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七言行书诗轴
时间:2021-5-15 14:52:55 来源:收藏快报 秦欣欣/河南新乡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其弟子尊其为“南海先生”,世称“康南海”。康有为在书法上力倡北碑,其书自成一格,书法风格一生多变,早年为馆阁体帖学风格,中年成碑帖融合之势,晚年形成独立风貌——“康体”。康体,指的是清末著名思想家康有为独有的书法风格,学术界又称康体为“破体”。北京大学教授陈玉龙曾评价:“纵观20世纪中国书坛,真正凭深厚书法功力胜出,达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数康有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几人。”
新乡市博物馆藏有一幅康有为七言行书诗轴(见图),藏品纸本,纵260、横80厘米,书法内容为:“绝顶双峰峭壁悬,翠崖丹磴万松喧。下有茅庵禅寂者,先争一觉法方圆”,行文左侧落款:“敏修仁兄同游终南绝顶圆光寺与兜率台,下峭壁下圆觉茅广与僧谈及题,天游化人康有为”。款下有钤印两方,上方为“康有为印”白文方印,下方为“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朱文方印。这是康有为于1923年与好友河南卫辉名儒李敏修登西安南五台山而作四首《登南五台宿圆光寺》其中的一首。此七言行书诗轴结体自然多变,字体古朴雄峻,落笔遒劲有力,以草书之情、隶书之意、篆书之形、楷书之法融于一体,是其独具特色的书写风格。
康有为是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时期的风云人物,发动了“公车上书”及“百日维新”运动,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进程。康有为变法失败后,开始周游列国,游历广泛,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旅行家之一。吴昌硕曾给他刻制一枚印章:“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铭记康有为经受的苦难经历与难得的游历见识。周游列国的经历,拓展了康有为的胸襟与学识,这在近代知识分子当中亦是屈指可数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