾馆南工字楼迁到了颐和园内的藻鉴堂。对于创作组的画家们来说,来到藻鉴堂不仅能自由地创作和交流,更使身体和精神得到充分的解放。由于中央领导同志时常来藻鉴堂看望老画家并一同交流品画,使得“藻鉴堂”的名号很快就在美术界传开了。一段时间内,来自全国的中国画爱好者,以朝圣般的心情,纷纷直奔藻鉴堂而来。直到 1984 年 6 月 25 日中国画研究院迁址至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54 号,老画家们在藻鉴堂前后生活和工作了约 5 年时间。“藻鉴堂”也被公认为当时中国画的创作中心和顶级代表,“藻鉴堂时期”则被认为是中国画研究院的黄金时期。
展览现场
从“藻鉴堂时期”开始,不同历史时期的画院艺术家,都为画院创作了形式多样、题材丰富的“合作画”,从每幅画作的落款中可以想象出当时相逢的场景。作为一段历史的承载,中国国家画院现有此种体裁藏品近百张。黄胄、李苦禅、陆俨少、李可染等老一辈画院人,既是雅集的倡导者,也身体力行,均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组合合作成画,这些绘画作品展现的是艺术家的另一面——既有逸笔草草的笔墨游戏,也有临时兴起的灵机妙思。画作中一幅以朱屺瞻先生九十大寿为题,30多位画家同时参与绘制寿桃恭贺高寿的作品,画面中30多位艺术家不同风格的签名饱含诚挚的祝福,画院前辈们以这种独特的方式为后来者留住了历史。
在中国国家画院40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推动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为己任,勇担时代使命,以严谨的学术精神、积极的学术作为和丰厚的创研成果,担当起了引领中国美术繁荣发展的历史重任,创作产生出一批精品力作,同时聚集和培养了一批新时代的美术精英力量,在美术创作、研究、教育、交流、收藏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影响力,充分发挥了国家级美术创研单位的代表性、示范性和导向性作用。
展览现场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在中国美术发展迈入新时代征程的环境下,中国国家画院不再仅是一个承担国家美术创作研究任务的业务单位,而且还肩负着“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使命。除了为国家和人民创作优秀作品,歌颂和礼赞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实践与英雄事迹外,还承载着推动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践行中华审美理想的使命。为此,中国国家画院不断推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美术作品,歌颂伟大新时代的变革与发展,把健康向上的艺术作品献给党和人民,让艺术真正起到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的作用。■
部分作品欣赏
作者:朱屺瞻、崔子范、陈秋草、郑乃珖、陈大羽、高冠华、田世光、娄师白、孙其峰、康巽、汤文选、黄胄、王天一、洪世清、郑闻慧、喻继高、卢坤峰、王子武、金鸿钧、孙传志、耿莹、陈宝生、郭怡孮、王迎春、杨力舟、李延声、苏立功、霍春阳等
作品名称:仁者寿
尺寸:137cm×68cm
作品年代:1981年
作者:许麟庐、邵宇、黄胄
作品名称:闲趣
尺寸:70cm×47cm
创作年代:1978年
作者:华君武、亚明
作品名称:襁褓中
尺寸:96cm×60cm
创作年代:20世纪80年代
作者:张伯驹、董寿平、周怀民、溥松窗、潘素、白雪石、黄胄
作品名称:岁朝报喜图
尺寸:180cm×97cm
创作年代:1981年
作者:魏紫熙、徐子鹤、黄胄
作品名称:蜀江图
尺寸:137cm×69cm
创作年代:1982年
作者:刘海粟、李苦禅、溥松窗、黄永玉、黄胄
作品名称:生气勃然
尺寸:140cm×70cm
创作年代:1978年
作者:程十发、方济众
作品名称:采药
尺寸:68cm×44cm
创作年代:1981年
作者:陆俨少、黄胄
作品名称:月上柳梢头
尺寸:96cm×58cm
创作年代:1981年
作者:陈秋草、陈大羽、田世光、孙其峰、黄胄
