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24 15:24:33 来源:雅昌艺术网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21-05-29 - 2021-10-29
展览城市:湖北 - 武汉
展览机构:合美术馆
展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野芷湖西路16号
策 展 人:何桂彦
学术主持:鲁虹
主办单位:中电光谷/合美术馆
参展人员:焦兴涛
展览备注:出品人:黄立平 展览地点:合美术馆1/2/3展厅
展览介绍
“理想国——焦兴涛作品展”将于2021年5月29日在合美术馆展出。展期为2021年5月29日至10月29日。本次展览由中电光谷、合美术馆共同主办,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何桂彦担任策展人,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为展览学术主持,展出艺术家焦兴涛《理想国金中心》、《天街与广场》、《梦想海洋球》等近期新作,以及《真实的赝品》、《景》、《每个人的美术馆》、《羊磴艺术合作社》等重要系列作品。
本次展览策展人何桂彦介绍此次展览:这次展出的作品有近20年的时间跨度,既有艺术家的线性发展逻辑,也有横向的共时性对比;既能看到一位雕塑家的成长轨迹,又能反映当代雕塑的重要特征;不仅对艺术家代表性作品有突出的呈现,同时用“雕塑与非雕塑”、“公共雕塑与社会剧场”、“国金中心|天街与广场”三个单元来叙述展览的内部结构,综合地用艺术家这一阶段的作品向观众描绘了他的“理想国”。
在中国雕塑界,焦兴涛是1970年代极具代表性的雕塑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焦兴涛因一批具有解构风格的作品而倍受雕塑界瞩目,他立足于对工业时的机械废品——铜、铁等材料做形式与语汇上的转换,并用它们来表现一些传统人物,代表性的作品有《才子》《佳人》《门神》系列。在其后二十多年的创作中,焦兴涛的个人创作脉络大致形成了四条发展线索,一类是延续了 1990 年代中后期的解构风格;第二类是对消费时代与大众文化的关注,代表性的是《绿箭》系列;第三类是将新具象雕塑的风格与观念化的表述相结合,这在《真实的赝品》中可见一斑;第四种方向是公共雕塑和公共艺术项目,这在《羊磴艺术合作社》中体现得最为充分。
在第一单元“雕塑与非雕塑”展出的《真实的赝品》、《景》等系列作品中,焦兴涛将一些用超级写实手法完成的“雕塑”融入到日常化的环境中。艺术品与物品的界限在雕塑走向“泛雕塑”的情境下逐渐模糊,而且在一个新的视觉场域中得到了重构;另一方面,艺术家将个人化的视觉经验融入到公共性的视觉经验中,观众的观看是这件作品意义生效的关键,视觉的悖论使得艺术家观念的表达成为了可能,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唯有观众的介入,因为观看,这个表面上具有日常特征的场景才会富有艺术意义。
在焦兴涛的创作中,公共雕塑和公共艺术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性的项目与作品有此次在第二单元“公共雕塑与社会剧场”中展出的《羊磴艺术合作社》、《在一起》、《每个人的美术馆》等。《羊蹬艺术合作社》是焦兴涛与川美雕塑系一批年轻艺术家于2012 年在贵州桐梓县羊磴镇发起的一个综合性的艺术项目。艺术家们与当地居民合作,每年创作一批既贴近日常生活,又具有公共性的作品。如果立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逻辑,尤其是公共艺术的发展,艺术走向社会、走向公共空间、走向公众将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在强调公众的参与与共享的目的下,“社会剧场”将成为可能。而艺术家的创作与价值在于,挖掘来源于社会、来源于民间、来源于大众的力量,构建一种新的艺术——社会场域,为公共艺术,乃至当代艺术的发展寻找新的方向。
第三单元展出的《理想国金中心》与《天街与广场》是焦兴涛此次个展推出的两件新作。在“国金中心|天街与广场”展览单元,艺术家描述了周遭与都市化、消费社会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经验。2000年以来,焦兴涛雕塑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讨论消费社会、大众文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代表性的作品有《绿箭》系列。本展览单元将“天街”“广场”“国金中心”作为关键词,不仅可以看到,焦兴涛对都市化、消费时代的持续关注,而且,也反映出其作品隐藏着浓郁的现实主义视角。
相较于焦兴涛过去的作品在艺术的社会功能上所获得的专业认可,合美术馆馆长黄立平认为此次命名为“理想国”的个展,体现了艺术家强烈的整体性表达的“冲动”,其中自然少不了焦兴涛对柏拉图思想品位和哲学气质向往的情愫。跳出展览的主题,更值得关注的是焦兴涛冀以他所认知和主张的理想方式显现艺术世界的新格局,宣告艺术思考的新里程。艺术家在这个展览中告诉观众,“艺术不必为一切问题提供解决的答案,但能够为解决任何问题提供思想的启迪。”
本次展览学术主持鲁虹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艺术家在一系列作品中并没有对他所强调的社会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但我感到,这些问题的提出只要能引起社会与大众的重视就足够了,因为其有可能带来解决的希望,然后去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宛如约瑟夫?博依斯已经做过的那样。我们并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和完全关注形式语言、材质特点或艺术本体的艺术家不同,焦兴涛以他追求或肩负的责任感、使命感,很好地创作了他所设想的中国式“社会雕塑”。更重要的是,由于其具有公共性的特点,并易于调动观众的生活经验,所以也就具有了社会学或文化学上的意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