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7 14:34:00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深秋归途 广州银盐纸基 35cm×44cm1949年
近日,由岭南画派纪念馆、岭南美术教育研究院、广东省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昔年——赵羡藻摄影艺术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亮相,展示了美籍华裔摄影家赵羡藻近70余年来的代表性摄影作品。
赵羡藻,出生于广东台山,他的童年和少年在这里度过。15岁赵羡藻赴美谋生,至今近七十载,他把对故乡的相思化为墨色,寄托在方寸影像之中。赵羡藻擅长以黑白摄影语言表达中国传统美学,他认为“黑白是最丰富的色彩,亦是最纯净的色彩”。
此外,赵羡藻深受美国风景摄影师安瑟·亚当斯的影响,其摄影作品以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富有诗意的画面氛围以及凝固了时空的悠远意境为特点,在兼具了亚当斯式的浑厚典雅的同时,散发出浓厚的东方哲学色彩,从而展现了与亚当斯完全不同的艺术理念。
此次展览,从人文与自然的维度来考量,以“昔年”作为整个展览的基调,分为两个板块呈现:第一板块“忆·故土”,展现赵羡藻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的岭南风貌和人文情怀;第二板块“意·东方”,以艺术家在自然景象摄影中表达的东方诗意作为主线,探索摄影术中中国传统艺术叙事的构成与发展。
忆·故土
赵羡藻所摄的粤港影像,是他早年求学、取道赴美、首次返乡短暂停留的掠影,多用平视和微仰角,取景街道、群众集会和民生题材。虽然拍摄时间跨度大,但他对孩童、母亲和老人保有偏爱。镜头中不加掩饰的人物形态、服饰用品和生存环境成为粤港两地变迁的一种记录。
中学时期的赵羡藻是当时广东摄影学会活动和赛事的积极参与者。岭南摄影师何信泉和伍千里对赵羡藻的早年摄影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赵羡藻1952年移居美国。曾连续三年获得波士顿环球报摄影年赛第一名。而后他在美国当了几年兵,在1959年还获得全美陆军摄影比赛第一名。1960年退役后,他开始与纽约的摄影家梁光明及其他摄影朋友交往。梁光明是纽约摄影学会的创办者,并多次获得沙龙摄影奖项。
意·东方
风景是赵羡藻先生创作的核心母题,也是体现他个人风格的代表性题材。在对东方画意的追求上,摄影师借鉴了传统山水画的留白,巧用逆光和漫射光,经过光的刻画,水、云、雨、雾与作品中的人、物、山、树、影形成疏密有间的关系,墨意盎然,又不失质感和细节。
20世纪80年代初,当彩色沙龙风潮席卷中国大陆和海外华人摄影群体的时候,赵羡藻却开始了自己创作生涯中的一次华丽转身:他坚持了黑白摄影,转向了写实风景;他在走向简约的同时,也尝试了抽象影像。
在赵羡藻摄影风格转变的过程中,亚当斯的影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认真观看赵羡藻的作品,可以看到两人之间拍摄理念上的不同。亚当斯的理念是在西方文艺复兴后倡导以人为中心、主张以个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的框架中产生的。而在赵羡藻的作品中,更多的却是东方的具有“天人合一”的文人情怀。
(注:本文部分内容节选自石志民撰写的《东灵西实——记旅美华裔摄影家赵羡藻》)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