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15 15:47:58 来源:雅昌发布
明清时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世家收藏、文人雅集等艺术活动的兴盛、绘画作品得以广泛传播,女性绘画也得到空前发展和关注。在女性画家的创作主体中,颇受瞩目的当属“秦淮八艳”中的名妓画家。他们在与文人的交往中,不仅获得了艺术上的熏陶,在雅集笔会中,听到的是文人们对艺术的真知灼见,观赏到的是文人们的助兴之作,甚至得到文人们在笔墨方面的直接传授。因此,她们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同时,亦形成了各自的绘画艺术特征,彰显着自己的精神追求。其中,马湘兰尤以秉性灵秀、能诗善画、轻财重义而居于八艳之首。
马湘兰 绮窗遗墨
水墨纸本 册页
Ma Xianglan
Plum Blossoms and Orchids
Album leaf,paper
画心:17×28.5cm×8
拓片、贝叶、书法:20.5×34cm×25
款识:
1.玄墓山中树,春来处处花。最怜清浅水,照出影横斜。守贞
2.素衣岂逐缁尘化,铁石心肠冰雪容。马守贞
3.清空但香妙,高格岂易写?试拈白玉毫,为君染此纸。守贞并题
4.孙枝喷珠玉,老干已成龙。月娇戏笔
5.浩色已无先后韵,贞心讵作两人言。守贞并题
6.玉色寒无粟,冰心静有香。何时君子手,折寄郁金堂。马守贞并题
7.玉妃去赴瑶池宴,恍见青鸾棹尾随。湘兰子马守贞
8.水仙清不肥,梅花瘦逾好。幽梦凝素晖,啾啾语春鸟。守贞
钤印:月娇(六次)、马守贞(四次)
鉴藏印:沈押、放鹤轩、渊公所得、许氏汉卿珍藏(八次)、麓云楼书画记、弥勒同龛、定庵生慧、昭馀渠铁衣珍藏书画印(二次)、夏山楼藏书画记、沈贤修、鹤子珍藏、丙午、汪向叔藏、香花供养、以画说法、沈贤修印、寂庵鉴定、、心香亭珍藏印、昨叶书堂珍赏、士元(八次)、润之真赏、沧州李氏(八次)、情痴、陆时化、仆本恨人、陆润之藏(二次)、梅丈夫、月明满地相思、润之、慎先审定、润之宝藏、向叔古缘(二次)、贤修印金石文字寿孝、无定云庵、鹤盟湘史夫妇收藏印、岁在丁巳、壶隐先生、秋影庵(三次)、梦秋居士、伯宾眼福、长毋相忘、情潭、玉庐主人(八次)、耳园(五次)。
题签:绮窗遗墨。寂庵。钤印:古盱汪氏
册首:
1.绮窗遗墨。钤印:太仓陆润之印、放鹤轩
2.八叶,宽夫题。钤印:宽夫
著录:
1.《吴越所见书画录》卷二,第 174-176 页,(清)陆时化撰。
2.《麓云楼书画记略》第 22 页,汪士元撰,1922 年。
3.《历代著录画目》,美国福开森编,1933 年。
4. 《中国书画全书》第十二卷,第 609 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 年。
备注:陆时化、沈宝锟、沈宝昌、沈贤修、陈嵩庆、渠晋鉎、韩慎先、汪士元、许汉卿等旧藏。
《马湘兰小像》砚影
马湘兰(1548—1604)明代女诗人、女画家。名守贞,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秦淮八艳”之一,其能诗文、善书画、尤擅长画兰花,得当朝皇帝封赏,有“兰花仙子”之美誉。
诸家评说马湘兰:尔其搦琉璃之管,字字风云; 擘玉叶之笺,言言月露。——王稚登绿窗泼墨自高超,如见园林雪未消。黄月暗香来腕底,用心展转似芭蕉。——陆时化梅花高格悟清空,兰韵无言心事同。料得拈毫双黛蹙,讬根无地怨东风。——黄彭年余尝览其画跡,丛兰修竹,文弱不胜,秀气灵襟,纷披楮墨之外,未尝不爱赏其才,怅吾生之不及见也。——汪容甫漫从局外作闲观,丹鼎犹封九转丹。争似生花彤管妙,当场挥出万人看。——沈宝昌
马湘兰笔下之兰具有脱俗的飘逸之气,她把绘兰作为自己的人格写照,重在通过对兰的描绘抒发内心之逸气。《明画录》中记载有马湘兰所画墨兰“潇洒恬雅,别饶风韵”,一时有“兰仙”的美名。汤漱玉《玉台画史》载:“兰仿赵子固(赵孟坚),竹法管夫人(管道昇),俱能袭其余韵。其画不惟为风雅者所珍,且名闻海外,暹罗国使者亦知购其画扇藏之”。
马湘兰的作品,不仅备受时人所推崇,而且亦为后世所珍视,据光绪、宣统年间一显宦购藏书名画遗留的账目所记:“董文敏山水,六十四两;马湘兰兰竹,四十五两;陈眉公荷花,六两”,由此可见其兰竹一度堪与董其昌的山水价位相比。
