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13 13:10:52
当下中国画的创作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多元,形成了独具时代特征下,兼容并蓄的格局与多元并存的状况。 但作为中国画创作的核心都脱离不了“形、意、神”的把握和思考。 东晋顾恺之有“以形多神”,南朝齐苑缜亦有“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之说,战国荀况有“形具而神生”之论,这都明确了以形传神、意境高雅、形神兼备是做为一幅佳作的基本要求。
纵览中国山水画史,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画家对形与神都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但共同的是对壮美河山的热爱和忠实于内心的真切表达,是谓“外事造化,中得心源”。中国山水画寄托对天、地、人的认识及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山水之美与人心之美互通交融,心中情致、世间风雅,莫不盛集于山水之中。当今中国山水画坛在兼容并包的美术生态下,山水画创作的空间进一步拓展,观念、表达等愈发多元,山水画画坛呈现出缤纷多彩的面貌,名家辈出。
将于2021年7月22日-25日在李可染画院图形学美术馆举办的,2021形意传神——当代中国山水画名家范本六十家学术研究展(第二回展),将着力遴选坚守中国传统水墨的“气韵、意境、笔墨”为前提,融入当代审美,彰显时代精神的精品佳作,多层面呈现中国传统山水精神在多元艺术语境下的价值重构与图式嬗变。以代表性的笔墨语言、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强烈的时代感受创作的精品为范本,激励和引导当下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讴歌和记录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山水画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砥砺前行。
叶正虹,斋号载野堂,1966年生于安徽巢湖,1997年移居北京。职业书画家。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特聘高级顾问。1991——1997年在深圳工作。1997年研修于北京画院著名画家王文芳工作室。2012年研修于清华大学高研班,结业后被聘为高研班任教一年。2019年获得腾讯课堂十佳“年度筑梦良师”称号。教学经验丰富,理论修养深厚。
主要从事山水、佛像创作兼习花鸟。其山水多以纯水墨语言表现,笔墨沉厚,气象宏大;而佛像创作更是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营造了时空的迁徙流变,佛性的至善纯美。其强烈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得到诸多前辈大家的肯定。其作品更是被很多独具慧眼的藏家所收藏。画家平时兴趣广泛,对易经术数造诣尤深,精于风水、八字等多种预测术。
绘画作品多次参加北京、台湾、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等地展览并获奖,被多部大型画集收编入集。有部分随笔、艺术评论见诸报刊。
《观法无我》
大墨诗音
文/孟峻颖
在空旷的田野,树叶涂抹着这个季节的梦境:鹅黄、嫩绿、清亮、苍翠。这是春天,我感到了吹拂灵魂的风,在微寒的墙面,在水底,在河湾已走近的绿色的影子上——在叶正虹先生笔尖烟林霏霏的墨境中。
