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17 17:32:51 来源:苏富比亚洲
所谓言至情,事之极,香港蘇富比是次当代艺术晚拍及日拍甄挑出自90年代之中国当代艺术巨作,不仅回顾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中的启程以及最重要的一章,亦展现了各个艺术家最为个人亲密的深情流露,笔下之诚挚动人肺腑。蘇富比有幸为藏家呈现此系列珍罕佳作,不仅来源出众,更不乏大量展览及文献出版记录。
90年代的回眸 | 当代晚拍
2021年4月19日
曾梵志
《面具系列18号》
1994年作,油画画布
149.5 x 130 公分
估价:12,000,000 - 22,000,000 港币
左:《面具系列18号》局部,右:奥古斯特·罗丹,《沉思者》,约1900年代作
作于1994年,首呈拍场的《面具系列18号》为曾梵志创作其划时代面具系列的首年出品。画中男子脸戴面具,手背筋脉突出,是艺术家笔下人物的两大特征。男人俯身侧坐,垂首扶额的姿态让人联想起罗丹大师的传奇雕塑《沉思者》。本作的褐红色背景仅见于曾梵志最早期的《面具》作品中,并与人物外露的脖子和双手皮肤形成红对红的烘托效果,增添人物因寻思而血脉沸腾的情绪暗涌,画面张力倍增。
左:弗朗西斯?培根,《Seated Figure》,1961年作,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右:露西·弗洛伊德,《男人的头,自画像》,1962年作,惠特沃思,曼彻斯特大学
曾梵志的《面具》系列堪为中国前卫艺术过去三十载中最家喻户晓作品代表。系列诞生的90年代初,艺术家刚从湖北乡郊迁居至生活步调更快的北京,因此,《面具》不但形象化了曾梵志随环境转变所致的个人审视,更反映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宏观。
张晓刚
《血缘:母与子1号》
1993年作,油画及相纸拼贴于画布
115.7 x 146 公分
估价:25,000,000 - 35,000,000 港币
张晓刚于昆明工作室与本拍品合照
《血缘:母与子1号》绘于1993年,该年见证了张晓刚《血缘:大家庭》系列的面世,所延伸之佳话可谓标志了艺术家创作生涯的转捩点。张晓刚以《血缘:母与子》为题材创作的画作仅两幅,均作于1993年,描绘了艺术家与其母亲两人,本作为其一,另一幅则为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馆藏。
左:张晓刚 《母子》1993年作,福冈亚洲美术馆收藏;右:张晓刚 《血缘(全家福)》1993年作,徳岛県立近代美术馆收藏
90年代中期,张晓刚的《血缘》系列作品数度参展享誉国际的双年展,备受赞誉。系列别树一帜的美学以及其所引起的共鸣对中国当代艺术史产生了深厚持久的影响。《血缘》系列除了展现艺术家对家人的记忆跟念想,更道出了一代中国人的历史,其引申的集体心理意识,梦想和幻灭,以及张晓刚自身在全球艺术史上的革时代地位。
方力钧
《1993 4号》
1993年作,压克力画布
180 x 230 公分
估价:19,000,000 - 29,000,000 港币
《1993 4号》是方力钧特别为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走向东方」专题展绘制的六幅作品之一。此作品就艺术家个人创作进程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而言,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连同同期创作的其他作品,艺术家一改以往的单调朴素,选取了艳俗明亮的颜色,开展了其创作风格的新貌。专题展最终仅展出一幅作品,本作未曾展出。然而,六幅作品于展览回程中遗失数幅,故此,本作成为该批次少数幸存的稀珍,亦无疑标志了中国当代首屈一指的艺术家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左:艺术家与作品,摄于1993年圆明园;右:Right: 方力钧于意大利「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1993年
画作左方的光头人物来自于方力钧父亲的形象,而艺术家则把自己画在作品的一角,箇中复杂又细腻的心理层面,在方力钧别具一格的「光头」塑像下显得无奈又泼皮,讽刺与矛盾交织,促使艺术家获尊玩世现实主义的佼佼者。
刘小东
《儿子》
1995年作,油画画布
136.6 x 151.6 公分
估价:8,000,000 - 12,000,000 港币
《儿子》是刘小东90年代中期极为重要及独特的作品。画作取材自张元导演于1995年执导,以北京一家四口草根家庭的亲情为主轴的同名电影《儿子》。刘小东创作多年,曾与无数着名导演合作,而本作的诞生正是他造访了《儿子》的拍摄现场并为电影中的一家人拍了一张合影所成就。本作参展无数,拥有大量的文献出版记录,更被采用作电影的宣传海报图像。该影片后来于1996年获得鹿特丹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虎奖」及「最佳评论奖」。
左:《儿子》电影剧照;右:《儿子》电影海报
导演张元在访谈中就本作评价道:「电影用100分钟来表达一个故事,而这一张画却覆盖了很多东西,足见他(刘小东)的功力。」
王广义
《后古典系列:蒙娜丽莎之后》
1987-88年作,油画画布
112.8 x 78.4 公分
估价:4,000,000 - 6,000,000港币
《后古典系列:蒙娜丽莎之后》是王广义《后古典》系列中的作品典范。该系列引用了艺术史中多个经典原型,如大卫的《马拉之死》及伦勃朗的《浪子回头》等,而本作则截取自李奥纳多·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
李奥纳多·达文西,《蒙娜丽莎》,1503年作,巴黎,罗浮宫
《后古典系列:蒙娜丽莎之后》之所以在系列中鹤立鸡群,除了因为艺术家在本作里较忠实地保留了达芬奇原画中的背景细节,更是在这幅画作里显露出独特的波普意识。王广义及后忆述道:「当时的想法是,《蒙娜丽莎》已在展现人类最完美的面貌,若我把它反过来呢?人们也许要问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关键。」
左:本作品于纽约古柏联盟学院美术馆2015年的展览现场;右:王广义,《后古典—蒙娜丽莎之后 A》,1986-1987年作,香港,M+希克藏品
有趣的是,《蒙娜丽莎》之所以被誉为达芬奇的名作,除去技巧因素外,其所富于争议性与神秘色彩更使《蒙娜丽莎》的形象成为美术史中的符号化图象。杜尚与安迪.沃霍尔晓富先见,因此,前者为蒙娜丽莎加上了调侃性质的小胡子,后者则将蒙娜丽莎演变成机械工业的复制品。在王广义笔下,《蒙娜丽莎》的背景细节与色彩基调以翔实之名烘托出画中以背示人的形象,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取而代之为凝重的形体。《后古典》系列甫一成形便引起批评家的关注和强烈反响。栗宪庭在其责编的1987年第39期《中国美术报》上以头版将其隆重推出。他认为王广义的这些新作「得之于更广泛文化范围上的借鉴,同时对传统的选择也获得了一种新的意义,而再不是在一个封闭的文化体内部的寻根和自我循环了」。
90年代的回眸 | 当代日拍
2021年4月20日
王广义
《批量生产的圣婴 - 绿色》
1990年作,油画画布
150 x 120 公分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刘炜
《你喜欢我吗?系列 No. 10》
1996年作,油画画布
30 x 40 公分
估价:450,000 - 650,000 港币
拍卖详情
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2021年4月19日
当代艺术日间拍卖
2021年4月20日
长按二维码追踪拍卖资讯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