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展览资讯> 正文

“魂兮归来”袁运生作品展

时间:2021-5-18 13:13:34  来源:雅昌艺术网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21-04-17 - 2021-06-06
  开幕时间:2021-04-17 15:30
  展览城市:北京 - 北京
  展览机构:站台中国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中二街D07号
  学术主持:鲁明军
  参展人员:袁运生
  展览介绍

  展序

  文/鲁明军

  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袁运生无疑是一个例外中的例外。1979年,首都机场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引发的剧烈震荡,将袁运生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从此,这个事件以及“袁运生”这个名字皆成了一个时代的标志。时至今日,《泼水节》依然是笼罩在袁运生头上的一层历史光环,甚至掩盖了这张作品本身的语言风格及其产生的动因和条件,也曾一度让袁运生此后的艺术实践乃至他一生孜孜以求的艺术目标变得“黯然”。?

  事件固然缔造了历史,也缔造了袁运生。但袁运生无意制造事件,他的目的是想通往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并借以缔造一种新的历史观。因此,对于《泼水节》赋予他的永恒光环,他从来都是不屑一顾,更不希望自己被粗暴地标签化。1982年,从西北考察、写生归来的袁运生“义愤填膺”地撰写了《魂兮归来》一文。文中指出:“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冲击下,我们应以民族艺术精神建立自信,找回失去的传统。”这样一种艺术观点显然承袭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油画民族化”的浪潮,特别是其师董希文的影响,甚至可以追溯到“美术革命”中的“民族化”主张,包括抗战期间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争论,等等,但实际上,在当时那样一个节骨眼上,《魂兮归来》无疑是逆潮流的。到底要不要“油画民族化”再度引发争议,作为参与者,袁运生并不反对“民族化”,在某种意义上,他自己就是一个“民族化”的践行者,但他并不觉得这个口号有什么意义,而是认为“一个画家学习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无需争议的自觉。且即便是号召“民族化”,也不是表面的袭用和标榜,而应该是一种精神性的承续和扬弃。因为,只有当艺术抵达至一定精神高度的时候,才会彻底化解古今中西之别,也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自信。

  “一个现代艺术家的平庸,往往表现在他虽然认识到‘现代’的重要,而不能认识到民间艺术的美好。他只会欣赏一架新式录音机的精巧,却不懂得一张陕北民间剪纸在艺术上可能是更富现代感的。”这是袁运生在出国之前的一篇文章《油画民族化吗?》中的一段话,多少代表了他对于“民族化”的理解和认识。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到了美国后,在毕加索、波洛克等西方现代艺术大师作品面前,他感受到了一种同样雄强的艺术之力。殊不知,毕加索也好,波洛克也罢,其实都深植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且都借鉴过民间艺术。或许这一点,让袁运生倍感亲切。不过,这并没有让他觉得自卑,反而让他更加自信。此时,真正征服袁运生的不是毕加索,也不是波洛克,反而是他一直心向往之的汉唐气魄和魏晋风度,亦让他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在美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写生和素描,这些作品所传递的与其说是探索和理解异文化的一种渴望,不如说是在异文化的身上他感受到了他念兹在兹的民族精神。

  去国十几年,袁运生虽然错过了轰轰烈烈的八五新潮美术运动和八九现代艺术大展,但他对于“气度、魄力和勇气”的追求和心心念念的“魂兮归来”又无不暗合——甚至预示——了80年代末栗宪庭所极力呼吁的“滚动着无穷困惑——希望与绝望的交织,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传统与未来的冲突,以及翻来覆去的文化反思中的痛苦、焦灼、彷徨和种种忧患——的大灵魂的生命激情”,只是不同的是,后者取决于作品背后的价值基础,而对于袁运生来说,作品(形式)本身就是能量和灵魂所在。1996年应邀回国后,他也没有进入任何一个圈子,而始终缺席于当时死灰复燃的各种激进的艺术活动和展览实验,直到今天,亦复如此。但他并不觉得遗憾,因为这显然不是他的旨趣所在,甚至有悖于他的艺术理念和艺术追求。当然,这样一种执拗的坚持和桀骜不驯的性格,也注定了他很难获得体制真正的认可。?从一时的“弄潮儿”到“被弃”的“独行侠”,袁运生已经习惯了孤身行走在边缘的边缘。也因此,他关心的永远不是身边琐碎的人、物和事,而是那些触不可及、但又是现时代至为稀缺的风范和气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