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展览资讯> 正文

又一个“蓬皮杜展”来了 讲述艺术和日常的边界

时间:2021-8-3 19:00:31  

“万物的声音”—— 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二)。

巴勃罗·毕加索 《含古代头像的静物》,1925年。

赫伯特·拜尔 《玻璃眼球》,1928年。 供图/西岸美术馆

  台灯、帽架、熨斗、墨水瓶、橡胶轮胎、自行车坐垫……众多人们习以为常的工业产品,经过艺术家的摆布与诠释,摇身一变成为“艺术作品”,出现在西岸美术馆的展场。

  “万物的声音”于2021年7月28日至2023年2月5日举行,展览以“物”贯穿叙事,溯源现当代主义史的发展流变。

  这是继“时间的形态”之后,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艺术中心五年展陈合作的第二个常设大展。展览以“万物”为线索,串联起160多件蓬皮杜艺术中心的馆藏,也力图让展览化作一本清晰而直观的艺术史教科书,为观众提供可持续的艺术学习平台。

  一些观众也许记得,常设展三部曲的上篇“时间的形态”曾展出杜尚于1913年创造的首件“现成品”艺术《自行车轮》,在中篇“万物的声音”中,观众将会看到艺术家于1917年创作的另一件“现成品”艺术代表作《帽架》。它被高悬于展厅上方,在地面上投下一个像是八爪鱼的影子。

  “这也算是艺术吗?”一位观众皱起眉头观望了半天,回头跟身旁的朋友说,“咱们家里也挂个这个怎么样?”

  “现成品”这个概念由杜尚首创,也同时宣告了当代艺术的开端。一百年来,艺术家不断运用这种创作方式,将现成的物品当做创作素材,在很多观众看来,这也模糊了艺术和日常的界限:艺术家怎么能那么“现成”呢?通过本次展览,观众或许能够了解到一些缘由。

  19世纪,随着摄影术的发展和普及,艺术迎来了一次危机。摄影能比绘画更精确地描绘物体和景象,画家开始更深入地思考,如何用画笔画出表象之下的“真实”。印象主义和立体主义应运而生,本次展览也是从立体主义对物体的分析、解构开始。

  20世纪初,布拉克和毕加索从静物画入手,开启了一场图像与雕塑空间的深刻变革,他们将映入眼帘的物体还原成几何图形,试图在平面上描绘出不同角度的立面,甚至,试图画出时间的流动。

  随后,大量艺术家加入了立体主义运动,他们见证并取材于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巴黎社会变革:随着电力的运用、钢筋混凝土的发明、地铁的建造,以及路上越来越多的车辆,城市生活的面貌与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元化的科技创新也以各种方式加速了物品的生产。

  艺术家迷恋于时代的速度、机械、工业产品,与此同时,也在反思艺术的边界与意义。

  于是,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应运而生。他选择一件现实中已经存在的物体,放在新的标题和语境下,当物品不再具有原来的功能,却也拥有了新的内涵:例如,他会把自行车轮毂固定在厨房板凳上,看着车轮旋转作为消遣;或将商店里购买的小便池倒放,签上名字送去参加艺术展览。通过这种方式,杜尚挑战了艺术界的假正经,也宣告艺术的内涵在于观念而非艺术品本身。

  无论艺术的观念如何改变,人类生活的物质环境变得越来越充裕富足。机械绘画用工业零件拼凑出画面,超现实主义则不断描绘着被物环绕的梦魇。

  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很多艺术家开始将视线从人身上移开,转而关注无声的事物,借此表达出他们在跌宕起伏的时代的内心感受。1953年,罗兰·巴特在《物之世界》中写道:“充满爱意地刻画微不足道的表面,而不刻画任何其他事物,已然是一种非常现代的静默美学了。”

  当艺术家描绘物的时候,艺术谈论的依然是人类自身。时至今日,艺术家依然通过对物品的描绘,表达出对于消费主义、全球化等议题的关注,邀请观者对社会现状和经济模式进行反思。展览的尾声是当代艺术家纪尧姆·比伊尔的《镜子展厅》,观众可以在此自拍,也可以借机更好地看到自己和周边。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