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28 18:50:5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伟大征程 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展览现场 (摄影:陈曦)
在举国上下共同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时刻,以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展现党的百年发展历程的美术展览在各地陆续举办。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典范意义的展览之一,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宣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美术馆承办的“伟大征程 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自开幕以来便受到各界关注。展览既是对于党史题材既往经典作品的汇聚梳理,也是对于近年来主题性美术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某种意义上更凝聚展现了几代中国美术家们发掘时代内涵、表达艺术理念、拓展美术本体语言的心路历程。
正如展览主题所标示的,通过展开呈现党史发展历程各个时期的“时代画卷”,这次大展以视觉艺术的形式为观者讲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到历经风雨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的百年奋斗历程。整体看来,展览主要呈现出以下4个方面的特点:
其一,经典与新创的同场展出和有机结合,革命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的兼容并包。此次展览依时间发展线索,设置了序篇和开辟新天地、建设新中国、迈步新时期、奋进新时代4个篇章,汇聚呈现了中国美术馆及相关美术机构收藏的经典美术作品和近年来创作的优秀党史题材及现实题材作品420余件,以美术作品的专题展陈,分别展现了人民解放、国家建设、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4个历史时期国家、社会的发展变化。一方面,中国美术馆经典馆藏与新时代现实题材美术创作相结合,特别是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推出的现实题材作品,赋予了展览以“从历史中走来”的深沉语境和“进行时态”的生动意味;另一方面,展览以中国美术馆以及全国相关美术机构的经典藏品为主,更好地实现了公立美术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社会价值。如在表现党史题材的经典作品中,从颜文樑的《南湖》、靳尚谊的《瞿秋白》、钱绍武的《李大钊纪念像》、潘鹤的《艰苦岁月》,到方增先的《说红书》、杨之光的《一辈子第一回》,从吴为山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王少伦的《1978年11月24日·小岗》、丁一林的《科学的春天》,到黄永玉的《我的祖国,我的人民》、李传真的《夕阳欢歌》……可以说,经典作品与新创作品的同时出场,既在党史文脉的时空呈现上顺应了社会时代发展的规律节奏,也在学理上丰富拓展了党史主题美术创作的内涵与外延。
其二,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写实性与抒情性相结合的艺术探索。如何以艺术化的手法讲述呈现重大社会历史主题,一直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难点与焦点之一。在这次展览中,尤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的美术作品中,以特定意境喻呈时代转折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如张法根的《希望》、彦涵的《春潮》、詹建俊的《高原的歌》、徐文华的《晨》、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王岩的《春风吹来的时候》、李振飞的《春天的细雨》,都以抒情性的艺术语言展现了充满寓意的形象瞬间。很多作品以具体图像譬喻闳阔的社会主题,或以激越壮阔的视觉叙事呈现大时代的家国意象,如杜健的《在激流中前进》、周韶华的《黄河魂》、冯远的《星火》等;或以城市景观和人物形象呈现新时期都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如韦启美的《新线》、蔡超和蔡群的《顶梁柱》、李世南的《开采光明的人》、郑艺的《炽心已飞》、代大权的《建设者们》;或以叙事性图像展现新时代民众安居乐业与扶贫攻坚主题,如张见、齐鸣、李玉旺、李朋帮、李丹、管海龙的《助梦》,蔡超、边涛、李鸿莉的《高铁进山啦》,来源的《中国玉麦》,王奋英的《暖心——十八洞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公示会》,陈树中的《俱欢颜·安居》等。
其三,多元视觉叙事手法和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守正创新。展览作品涉及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种美术门类,在作品图式的表现手法上也呈现出形式创新的特色。如在展览中,一些作品采用三联画的形式,在强化画面视觉冲击力和秩序感的同时,也实现对于主题氛围的烘托,特别是在表现军事题材的作品中,王朝相、杨冰莉、程建利的《北疆卫士》及何军的《也门利比亚撤侨》、周长春的《和平使命·蓝色交响曲》等都以三联画的形式凸显了人民军队庄重、威武的气势;而何家英、张见、李玉旺、李朋帮、李丹、管海龙的《欢乐春节》,则通过三幅画面的连续并置加强了画面的喜庆氛围;一些版画作品也采用三联画的形式,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如黄启明的《深圳速度,日新月异》、沙永汇的《天下飞梁——港珠澳大桥》和《凤凰展翅——北京大兴机场》等。展览作品在对于既往固定题材风格的作品遴选上也有突破,如在中国画作品中,除了在数量上占据绝对重头的人物画之外,山水画和花鸟画显现出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寓兴特色。展览中山水、花鸟题材作品除了齐白石的《和平万年》、徐悲鸿的《奔马》、石鲁的《南泥湾途中》、李可染的《万山红遍》、潘天寿的《江山如此多娇》、北京画院花鸟组集体创作的《东风吹遍百花开》、关山月的《俏不争春》等近现代美术史经典名作之外,贾又福的《太行丰碑》、程大利的《祁连风骨图》、祝大年的《玉兰花》也通过山水、花卉意象的艺术表达,呈现出充满诗意的革命意象。
其四,中青年作者渐成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主力,显现出可贵的创作活力和探索精神。展览作品中很多作者,都是来自专业美术院校、综合大学美术院系的中青年教师和各地画院的中青年画家,他们通过对于中外经典主题性美术作品创作经验的汲取学习,不断探寻以视觉语言表现革命历史与社会现实主题的方法。中国画作品如陈治、武欣的《春的消息》和孙震生的《雪地情》,油画作品如商亚东的《最美太湖水》、董卓的《国家的脊梁》,雕塑作品如焦兴涛的《烈焰青春》、李鹤的《硝烟中的身影——李延年》、李继飞的《受阅女民兵》,都呈现出中青年美术创作者对于生活观察的敏感,和对于艺术创作勇于开拓的精神。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可贵的“青年精神”“青春状态”,还贯穿于此次展览中有意选展的一些经典作品的画境之中,如林宏基的《烽火少年》,秦大虎、张定钊的《在战斗中成长》等老一辈画家作品对于烽烟岁月中青年意象的展现,也以其诗意的青春气息和对于未来的憧憬,暗合了“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的时代寓涵。
画卷是铭记历史、和鸣时代的最好方式,更是承载党和国家百年发展历程的最富诗意情怀的视觉篇章。正是这些源自不同时代的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不断挖掘和表达着每个时代的精神内涵,描绘着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气象,同时也在升华着我们对于革命历史和社会现实的认知与情感。也正因如此,那些珍贵的画卷直至今日依然蕴含着历史的厚重,保持着时代的温热,并以艺术特有的方式,不断感染和浸润着我们的心灵。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