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介《士行帖页》清劲飘逸
时间:2021-5-9 10:55:54 来源:收藏快报 支荣慧/福建南平
元代末期有一个这样的大文人饶介,他喜欢过隐居的生活,后因义军领袖张士诚亲访的真诚打动而出仕,颇像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味道,本来受到重用是好事,却为他埋下了致命祸根。张士诚任命他为淮南行省参知政事。好景不长,1367年,朱元璋下平江,张士诚被打败,饶介被生擒,押解至南京被朱元璋伏诛。壮年被杀,壮志未酬,令世人唏嘘、痛惋不已,一颗文曲星陨落凋零了。
饶介自号颇多,有醉樵、醒樵、醒翁、醉翁、华盖山樵、华盖山著书者、华盖浮丘先生童子、紫玄洞樵等,江西抚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书法家。张士诚占据江浙一带时,饶介曾一度闭门不出,杜绝来访。如果他能坚持,可保性命无虞。他传下来的真迹甚少,书迹有《杂诗帖》《琴珍帖》《仿四家书》《士行帖页》等。著有《右丞集》,诗作收入《江西诗征》《列朝诗集》《御选元诗》《明诗综》等集。
饶介尤善草书,由怀素、张旭上溯晋之“二王”,又近取康里子山的劲健,写得飘逸畅朗、清丽流放、骨力清劲,深得使转技法。作品挥洒自如,又不失规矩。李日华《六研斋笔记》评“介书圆劲畅朗,神追大令”。其好友陈基评其书说“介之草书尤瑰诡逸群可喜,观其势殆不至于圣不止也”。姜绍书亦评其行草书谓:“入山阴堂庑,有纯绵裹铁之致,此卷大令法,草韩柳文,醉墨淋漓,凤翥鸾翔,似奇反正。”可见其草书在当时已负盛名,获得广泛的认可。
《士行帖页》为书札,上款士行,是元末明初张绅的字,故宫博物院藏。张绅是饶介的朋友,善诗文、精鉴赏,亦工书,《大观录》卷有他对饶介的跋。其小传见《书史会要》卷七、《列朝诗集小传》等书。虽是一封短札,写的又是一件小事,却豪气奔涌,线条遒逸,随势翻转,流走如丸。帖上有项元汴诸印,“项廷谟印”“仪周鉴赏”,以及完颜景贤、何子彰、张爰、谭敬等藏印。《墨缘汇观》《三虞堂书画目》等书著录。
《士行帖页》,信笔而书,行草相间,通篇章法如风卷云舒,徐疾、迟速、粗细的变化自然而协调,是一件十分难得的精品。用笔方圆并施,笔到法随,时有章草笔法,如第六行“尽”最后一笔横画,就是典型的章草笔法,姿态可爱,增加了线条形态的变化与力量。时而清劲硬挺,如第1行的“衰病”、第3行的“众幕”,时而灵动欢跃,如第6行的“面为可”,第1行明显来自王羲之写法的“殊悬”,相互交错,使整件作品充满变化,铿锵有力。体态疏朗婉转,点画的转折提按精致而又分明,其牵丝缠绕处轻若游丝,细筋入骨,通篇气势贯通、姿态潇洒、随意而奔放。作品节奏很强烈,左右奔突,势奇形诡,大有怀素之神韵,浓墨枯笔的“耳”字形貌占了几个字位置,整幅作品变得空阔起来,似乎一改前面几行的沉重。第7行的“一一”通过艺术处理,写成竖,也拉得很长,但用的是枯笔,与“耳”字区别开来,有变化。整幅作品来看,上方用墨显得粗重,而下方用墨则更淡细,并且干枯,想象是写到行尾,笔头上的墨不多所致。但每行的最后几字,烟云飞舞,字形显得特别轻巧,却是佳处。通篇作品略微走了斜势,这是任情挥洒所致。当然,第5行的首字“也”写得小一些,效果会更好,实际上,书者拿起笔,思如涌泉,激情澎湃,不斤斤计较,无意于佳乃佳,才能写出好作品。从作品的结体、用笔,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出,作者书法艺术风格的师承关系是张旭、怀素、“二王”、康里子山。但经过融会贯通,又能自具面貌,自成一体。饶介的作品虽传世不多,但在元代书坛确实有一定的地位,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饶介博学多才,以诗书闻名于世,谈锋机敏,谈吐举止风流倜傥,他是元末诗坛的召集人,培育了“明初四杰”和“吴中十子”中的大部分人物。他既有出世之志,又存入世之心,其诗立意奇巧,遣句工整严谨,自具一格。他是元末吴门书家的主力,在苏州影响很大,在复兴晋唐书法方面有重要贡献。明初书坛的“二宋”——宋克、宋广均出自其门下,后来的吴门书派的领军人物文徵明也深受他的影响,可以说,他是元代书法向明代书法过渡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一位书法家。他家中收藏历代名家法书碑帖甚多,其中《兰亭》刻本就有数十本,晚年获《定武本(兰亭)》,视若拱璧,使他学书法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他的见识很广,所以他的书法作品非常的雅致脱俗,形成自己的风格,显得豪迈、自信。其友人释道衍评价他:“介之为人,倜傥豪放,一时俊流皆与交。书似怀素,诗似李白,气焰光芒,烨烨逼人。”他的弟子宋克评其“如时花沐雨,枝叶都新”。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