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展览资讯> 正文

“京海观潮”水墨展展现京派海派艺术“一家亲”

时间:2021-3-13 16:35:16  来源:北京日报

范存刚作品

  3月12日起在上海外滩18号久事美术馆揭幕的“京海观潮——水墨艺术展”,首次以“南北交流、艺术对话”的形式展出来自京沪两地两位中生代代表性艺术家范存刚、汤哲明的作品,对于京派海派艺术的南北交流又提供了一个当代的成功例证,引起京沪美术界和文化界的关注。

  此次展览首次以“南北交流、艺术对话”的形式展出来自京沪两地的两位艺术大家范存刚、汤哲明先生的水墨书画作品。展览以“京海观潮”为主题,分二大板块共展出53组水墨作品,创作涵盖了花鸟、山水、书法等主题,风格融合了写意的洒脱与工笔的细腻,展现了京派海派艺术的不同侧面。展览通过两位艺术大家作品间的“交流”、“碰撞”与“共鸣”,为观众带来中国传统书画的博大精深以及京派海派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来自北京的范存刚的画作之妙,不仅在于书法的积淀,更源于对文人意趣的深入领悟。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点画笔墨,饶有趣味的物象造型,诗书画印的巧妙布局,无不延续了文人写意精神。他潜心研习大写意花鸟画二十余载,始终以概括的语言、简约的笔墨描绘心灵的体验。因此,他笔下的花鸟世界无不删繁就简、极尽写意,充满灵性的跃然在纸上。其中范存刚创作的《落尽残红始吐芳》所映现出的氤氲超逸之气与旷远高尚之趣,正大和平与清微淡远的人生气象与襟怀,正契合了中国文化精神深层的气质。

  久居上海的汤哲明长期致力于山水画创作,他的画作在吸收和借鉴了唐宋青绿工笔山水精髓之后又融入了自身对山水精神、意境的独特感悟,融会今古,博采众长,使得汤哲明的作品亦古亦今,面貌多样,既有深厚的传统技法根底与浓郁的古典气息,又融入了自身对山水精神、意境的独特感悟。汤哲明创作的《稼轩闲居图》不拘于“南北宗”,笔下摆脱了明清以降中国山水画的现代转型,是在异域文化的冲击和内部的衰退求变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从传统内部,中国书画在经历了极其璀璨的历史之后,随着形式技法与审美法则的完备,逐渐步入了保守因循状态,从文化的内部已经生发出强烈的变革诉求。

  此次展览通过南北两位艺术家基于各自对于中国传统书画的认识与理解,并结合他们多年的实践、创作与积淀,全方位展现了他们笔下各自精彩且独特的花鸟世界与山水精神。 范存刚、汤哲明虽生活在北京上海不同文化语境之中的城市,但两位创作中所体现出的那种创新与兼容的气度与功力,最终使两位在写意与工笔之间游刃有余地行游、创作。各自追索不倦,各有创变,最终携各自深悟汇入博大的中国传统书画之洪流,凝聚成熠熠生辉的海派风华。

  本次展览策展人在谈到海派绘画对当下的影响时说道:“艺术就是在不断的颠覆重建中确立新的征程,海派绘画所倡导的一种新的绘画审美观念与方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画家们的创作仍具有益的启迪,今天从现代中国画家们的笔端感受一二。

  从学术渊源上说,‘海上画派’的影响,通过吴昌硕、潘天寿一脉,传至杭州的中国美院,对今日浙派的艺术精神仍有影响。另一方面,整个海派艺术发展所呈现出来兼容并蓄、锐意创新的精神,是艺术进入沉寂期需要突破转变时必需的一种精神。”

  “展览之所以取名‘京海观潮’,不仅是为了呈现南北艺术家笔下的各自精彩,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以我们的作品为切入口,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海派艺术以及源远流长的南北文化交流。”范存刚、汤哲明如是表达了举办此次展览的初衷。他们透露,京沪艺术交流互动由来已久。以海派艺术旗帜性人物吴昌硕为例,他的“暮年变法”在传统的文人泼墨大写意中,参以酣畅淋漓、郁勃阳刚的金石笔法,糅合进西洋红等鲜艳夺目色彩,强化视觉效果,最终呈现出雅俗共赏的风格,深深影响了齐白石画风。而如今,这样相互借鉴仍在继续。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