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3 20:05:09 来源:苏州文艺
草长莺飞,风清如穆。4月2日,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苏州市文联主办,苏州市书法家协会、相城区书法家协会、张继馨艺术馆承办,苏州科技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协办的“张士东十体书法小品展创作座谈暨艺术人生追思会”在张继馨艺术馆举行。清华大学教授、全国政协第十一、十二届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六届副主席言恭达,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届隶书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兼艺指委主任华人德及副主任潘振元、周玛和、委员王歌之,浙江省金华市国资委副主任王建良,金华市书协副主席陈金彪、钟国友、包中庆等领导和嘉宾,以及张士东先生的亲友、学生以及苏州市书协吴门书道菁英培养计划的各位助教、学员,书画界同道和新闻媒体等共百余人出席,一同深情缅怀和回顾张士东先生的艺术成就和理论贡献,感受他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格,追忆他平凡而又卓越的一生。活动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王伟林主持。
张士东先生醉心翰墨数十余载,笔耕不辍,对书法的创作实践和古文字学研究投入了极大热情,其书《隶书探源》获得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并有《艺术创作与艺术个性》《汉字到底是怎样演变的》《简册早于甲骨辨析》《辨伪存真说隶变》《小篆不是隶书源头》《散盘铭文歧疑字形探讨》等论文或书籍分别获奖、发表或出版,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型书法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研究,张士东先生开创性地将中国书法细分为甲骨文、商周金文、东周大篆、楚文字、小篆古文字五大体系及古隶、汉隶、楷书、草书、行书今文字五大体系。
将十大书体以小品展的形式展现,分享自己关于中国书法风格多样性的探索实践,是张士东先生生前的心愿。此次展览共展出其各类书体小品共一百四十余件,常用器物包括文房用品、学习笔记、印章等四十余件,以及理论著作、生平回顾资料等,供世人观摩、学习和缅怀。
座谈会正式开始前,由王伟林主持了张士东先生作品捐赠仪式。遵照其遗愿,由张士东先生家属分别向苏州图书馆、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各捐赠书法精品十件。“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我们举办这次活动,就是要缅怀张士东先生不朽的艺术人生,学习他献身书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热心为人民服务,乐于提携后学,积极为中国书法名城苏州作贡献的孺子牛精神;学习他坚持真理,勇于实践探索,不断创新发展的拓荒牛精神;学习他爱岗敬业,默默耕耘,不图虚名,不慕私利,潜心致力于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的老黄牛精神。”
创作座谈暨艺术人生追思会由潘振元主持。作为张士东先生的生前至交和同道好友,潘老师深情回顾了与张士东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他说:“举办这样的展览,我心里非常感动,士东老师依然活在我们心里,值得大家共同去怀念。书如其人,他为人正直、真诚;同时又勤奋能干,此次小品展的作品,从书法创作到装帧设计、制作,都是亲力亲为;他的一生倾注在他所热爱的书法事业中,非常有抱负。今天的展览,也是他在研究隶变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想要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在理论上的认识。”
华人德回忆了与张士东先生相交的往事,非常生动地将张士东先生的音容笑貌再一次鲜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士东几十年来从未间断过书法的创作与理论研究。他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不迷信权威人士,用统计的方法讲出了中国文字的演变,非常了不起。”
言恭达高度评价和总结了张士东先生的艺术成就和对中国书法的卓越贡献,认为他的展览中透露出人性的光辉。一是敬畏之心,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育精神,具有批判精神、创造精神,通过对书法本体的探究和时代性的拓展,形成自我风格。二是哲思之辨,从哲学高度看待中国文字的源头,探索书法本体,是了不起的艺术家。三是恬淡之怀,境界决定了格局,他为人低调,保持了艺术家的一颗平常心,用他的书法和学术研究与人探讨交流。
张士东先生生前好友钟国友、田怀亮、王歌之、王大夷、杨鼎美、许洪祥,吴门书道菁英培养计划助教蒙建军,学生李建平、沈雷等纷纷发言,表达对张士东老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生于斯,长于斯,张士东先生对苏州这座千年古城有着深深的眷恋,曾自刻印一枚,曰:“姑苏人”。苏州的温润与典雅,从容与豁达,早已融入其性情,成为他的生命底色。他也将像苏州许多老一辈艺术家一样,用永不停歇的艺术生命进一步弘扬苏州人文精神,启迪后世。
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4月18日。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