作品名称:三秋图
尺寸:137cm×69cm
创作年代:20世纪80年代
作者:田辛甫、黄胄
作品名称:葫芦图
尺寸:137cm×68cm
创作年代:1982年
作者:亚明、黄胄
作品名称:花鸟
尺寸:97cm×61cm
创作年代:1978年
作者:亚明、黄永玉、黄胄
作品名称:学习
尺寸:92cm×48cm
创作年代:1978年
作者:俞致贞 、刘力上
作品名称:泽芝芳艳
尺寸:158cm×82cm
创作年代:1981年
作者:沈子丞、陈大羽
作品名称:渊明诗意图
尺寸:137cm×68cm
创作年代:1981年
作者:郑乃珖、霍春阳
作品名称:双喜图
尺寸:137cm×68cm
创作年代:1981年
作者:沈子丞、梁树年、陈大羽、高冠华
作品名称:岁寒图
尺寸:180cm×97cm
创作年代:1981年
作者:徐子鹤、孙其峰
作品名称:梅叶双禽
尺寸:136cm×69cm
创作年代:1982年
作者:吴作人、田世光、亚明、黄胄
作品名称:觅食
尺寸:137cm×68cm
创作年代:1982年
作者:夏承焘、沈子丞、梁树年、陈大羽、高冠华
作品名称:幽居图
尺寸:137cm×68cm
创作年代:20世纪80年代
作者:吴作人、徐子鹤、亚明、黄胄
作品名称:鱼乐
尺寸:137cm×68cm
创作年代:1981年
作者:谢瑞阶、李硕卿、于希宁
作品名称:翠竹迎风起
尺寸:137cm×69cm
创作年代:1981年
作者:刘海粟、赵丹、黄胄
作品名称:墨团团里黑团团
尺寸:139cm×70cm
创作年代:1978年
作者:关良、赵丹、许麟庐
作品名称:闹桃
尺寸:96cm×59cm
创作年代:20世纪80年代
作者:赵丹、亚明、邵宇
作品名称:大雪压青松
尺寸:97cm×61cm
创作年代:1978年
作者:魏紫熙、赵丹
作品名称:松
尺寸:102cm×62cm
创作年代:1978年
作者:方济众、周韶华
作品名称:樊川秋兴
尺寸:69cm×69cm
创作年代:1982年
作者:李可染、程十发
作品名称:花鸟
尺寸:155cm×148cm
创作年代:1981
作者:李苦禅、黄永玉
作品名称:猫头鹰
尺寸:46cm×70cm
创作年代:20世纪80年代
作者:郑乃珖、程十发、黄胄等
作品名称:松下听琴
尺寸:96cm×179cm
创作年代:1981年
作者:何海霞、孙其峰、方济众
作品名称:云影瀑布
尺寸:95cm×170cm
创作年代:1981年
作者:关良、赵丹、黄胄
作品名称:马戏
尺寸:60cm×97cm
创作年代:1978年
作者:何海霞、方济众、李延声
作品名称:灵羶古柏
尺寸:95cm×177cm
创作年代:1981年
作者:钱松喦、崔子范、何海霞、唐云、田世光、孙其峰
作品名称:松石图
尺寸:96cm×178cm
创作年代:1981年
作者:王颂余、孙其峰
作品名称:雄鹰图
尺寸:124cm×250cm
创作年代:1979年
作者:朱屺瞻、陆俨少、唐云
作品名称:松竹图
尺寸:147cm×365cm
创作年代:1981年
作者:刘海粟、关良、吴作人、赵丹、黄永玉、亚明
作品名称:鲲鹏展翅
尺寸:143cm×368cm
创作年代:1978年
作者:谢瑞阶、刘开渠、蒋兆和、李可染、阳太阳、王叔晖、于希宁、魏紫熙、萧琼、田世光、黄胄、王天一、刘文西、孙竹離等
作品名称:舞春风
尺寸:146cm×370cm
创作年代:1982年
作者:张步、李行简
作品名称:万重山图
尺寸:146cm×363cm
创作年代:1979年
作者:李苦禅、溥松窗、白雪石、许麟庐、张仃、黄胄
作品名称:拜石图
尺寸:63cm×150cm
创作年代:1980年
作者:刘海粟、赵丹
作品名称:一支画笔舞东风
尺寸:70cm×140cm
创作年代:1978年
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
承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院庆活动筹备委员会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展览支持
《中国美术报》社
中国国家画院信息中心
展览时间
2021年7月23日—8月14日
2021年8月23日—9月3日
展览地点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文来源:中国美术报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