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12 13:50:58 来源:小常吃美食
红色雕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收藏价值
中国近代史,是红色经典诞生的历史;中国的红色经典,是和红色中国一脉相承的历史。有限的经典藏品,无限的市场需求,拉动了价格狂升。红色系列收藏品构成了极为丰富极为传奇色彩的历史画卷,象一座红色精神的丰碑屹立于现代收藏品之林。既有价值高达数千万元的油画、国画,也有堪称绝世精品、世间罕见的毛主席专用瓷,更有塑造精湛、精美绝伦的“最后的御窑”的伟人雕像。收藏者要树立精品意识,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有限的精品。收藏几件经典作品要比收藏一些无足轻重的藏品有意义的多,它可大大提高收藏品位。当然,收藏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条件做选择。因收藏门类、档次很多,要选择一些适合自己条件的门类或档次收藏。收藏不要单纯追求数量大和经济价值。唯一的价值是精品,经典作品,收藏者的特色,只能通过精品体现出来。对收藏界而言,藏品为藏者说话,藏品是硬道理。精品属于那些眼力好、知识丰、经验多、研究深的藏者。真正的藏家应有更高的收藏研究方向和目标,即收藏与社会互动、收藏与学术交流、收藏与修身结合、收藏与投资双赢。
红色雕塑品的真伪识别与鉴定方法
下边与诸位藏家共同探讨当今红色艺术品市场,造假卖假的基本情况和如何鉴别真假的一些基本方法。
1、用老模具复制作品做旧冒充老作品。鉴别这样的作品时,要认真研究其胎质、技艺和形态,拿真作品与假冒作品对比,如果材质、技法与老作品吻合,釉色光泽温润、窑温尺寸符合、造型整体准确、形态神韵自然、无做旧痕迹、陈旧感自然、应是真品。反之胎质、形态、尺寸(新复制的作品因受材质、窑温、工艺所致,尺寸多有差别)与老作品不符、釉色不正、光泽贼亮或光泽污浊、形态质感不佳、艺术水准差、内在神韵不到位,无自然陈旧之感,有明显的人为做旧或人为造残修复痕迹,这就是伪品(赝品)。
2、用老作品翻制新模具复制新作品做旧冒充老作品。鉴定此类作品时,除用鉴定第一类作品方法外,最直接简便的方法是量其作品尺寸,这类作品要比原作品尺寸少一些,整体重量轻一些,因它受陶瓷烧缩率8-12%的制约。比老作品小的(小于这个烧缩率)作品肯定有问题(这类仿品也有用仿型仪器仿制的,尺寸、大体造型可能一样,但细节和神态与原作比相差甚远)。造假者往往只做2-3件或1-2件,他们把它分散到不同地域,讲故事迷惑那些初藏者和缺少收藏知识、收藏经验者。
3、上世纪60、70年代的当代人临摹、仿制当代人的作品。有的作者为提高自己的雕塑水平,学习临摹他人的作品,这无可非议,但作品烧成后留在了世上,后又流入了市场。有的作者用他人的作品做样板,对照作品仿制、改造、加工、“创作”成自己的作品。临摹作品造型基本准确,但形态显得死板,技法比较生硬,有形而无神,与原作品相差甚远。仿制作品就更差了,由于它是一个水平较差的作者仿造加工出来的,因此整个作品造型不完整、不协调、不准确,看上去很不舒服。这两类作品因是那个年代的作品有自然陈旧之感,藏者往往会看走眼,认为老的作品就是好的艺术品花大价钱购买。
4、当代人临摹、仿制上代人作品做旧冒充老作品。由于现在的临摹、仿制者多是艺术院校的在校生或刚刚毕业的谋生者,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造型能力。他们临摹、仿制的作品有一定的艺术性,但与原作者的原作品差距还是比较大,他们可以把原作品的基本造型、大体形态做出来,材质、釉色、尺寸也可以制作的基本相似,但原作者的艺术风格、技法、特征、形态美感、雕塑语言、自然神韵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这就是原作者原作品与新作者新作品的天壤之别。
5、当代人临摹抄袭当代名人名作、签署原作者姓名、加盖原作者印章充当名人名作。造假者用名人作品翻制模具复制作品,也有的用名人原模具制作复制作品。这类新造出来的作品识别鉴定可以套用以上三种方法。
6、当代人臆造(新仿)老作品做旧充当老作品。仿制者用现有老作品进行嫁接手法,改造动态、增减服饰、改变装饰,有的为老作品改头换面,臆造新奇,“创作”所谓的孤品、罕品、稀品、绝品等。
7、当代人创作新作品做旧充当老作品。这类作品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因这样的作品就制造个1-2件,工艺水平也能说的过去,做旧手法也比较高,再加一些美妙离奇的故事,可能会让那些重情者上当受骗。
8、修复有残损的老作品,修复后充当完好的老作品。有些较好的老作品因某种原因造成伤残,有的少胳膊缺腿,造假者把它修补好后,根据其胎质选择喷绘或加彩,或用更高明的手段做处理。
9、复制老作品改换材质、改变釉色、做旧后充当奇缺作品。用老模具或用老作品翻制新模具制作新作品,用过去不曾用过的材质、釉色仿造老作品,为老作品脱胎换骨(换胎质)加衣添彩(穿衣戴帽)后再进行做旧处理。一件新仿造的作品,摇身一变就成了什么孤品、试验品,某某人的个性化作品,为某某单位特制的作品,是某某领导、大家家中出来的等等。
10、当今造新卖新范围甚广,各显其能。近几年来,有些地区出现了大量制作新作品的情况,有成立小公司规模化创作生产的,有组建小作坊批量加工制作的,也有“选型定量”聘人“创作”复制的等等。有些“作者”按新作品出厂销售,有些“商家”做旧按老作品叫卖,使知识不足的初入门者如获至宝,大量“淘宝”。不过这些大路作品,只要有一定鉴赏知识还是比较容易辨认的。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