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2 19:39:31 来源:艺术中国
《日常的智慧——当代艺术邀请展》展览现场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日常生活,那是独立于经济与政治之上的“平台”,是人处理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关系的混合时空。在那些看似单调、重复、平凡的个人小事,或者激荡、丰富的社会事件中,往往隐含着不同的内容,它们集合成为人们最习以为常的环境,塑造我们的精神,表达我们的体验。只是,每个人都需要通过建构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来找到自身的存在性。在这个过程中,人逐渐生长出一种对自然与人文感知、记忆、理解、分析、判断、质疑和升华的创造能力,称之为“智慧”。那么”这个既生长于生活,又游离于生活“的关键词它究竟如何具体表现?
本次“日常的智慧——当代艺术邀请展”策展人俞可与14位艺术家在银川当代美术馆与观众一起穿越展陈空间,到达超越经验之外的“智慧虚空”。展览于2021年4月24日开幕并持续展出至6月17日。
《日常的智慧——当代艺术邀请展》展览现场
大仲马说:“人类的一切智慧包括在四个字里:‘等待’与‘希望’”。不管是回溯过去,还是考察有别于日常经验的当下,今天艺术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媒介的变迁、互联网的冲击、科技的革命,更多的是我们能否重温艺术存在的初衷,以及艺术带给我们跨越现实的种种所谓“真实”,而这些正是展览中14位青年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努力找寻的诘问。
“日常的智慧”采用了一种女性视角,但展览并不企图从性别、身份、权利的维度传统地看待女性和女性的艺术,参与展览的艺术家只是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实践者。今天人们所遭遇到的“日常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多元与丰富:科技革新的日新月异,虚拟与现实的不断融合,个体意识与主流价值的断裂冲撞,映射出今天艺术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更迭,还需要促使我们重温感知存在的初衷,以及体验意念带给我们的种种跨越现实的所谓“真实”。在这些具有“混合”特质的新型文化景观中,女性艺术家或许能以一种更为直接、细腻的感知方式,开放、多维地表达形态,以及特有的情境意向,为观众提供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外延出艺术创作有意义的感染力。
《日常的智慧——当代艺术邀请展》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中试图将艺术家分成三个部分来建构日常经验与智慧交融的立体场域。直接化的体验:一方面在女性艺术中包含大量的身体表达,以实现自我映照和再现,自喻以及他喻。另一方面,女性艺术家在面对具体事物时,善于捕捉与自身体验具有直接对应关系的日常事物,将自身的生命体验渗透在具体的事物中,形成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直接对应。这种本能化的感知以潜在的方式调动着情绪与意识的共鸣。日常与异常:艺术家借助在日常体验中获得的差异物理属性的感知,转化为创作中个人智慧下多元表达。在表达、释放的过程中,实现一种绵密的对于物质表面、形态、质感等方面的细致体验,同时将这种微妙的体验融入自身的精神塑造,最终形成自我精神与异质化物质的融合。情境的建构:当下艺术生产的形态中,美术馆空间提供的是一种物质化的场所,而在艺术家的介入下,场所变成由特定作品脉络所编织而成的场域,成为了作品的叙事底色和空间语汇。不同的艺术家对于空间的编织与再造,形成不同的艺术情境,在美术馆的空间中不断交织,构建出一种具有语言编码的沉浸式场域。同时,观者的视线也在场域中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动态语言情境。
即便如此,“日常的智慧”展览中要探讨的也并不是宏观、抽象的命题,而是试图更新日常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而又带有普遍性的认知。另外,展览也希望进一步深入这些来自于不同具体生活现场的艺术个体在面对“日常生活”时的差异化认识,以此来反思我们关于当下“日常生活”所存在的遐想与定义,延续当代艺术所秉承的思考与创造本质。
《日常的智慧——当代艺术邀请展》展览现场
4月24日至6月17日在银川当代美术馆,与策展人和艺术家们一起将日常纳入艺术创造,探索日常生活中新的视觉体验与感知模式,生成另一个“智慧”剧场。
在本次展览举办的同时,银川当代美术馆特邀请策展人、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春辰策划的“空间幻象——中国装置新一代”也于4月24日开幕,展览借陈天灼、曹雨、李枪、黎薇、李琳琳、毛同强、孟柏伸、武宁亚、张聃(按首字母排序)9位艺术家近年来重要装置艺术作品共同观察装置艺术在中国今天的状况,并探讨它的各种表现和观念。
《日常的智慧——当代艺术邀请展》展览现场
《日常的智慧——当代艺术邀请展》展览海报
展览:日常的智慧——当代艺术邀请展
时间:2021年4月24日-6月17日
主办单位:银川当代美术馆、银川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致谢:北控宁生集团、宁夏民生文化艺术教育基金会
策展人简介:
俞可
俞可,著名批评家、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悦来美术馆执行馆长,中国策展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艺委会理事。自 1997 年至今,长期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策划和推广。其论著频繁发表在有关当代艺术和文化的期刊中,并多次主持和策划国内外艺术展览。作为一名活跃在当代艺术界的独立策展人,他也始终对统一化思潮和价值观持反思态度,并对时代语境始终保有敏锐的知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