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展览资讯> 正文

“既有法度又有情怀”,洪厚甜77件书法作品“一画开天”

时间:2021-7-20 15:34:18  

  气势恢宏的巨幅金刚经,观之精神为之一振。随后尺幅不一的作品逐渐铺陈,或熊抢答器,或奇绝秀逸,或古拙灵动,展现了洪厚甜深厚的功力和对书法独到的理解。

  7月17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中国美术报》社承办的“大道不孤——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一画开天·洪厚甜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颂厅拉开帷幕。此次展览作为中国国家画院“大道不孤”系列展的第八回,展出了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洪厚甜书法作品77幅(件)。此次展览既是洪厚甜40余年书学的回顾和总结,也是作为新时代艺术工作者向党和人民的一次汇报。

嘉宾合影

  谈及洪厚甜此次展览,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表示,举办这样一个展览,是对一位书法家综合能力的展示,也能看得出来他在这个过程当中付出的辛苦和努力,把几十年来艺术道路的过程都做了一个充分的体现。在洪厚甜的作品面前,我们感受更为深刻,他各个时期的特点都展示得很清晰鲜明。纵向上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学习继承,横向上古今中外艺术的广取博收,在他的作品当中都有着比较深刻的体现。卢禹舜强调,这次展览的主题“一画开天”,更多地道出了艺术本质的一面,我们也通过这次展览真正感觉到洪厚甜作为中国国家画院的艺术家,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深深的热爱。这个展览真正展示了洪厚甜整体的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也反映了中国国家画院的艺术家们坚持以作品立身,坚持创作是中心工作,坚定艺术理想、坚定文化自信的努力和追求。

嘉宾合影

  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在贺信中指出,洪厚甜遍访海内名家,有转益多师之能;而且他艺术悟性极好,每到一地,必感悟、汲取其最精华者为己用,从而以经典塑造自我,书风不僻不诡而情趣见于毫端;尤其重要的是他生性宽厚诙谐,与人处有和煦春风拂面而至之感,性刚毅内秀不轻动,笃实忠厚,有沟通疏导之长。希望这样的展览,对当代书法展览日趋明显的“定式”趋向,能提供一些守正尤其是创新的启发和引领。

展览现场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杨晓阳认为,四川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以来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洪厚甜就是其中一位。他早年有扎实的基本功,又能在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两方面兼顾。杨晓阳认为,书法艺术在清代以后蔚然成风,近代的书法家也很重视多方面成就的汇集,洪厚甜在这样的土壤和背景下,其书法艺术性明显增强。来到中国国家画院以后,洪厚甜的眼界更加开阔,多体并进,在书法的造型、用笔、逸气等各方面更上一层楼,并希望洪厚甜继续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创作出更多反映这个时代精神的作品。

展览现场

  “洪厚甜书法展形式多样、风格突出、个性鲜明,从大幅巨制到尺幅小品,均为精心之作,是一次高质量的展览。”中国书协原副主席申万胜看完展览后有几点感受比较深:一是精于入古。即对古人的经典法书有广泛且深入的研究,而且取法多元,而非一家一派,故格调高古,耐读耐看。从秦篆、汉隶到二王直至明清,碑和帖的东西都有,可以说在继承传统上下了功夫,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二是勇于创新。他在深研古人法帖的基础上,能够结合新时代的审美追求,有自己的想法,在融汇贯通中探索自己的笔墨语言,力求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册页小品,都能感受到这样一种创新的意识。三是审美多元。从一个书家的作品可以反映出不同的风格面貌,就说明它的取法是多元的,反映在线条、笔墨、结体和章法的诸多变化,既有雄强大气,又有小桥流水;既有质朴古拙,又有灵动自然,让人看了以后,能够引起多方面的联想。总体而言,洪厚甜的作品既有法度又有情怀;既讲到位,又讲味道。看他的作品,能够引起对书法美学多方面的思考。

展览现场

  在中国国家画院前副院长曾来德看来,当代书坛太浮躁,书家很多,展览也很多,今天的展览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能够感染观众,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无论是碑学还是帖学,都能够表达书写者的个性和风貌,他绝不是千篇一律地抄袭,也不是浅薄地创造。这个展览能够看到洪厚甜40余年的创作历程和思辨过程,他40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心血和勤奋,用自己的智慧和真诚,一步步走到今天,这种对待艺术的态度和实践艺术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再者,洪厚甜的书法成就是多方面的,除了书法创作之外,他的书法教学也是成绩斐然,做人也热情厚道,如果说字如其人,绝不仅仅是从字面上来看,他整个对待人生的态度和对待艺术的态度,是高度统一的。

展览现场

  而洪厚甜在展览自题中写道:四十年来,从临写颜鲁公《多宝塔》《东方朔画赞》、褚遂良《大字阴符经》《孟法师碑》、北魏《龙门二十品》、南朝《爨龙颜碑》……一路走来,我于书法的研究,一直是立足楷书的学术建设和提升来定位,站在楷书的学术制高点,全年审视和构建自己的学术。我缘此而深究篆籀内里,辨线质生发之法,浸润两汉碑刻简牍,究体势开阖之规,沉潜“二王”一系行草经典法帖,明书圣人法交融之旨,再入唐代楷书法系,上溯北魏楷书渊薮。朝夕耕耘,不间寒暑,努力勾勒一幅自然流变的浪漫主义楷书画卷。

展览现场

  展览将持续至7月31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