本套册页,文献著录最早见于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纸本,高四寸七分零,阔八寸,每幅皆同。前录传、诸名人赠诗。画八帧,各自题咏。传与赠诗载列朝诗。”
《吴越所见书画录》内页,(清)陆时化撰
另 在汪士元《麓云楼书画记》中对此套册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纸本,墨笔兰竹梅花水仙八页……苍润圆劲,深得元人三昧,不得以女史图绘目之。每页诗款均出己手,娟秀可爱。好事者以湘兰小像端砚墨拓一纸,又以贝页两片重摹并赞,嵌裱于上。曾为陆润之所藏,手录王百谷所作小传,各家挽歌及百谷本传,并题册后。后归石埭沈氏,题记印章甚繁,并有黄寿彭、刘位坦、吴郁生诸题,内有蛮女名格松者,用唐古忒书作明月前身美人香草八字,颇饶别趣。”
《麓云楼书画记略》内页,汪士元撰,1922 年
我们不妨逐一欣赏八幅小品:
玄墓山中树,春来处处花。最怜清浅水,照出影横斜。
素衣岂逐缁尘化,铁石心肠冰雪容。
清空但香妙,高格岂易写?试拈白玉毫,为君染此纸。
孙枝喷珠玉,老干已成龙。
浩色已无先后韵,贞心讵作两人言。
玉色寒无粟,冰心静有香。何时君子手,折寄郁金堂。
玉妃去赴瑶池宴,恍见青鸾棹尾随。
水仙清不肥,梅花瘦逾好。幽梦凝素晖,啾啾语春鸟。
纵览此册页八幅作品,所画梅、兰、竹水仙皆体现出马湘兰臻熟的画风。
作品笔法苍润秀丽,层次简约且意境深远,脱尘离俗。册页有六幅为梅花,疏枝横斜,花繁艳丽,生机勃发。画面皆用小楷题字,字体秀丽挺拔,增添了画作的书卷气。另外两幅为兰花与水仙,水仙体现了马湘兰的“双勾白描”的经典风貌,信手拈来,中锋用笔,灵动又洒脱,运笔自如而遒劲,构图简约严谨。
册页中的兰花逸笔草草,兰叶以没骨写出,行笔流畅,线条飘逸;而墨色又在行笔中自然显出浓淡、干枯的变化,清雅自然。有道是“笔到尽时色无功”。在构图上,不是刻意经营,而是随势而生,险夷互映。马湘兰的兰花从用笔、用墨到构图都极其随意,因此画史中称她的作品“极有风韵”。
马湘兰用印“月娇”、“马守贞”
八幅小品中钤有马湘兰自用“马守贞”、“月娇”两方朱文印。全套册页优雅脱俗,体现了画家的人格秉性,亦是马湘兰的上乘之作。
本套册页的丰富性在于历代藏家、鉴赏者不断构建起一个多维度的画家马湘兰的历史形象。于今观此册页时,得以想见彼时诸位藏家“斋中水仙怒开,静对此册,殊有风致”(沈光跋语)之画面。
此册先由清初陆时化收藏,陆在此册页前以工楷分别誊写王稚登作《马湘兰传》、《马湘兰挽歌十二绝句》及诸家作诗吊三首、《王伯谷传》。册后《题湘兰水墨梅花册后》诗,记述了陆时化曾见马湘兰与王伯谷信札,却遗憾迟迟未能得见其画,得此册页,欣喜万分,诗句中相见恨晚之意,溢于言表——“数朵冰花爱不凋,痴情翻覆玩春宵。廿年心绪闲开切,今日方能见阿娇。”
陆润之钤印14枚
经由辗转,这套册页后入藏石埭沈府,先后经沈宝锟、沈宝昌兄弟及沈宝昌之子沈贤修递藏。沈贤修在跋语中梳理了此册流传经过:“右明马湘兰水墨兰竹梅花水仙册八页,为外高祖王父吴泉之侍郎省兰故物。吾母吴夫人幼失怙恃,依外王父海盐黄翠岩二尹家,册遂藏于翠岩公处,吾母吴夫人舅氏又新公故有题咏。吴夫人极爱,玩携以来,归先公继妣张夫人,复题识于后,忽忽至今垂数十年矣。”其中,沈宝锟曾邀友朋刘位坦、黄彭年反复题咏,刘位坦还多次誊写马湘兰与王稚登间尺牍,以充谈资;至沈宝昌处,则有另一段奇遇,沈妻张锦芬偶与蛮女格松善蛮书知,邀其以唐古忒书“明月前身美人香草”句,故此册跋尾后有藏文一行;沈贤修则以贝叶二枚补于册首,一叶由其子沈其稚摹湘君小像,另一叶作赞“数茎香草意,蕊情芽拈来。一笑解脱世,华为留真影”,并邀好友吴郁生、杨鼎昌作跋,至此,此册规模已成,颇可赏玩。
《湘兰小像》贝叶
清末民初,此册在天津地区辗转,历经梁晋鉎、韩慎先、汪士元、许汉卿等人收藏,诸家各有鉴藏印钤于册页多处。值得留意的是,在马成名先生《浅谈我所经手的宋人尺牍》一文中曾讲到苏轼《功甫帖》在1940年前后正是经汪士元作蹇修,由韩慎先售予许汉卿处;而渠氏后人回忆文章中亦有提到在1944年家道中落,变卖家产度日,此册或于此时期售予韩慎先“达文斋”处,再经汪士元后入归许汉卿,亦未可知也。
渠晋鉎“昭馀渠铁衣珍藏书画印”、韩慎先“夏山楼藏书画记”、汪士元“汪向叔藏”、许汉卿“许氏汉卿珍藏”