坐在室内,惬意地赏读一幅幅情韵阑珊的画作,那充溢于作品中的水影风声,那纵怀于山川岩木中的大墨诗音,那温馨蕴藉视觉心象的对眸共语,春风一般,扑人眉目。联想到当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画家急功近利,忙于包装炒作,充满浮躁,忘记了艺术的根本和对画作品位的追求。然而,也有一些画家不骄不躁,安于淡泊,安于艺术的修养和探索,叶正虹就是这样的一位画家。他身居京郊,静守一方心灵的沃土,潜心创作,默默地用心血和勤奋培育着纯正的精神之花,这情境映衬了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诗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放牧青山外》
《临《龚贤小品1》
叶正虹先生的写意画作,也委实如春天般的律动,似梦如幻,峥嵘豁放。从他的笔墨中可以看到他对传统文化的蕴积,用笔的刚劲婀娜和墨韵的意趣天成,构筑了他作品的知识性和内外兼修的多向格局。而画面富有肌理的泼写,错综排列,浓淡干湿的和谐,又显现着他独特的画面掌控能力。大家对所有艺术共同期待的“生活”气息,在叶正虹先生的画作里,也表现得尤为鲜明而直接,比如作品《童年如雾》、《有鸟飞过天空》等,画中众多的“意象”、“场景”、“物事”、“情意”,令我们感同身受,与乡音同步建构起某种磁场,像昨天,像回到童年,像心里划过的梦……画中那些“平凡普通”、“高贵雅致”都是我们曾经有过的或向往追求的。并在此中采撷诗意,转换为图式、笔墨与美感魅力,追求意象造型和诗境的营构,散发出关注普通人生的人文情愫。其画风疏狂雄劲,画面在原始,质朴,纯真,深远的语境中延伸开来,放笔直取,浑厚朴茂,淋漓酣畅,于浓重中见出层次、见出精神、见出韵味。他的作品巧于立意、充满活力,有激情、有气势,给人以凝重沉厚之感。在苍茫的阳刚节奏中,有婉约的和声,又有几分浅愁,从而使作品具有意蕴深邃隽永的魅力,揭示了画家温纯善良而又柔软的情怀,令人倍感亲切。
《临《龚贤小品2 》
与叶正虹先生交谈,我惊讶于他的多才多艺。诗词歌赋皆有研究,宗教、哲学、易经等等领域鲜有涉猎。尤其诗歌鉴赏方面的深厚底蕴,着实令我这个诗者惊讶。一颗诗心一定有一双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现美的眼睛,他的这些文学素养成就了他书画作品的深远意境和诗意。我想,这就是他的“心象艺术”,根植于生活,刻在眼里、融在心中、绘在手上,以自身的文化积淀和艺术素养,认知生活、幻化生活、意象生活,再用自己的笔墨“循迹绘象”于纸上。
他的作品《生命无声》的画面虽然笼罩着一种冷寂、悲切、荒寒的情调,但却掩不住他以满腔的热情赞颂着这片贫瘠、慷慨却充满雄风的土地。他直接以墨象的运动情态作用于人的视觉而被感知。在皴皴擦擦、错错落落、洋洋洒洒,亦整亦碎、亦块亦面、亦点亦线之间,呈现出气韵生动旋风骤雨的视觉效果,给人以跌宕激越之感,于无声的空间凝集着流逝的时光与人生,既表现了生命的沧桑,也传达了生命生生不息的蓬勃生机;既是赞颂又潜藏慨叹,较之单纯的具象写实描绘,显得更加深远更加富于人生哲思意义的思考,与狂草如出一辙地抒发着他歌吟生命的激情。读他的画,不自觉内心涌动着一种欣喜,因为我看到了一个画家内心浪漫的诗意。
《山村小景》
《郁郁黄花 》
凡接触和熟悉叶正虹先生的人,都对他的谦虚诚恳、朴实热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个腼腆含蓄的人,他的才华藏于胸中,流淌在笔尖。他说:“在艺术上‘求异存同’即师古不泥古,不与他人求同争似,要另辟蹊径,以求得自家之貌;求同即‘随心所欲不逾矩’守住传统精神。”。用水墨书写艺术人生,他注重精神内涵和独特情感,“以心造像”、“寄意像外”、“舍形取神”、“夸张变形”、“随心赋彩”、“超越时空”等审美理念。他的画作多以墨块为画面基本结构,各种不同的块朵、块状、块态都关联着画面的结构与神韵,笔锋走势、稳健生动,豪放中不失精微。他的块墨信手挥洒,收放自如,长块、方块、圆块、菱块与线面相互交织在一起,看似无序却有序,再加之墨气悠游、水色淋漓的有机结合,达到了虚实互补、苍茫秀润相济、理性与感性的交融,创作如行云流水,毫无造作之感。如《偶然想起故乡》,既有记忆中的掠影,又无法寻觅故乡最初的容颜,这种打破时空的表现手法正是画家运用心灵追逐理想的自由之作,混杂着浓情和淡意,既是朝代的更替变迁,也是画家心绪的波澜所铸就的于生活的微观中撷取动情的一瞬,将刹那铸永恒。
