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展览资讯> 正文

“廖邦铭:硬核攻坚” | 研讨会及同名展览成功举办!

时间:2021-4-27 9:14:12  来源:库艺术 文/谢璞玉

展览现场

  4月17日下午2时,由严颉知行馆、白域艺术空间主办,《传承》栏目组、生命艺术传承俱乐部承办的“廖邦铭:硬核攻坚”研讨会及同名展览在白域艺术空间成功举办。出席研讨会及展览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央美院美术馆副馆长、教授王春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教授王端廷,艺术批评家杨卫,批评家、策展人吴鸿,批评家高岭,批评家段君,艺术家廖邦铭、段延安,以及收藏家黄严颉。

  研讨会开始前,廖邦铭身着白大褂,手拿听诊器,为嘉宾现场“诊断”。王春辰首先介绍了做此展览的机缘——曾在网上阅读过不少廖邦铭的文章,认为他作为艺术家思考一些艰深的问题极为难得。同时,这些阅读写作也为他的艺术实践埋下了根基。结合时代背景,王春辰认为疫情是一个结点,他连续发问“我们今天还有必要对艺术发声吗?该如何讨论艺术?艺术在今天又扮演了什么角色?”杨卫介绍了廖邦铭从90年代学院派的创作到新世纪观念形态的转变,这种转变最终解决了他作品中蕴含的纠结——很多思考和郁结的东西得以抒发。杨卫认为廖邦铭极为敏感,具体体现为对“图像、词语”的敏感以及作品中蕴含的“关系”问题,并表示此次展览是廖邦铭长期以来对词语的思考与视觉图像的有效连接。高岭认为,廖邦铭的艺术特点是把自己的思考落实在视觉化过程当中,词与象、词与物的关系在此次展览中得以集中体现,但是词、物、象三者的关系需更加强化。他认为作品中单独使用文字或图像的力量反而大于文字和图像的组合——“因为互相有参照,有时就会在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的时候互相抵消”。

  王端廷介绍了行为艺术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历史结点以及观念艺术演变的四个阶段,他认为廖邦铭的创作是一个不断从外界社会向个人内心回看的过程,“动-作”的过程是廖邦铭对词与物、词与动的表现。他对行为艺术给予肯定——“相较于其他艺术门类,行为艺术捍卫艺术自由、拓展艺术边界是走的最远、影响最大的一脉”。吴鸿则认为,廖邦铭的创作仍属于观念艺术的范畴,只不过这种语言方式被行为艺术家大量使用之后,就被认定为是行为艺术的方式。吴鸿从语境的视角出发,认为此次展览的重点在于语境,随即他以开灯和关灯两种展览现场的状态回应词语的能指和所指在不同的语境下的衍生关系。段君认为廖邦铭的创作非常简练,使用个人化、私密化的场景和道具,强调每个微小的动作、个人的努力和力量,虽然无效但仍要发声。他认为廖邦铭的作品不纯粹是行为艺术,其中出现了探索影像语言的影子。他表示,廖邦铭目前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影像语言的探索和所要表达东西的对象是否构成了其创作的障碍。

  段延安以一名艺术家的角度对廖邦铭的作品发表了见解,他认为廖邦铭作品的可取之处在于那些“微动作”,但是作品中存在太多强化的东西,应平常化一些,即不经意的发现。黄严颉从收藏家的视角出发谈及寻找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心得,她认为廖邦铭的作品蕴含一种“生命艺术”,表示用收藏、赞助的方式支持艺术家创作,并希冀跟各位嘉宾并肩在中国未来的艺术发展上。

  下午4时,“廖邦铭:硬核攻坚”展览正式开幕,策展人王春辰对“硬核”作出解释,即“针对艺术,在当下做些什么”,他表示,要应用艺术的方式证明自身的存在。吴鸿表示,纵然面对多方压力,不乏有好的艺术家、好的作品值得我们去尊重、关注。杨卫认为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艺术家一生为之奋斗,正如廖邦铭“十年磨一剑”,虽然十年没有做过展览,但从未停止创作。高岭认为艺术是个人的一种修行,是一种选择,艺术的魅力正在于其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东西。出品人黄严颉表示将呼吁更多的人做艺术赞助人,为艺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用吹气球的方式做艺术的很多,但今天廖邦铭吹的气球上会有不同的二个文字。艺术家廖邦铭说:我做了60多个字,原本想吹完,但最终太累了,我这次只完成40多个字。我把这四十多个字吹爆,到底想表达什么?正如我在吹“传统”二字时的表现:传统是顽固的,不那么容易吹爆,但经过不断的努力与对抗,该破时就破了,且非常突然,我也无法预料。我想大家看完后会心一笑,我的作品就达到了对他人有用的作用。

  把“廖邦铭”三个字高高举起,且站立不动45分钟。神情或严肃,或痛苦,或肃穆,或咬牙想办法挺住,预示着什么? 廖邦铭自己说: 我们从小上课都是 45 分钟,听到太多人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如何开始传播的? 今天,我把自己“廖邦铭“三个字高高举过头顶 45 分钟,我想我唯一该做的就是坚持!

  硬核攻坚

  出品人:黄严颉(笔名:易壹)

  策展人:王春辰

  策展统筹:段延安

  主办单位:严颉知行馆、白域艺术空间

  协办单位:《传承》栏目组、生命艺术传承俱乐部

  开幕式:2021.4.17周六下午4点

  展期:上半场:2021.4.17--2021.4.30;下半场:2021.5.1--2021.5.17

  地点: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吴庄国际艺术园区2期白域艺术空间

  前言

  文_王春辰

  廖邦铭四川美院毕业后,在老家乐山工作不足半年,就不喜欢那单一的工作节奏,因为他总是保持着一种探索问题的梦想,总是被一种关于语言、关于社会关联、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所萦绕。也正是这个时候,他听说了北京的圆明园画家村。于是他到了圆明园。

  这段经历和时间给了廖邦铭深刻的影响,使他之前的思考得到了检验,也使得他久久苦恼不已。何以故?他内心总是对自己所知、所学、所探究的艺术产生疑惑和质疑,对既定的艺术格式总是感到不满足。他转而大量阅读、写作,作为艺术家的廖邦铭好像淡出了艺术家的视线,反而凸显了他作为写作者的廖邦铭形象。很多人知之是读了他的文字,而非他的艺术作品。

  这其实是一种两难,既想探索艺术,又对之多有提问,两者互为质疑对辩,彼此较劲。廖邦铭认为,所谓艺术是一种假定,而所谓创作是一种思想的动作,表面上互为依托,但又互相否定,直至没有艺术,没有作品。他转而用身体的行为动作来指意他的生存状态,比赋他的大脑神经的曲折。在场不等于永恒,艺术不是全部,而行动恰恰是生命的真实性显现。过去的不立文字,不过是以物传物,顿悟即刻的意义。而今,感官在麻痹,思想在钝化,情愫在消散.......这一种后观念的折磨,彻底消解我们立命的语言方式,而我们又时时在困厄中。

  硬核之坚,当下为烈;艰涩之苦,唯攻坚者一意孤行。没有锚定,只有漂泊。廖邦铭以思考与创作纠结着自己,永不停歇。

  2021年4月14日 北京

  2020年度艺术人物

  ARTISTS OF THE YEAR 2020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