此套册页,马湘兰以画抒志,寄托了“幽兰生空谷,无人自含芳;欲寄同心去,悠悠江路长”的气韵追求;时代流转,鉴藏观者,亦人人由此赏析愉悦,翰墨神交;于今得见,一部梅兰竹册的“台前幕后”(画作清雅、题跋丰富)皆尽呈现,得之者或许亦能拥有如陆时化“今日方能见阿娇”般欣喜。
注:
1.陆时化(1714-1779),字润之,号听松,别号听松散仙、听松老人,室名翠华轩、啸云轩、听松山房,江苏太仓人。少为庠生,以岁贡生入国子监为太学生,不好仕宦。家聚书万卷,购善本手自校雠。尤嗜法书名画,亦富收藏,善鉴藏,于画鉴别更精。著有《吴越所见书画录》 。
2.沈宝锟,道光癸卯举人,为骆秉章、吴棠幕僚。字吟樵,号渊公、渊吾,斋号无定云庵,著有《无定云庵诗集》
3.沈宝昌,道光甲辰举人,为沈宝锟弟,字鹤樵。
4.沈贤修(1885—1898),沈宝昌之子。一字禅和子,号鹤子,清代安徽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嗜佛,善画佛像,篆、隶尤工,取法于邓石如。蜀中遗迹颇富。著有《益州书画录续编》。
5.刘位坦(1802—1861),字宽夫,号后园。清著名藏书家、书画家。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道光五年(1825)拔贡生,咸丰元年以御史出守湖南辰州府,咸丰八年乞归。家收藏的碑帖拓本极富,典籍、金石、书画,无不收罗。同时也因藏甲戌本脂批《红楼梦》而知名。
6.黄彭年(1824—1890),清代官吏、学者。字子寿,号陶楼,晚号更生,贵州贵筑县(今贵阳市)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尝掌教关中书院、保定莲池书院。又应李鸿章聘修《畿辅通志》。官至江苏布政使。黄彭年著有《三省边防考略》、《金沙江考略》、《陶楼文钞》等。
7.吴郁生(1854-1940),字蔚若,又号钝斋,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人,为嘉庆戊辰科状元吴延琛之孙。清代进士,光绪三年(1877)授翰林,曾为内阁学士,兼礼部尚书、四川督学,主考广东,康有为出其门下。
8.程祥栋,字小松。泰州人,清代同治年间县令。工文词,赋笔尤华赡。以廪贡生从军黔中,历着战功,由知县、同知,荐升知府,加道衔,赏戴花翎。历官四川新繁、乐山、江津知县,任新繁时,建复东湖书院,刻有《东湖草堂赋钞》及医书数种。
9.陈嵩庆,字复庵,号荔峰,声谷,陈兆仑族子,钱塘(杭州)人。斋号“昨叶书堂”。嘉庆六年进士,授编修。道光十三年由内阁学士升礼部右侍郎,十五年改吏部左侍郎,十六年因病免职。工书法,尤 工小行书,意近董其昌。陈嵩庆与陈鸿寿为同族兄弟。
10.韩慎先(1897-1962),字德寿,号夏山楼主,著名书画鉴定专家、京剧票友。1897年出生,北京人,久居天津,在天津开设有古玩铺“达文斋”,后参与筹建天津艺术博物馆,1961年担任副馆长,为文化 部国家文物管理局成立“古代书画鉴定小组”三人组之一。
11.汪士元(1877—1935),江苏省盱眙县人,原名汪祜孙,字向叔,斋号麓云楼,又号玉带砚斋、清净瑜迦馆。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殿试第二甲第六十六名进士,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取得进士称号的人之一,历任天津兵备道、财政厅厅长,入民国任北京政府财政部次长、国务院参议。为近代著名收藏家、书画家、政治家,著有《麓云楼书画记略》。
12.许汉卿(1883—1954后),名福眪,字汉卿,别字淳斋,原籍江苏盐城。早年曾任清廷要职,民初参与筹办大陆银行,并任常务董事一职。许氏虽为银行家,但书法造诣极高,且醉心传统艺术。终其一生,许氏广搜远绍,收藏范围遍及青铜、玉器、字画、瓷器、文玩、文房清供等。他对艺术史了如指掌,尤擅金石考据之学,在业内备受推崇。
13.渠晋鉎(1903—?),号铁衣,山西昭馀人,翁同龢门生。山西晋商渠本翘长子,作家渠川的父亲,美籍华人收藏家翁万戈的三姑父。富收藏,藏印“昭餘渠铁衣珍藏书画印”。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