《 临范宽》
看似寻常却奇崛的画作,足可见画家善于观察、长于升华发掘的艺术功力。而这深厚的艺术功底,同时应该来源于他多元的知识结构以及丰富的生活蕴积。吃百家饭,以壮筋骨。我想一个人在作画时要表现自己的情思,其手段越多,知识涉猎越广,越能得心应手,正如有句话说得好“春蚕吐茧的大小与其平时食桑多寡成正比。”叶正虹先生经历曲折丰富,他做过公司老板,打过短工,卖过服装,街头也摆过小摊。这些经历,给了他坚韧、倔强、拼搏、豪放的品格;安徽巢湖的旖旎风光,淳朴善良的民风民情,给了他智慧、力量和创作的灵魂。在命运的河流中,无论波涛汹涌还是上下沉浮,他都淡然自若,从从容容,承受纷繁尘世的侵蚀,却能眼明心清,保持着天赋本色。一颗心对绘画的热爱丰厚、细腻、持久……
人生有限,精神无尽。他珍惜自己的选择,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读着人生。而丰富的生活经历,早已是勾勒在他心中的一幅画。他立足于中国画和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而广采众长,在造型、构图、赋彩等多方面探求,吸收与借鉴,有机融为一体,自家之情,自家之意,以心造象的写意精神,无疑成就了他的艺术个性,取得了不同的艺术效果与审美视觉。
临王蒙《夏山高隐图》
他的《龙门印象》、《面对大河》等一批作品中的石窟佛像,是我所见过最为独特的佛像画法,其在表现形式上,重传统而不囿于成法。当代画坛画佛者众,不外乎以线为主,描绘佛之庄严慈航、正襟端然、度化众生、求得超越欲界、色界,乃至无色界为至上之法门。而叶正虹先生笔下所绘之佛则用线墨交错,水法、墨法、笔法,水墨互渗,笔线参差,聚散得宜,使大佛在空间结构上产生写实与虚幻、现代与历史辉映交错、斑驳陆离的视觉效果,制造了一种博大深远、虚静空灵,具有史诗般的开阔意境,进而表达了在经年的生命轮回演绎中,大佛所承载的正是人类的精神道场,但却无法改变人类的欲望贪婪。所以,佛像和人既是一种精神的对立,又是一种精神的糅合;而斑驳的佛像与历史既是一种承载又是一种无奈。
《奇峰出奇云 》
《兴来写秋山 》
《 黑墨团里天地阔》
绘画是表情达意的一种载体,从鲜活的生活中获取灵感,融心源灵动,登山则情倾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落墨大胆,细心收拾,创自家之画境。而“收拾”全靠一个“识”字。“识”是一个人的学养与修养,无识之作必是草率粗陋之作。可以说,在技法上叶正虹先生并不追求新奇,没有奇崛怪诞的变形,不做视觉浮躁的水墨试验,而是立足于水墨自身美感的发挥与拓展,在不断否定自我、追求新我中体现画家的创造性。在叶正虹先生的艺术经历中,不容忽视的还有他对艺术的严谨与尊重,作为职业画家,他从不急功近利,而是对自己严格要求,本着对作品负责、对艺术的敬畏,一幅画要反复揣摩斟酌,画上几天甚至更久。我想,这应该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技艺不断渐修的结果。而艺术中的人情与人性恰是艺术真正的魅力所在!
临王蒙《清卞隐居图》
临王蒙《夏日山居图》
艺术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如今的他,以充沛的艺术激情和超常的艺术能量,纵横捭阖于古典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绘画语境之中,每日踏踏实实笔耕不缀,既非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总是在跨越或超越自我,在永不满足中与时俱进。凭借他的真诚与勤奋,纵情山水,泼大墨以诗音,这朵根植于生活与心灵沃土的精神之花,必然会以强大的生命力喷芳吐艳在中国画坛上!
2015.3.29
(作者:孟峻颖,系中国诗赋协会副秘书长,资深编辑、记者,原CCTV发现之旅.文化寻根栏目主编。现供职于中央电视台)
《秋入故园》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