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19 16:15:58 来源:同古堂
▲北京保利拍卖2020秋拍 李鸿章 行书“十六金符斋”
艺术自媒体/ 同古堂、 撰稿人/ 林妹妹、图/ 北京保利拍卖
吴大澂与恩师李鸿章的“金石之交”
文/ 同古堂
乾嘉时期,金石考据学,蔚为风尚。
及至晚清,诸文士对于钟鼎彝器、汉魏碑文的研究亦趋至鼎盛,其中翘楚者,如吴大澂、康有为、莫友芝、徐三庚等,皆是金石名家,或因收藏之富,或极尽寻访碑刻之能事,或潜心治学,以碑入书,而为书道之名世者,影响甚深。
此外,于金石治学一脉,吴大澂可谓承前启后之关键人物。其上承先贤余绪,将原本附庸于经学的小学、金石之学,以出土旧物考释古文字、断代等,对被奉如圭臬的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进行订正。同时又著书立说,如《权衡度量考》、《说文古籀补》等,极是严谨。
而后,端方、王国维、罗振玉等又将此治学方式,继承发扬。
▲吴大澂(1835—1902)
吴大澂一生嗜好收藏,对各地所出之金石、印玺、砖瓦、陶瓷等古物,搜求不遗余力。据其“毁家纡难”,致电张之洞札中,也可知其收藏之盛也。
“倭索偿款太巨,国用不,臣子当毁家纾难。大澂廉俸所入,悉以购买古器,别无积蓄,拟以古铜器百种、古玉器百种、古镜五十圆、古瓷器五十种、古砖瓦百种、古泥封百种、书画百种、古泉币千三百种,古铜印千三百种、共三千二百种,抵与日本,请减去赔款二十分之一……”
彼时《马关条约》中,日本索战争赔银,计白银2亿三千万两,而吴大澂以“私藏古物”,欲抵“赔款二十分之一”,则亦有一千万两之巨。
▲吴大澂 雕像
又晚清时期,金石藏家,常以所藏器物为斋号,一则寄怀清雅好古,二则可隐见“收藏之富”。如吴式芬,家乘万卷,精于金石,有“双虞壶斋”斋号,亦或吴云“百二兰亭斋”、陈介祺“二百镜斋”、“万印楼”以及刘心源“奇觚室”等。
而吴大澂,自不例外。其斋号甚多,仅《吴愙斋先生年谱》中,所收录者,即有二十余种。如恒轩、愙斋、止敬室、师籀堂、十二金符斋、百二长生馆、八虎符斋、十六金符斋、十八将军斋、十将军印斋、千玺斋、三百古印斋等,不一而足。
其中,“愙斋”因得“愙鼎”而名,最为人所熟知,以及“恒轩”“止敬室”为言情寄志外,其余斋号多与其收藏有关。
如“千玺斋”、“三百古印斋”等,知其古玺印收藏数量甚多,而“十二金符斋”与“十六金符斋”、“八虎符斋”等,可窥其藏品数量之变化。吴大澂亦甚为自得,又汇编成册,诚是文人逸事也。
▲吴大澂《十六金符斋印存》
据考,同治十三年,甲戌(即1874年),其编《十二金符斋印存》二册。及至光绪十一年,乙酉(即1885年),又历十一年,其又得金符数枚,乃编《十六金符斋印存》十册。
而光绪十四年,戊子(即1888年),因藏品有所增益,其嘱黄士陵、尹伯圆重新编订,计《十六金符斋印存》二十六册,并题诗,以记其盛:“蓄印十六年,积累至二千。古得至宝,文字秦燔先。汉魏官私印,金玉皆精坚。同钮各从类,年代不细编。”
关于“十六金符斋”由来,盖因其藏有周秦汉唐十六古符节,其中虎符八、龟符三、鱼符五,制作甚精,等级极高,得之不易,故以此为斋额。
吴大澂《愙斋藏吉金目》中,则录有虎、鱼、龟符,共计十七种,其中虎符八种,与“八虎符斋”吻合,“十六金符斋”中所指“十六金符”,余者暂不可考。
符者,印信也。而“金符”,应指帝王授予臣属信物。吴大澂素爱金石,尤是此“十六古符”,其青睐有加,亦让黄士陵为之篆刻,以逞其美。
▲黄士陵为吴大澂篆“十六金符斋”,上海博物馆藏
此印取自金文体,线条承袭吉金文字,独具峻峭清劲,又刀笔犀利,金石味甚浓,甚是契合吴大澂“金石之好”。
《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中,亦有见载。
▲《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
从黄仕陵所篆“十六金符斋”印章中,边款“清卿中丞大人钧正,黄士陵谨刻”措辞“清卿中丞大人”,其中“中丞大人”为晚清外派巡抚兼挂右都御史之衔,有“中丞”之称,可知此时吴大澂奉调广东巡抚,身居要职。
李鸿章亦曾为吴大澂书“十六金符斋”斋号,此事诸多报道可见。
▲李鸿章(1823-1901)行书“十六金符斋”镜心 水墨纸本
尺寸:37×156.9 cm. 14 5/8×61 3/4 in. 约5.2平尺
题识:十六金符斋。清卿仁弟大人属书,李鸿章。
钤印:李鸿章印、大学士肃毅伯、青宫太傅
著录:《吴愙斋先生年谱》,《顾廷龙全集·著作卷》第36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年。
说明:“清卿仁弟”即吴大澂。吴大澂(1835-1902),初名大淳,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江苏苏州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甲午战争起,率湘军出关收复海城,因兵败革职。喜爱金石,兼工诗文书画。
此作品在保税状态下,成交后需在香港提货。
事实上,吴大澂的仕途,与李鸿章的提携,可谓息息相关。其出身世家,三十三岁考取进士(1868年),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后,应江苏巡抚丁日昌之邀,入书局襄办校刻。
▲李鸿章(1823—1901)
因其乡举时,李鸿章以江苏巡抚作为监临,故可称为恩师。故其又前往武汉拜访时为湖广总督的李鸿章,充任幕僚。
1870年,李鸿章奉命处理天津教案,并转任直隶总督,吴大澂随李北上。此后,官运亨通,先授职编修,又1872年,李鸿章对其密保,称之“才堪大用”,1873年,其旋即出任陕甘学政。
1877年,吴大澂任满回京,被李鸿章奏调前往天津办赈救灾,次年又往山西查办赈务。后皆因李鸿章的赏识与保举,历任河北道、太仆寺卿、广东巡抚、河道总督,赏头品顶戴等,显赫一时。
李鸿章对于吴大澂的“力荐”,除了“师生之谊”以及吴氏为官干练,办事勇谋兼得,允文允武外,与其“喜好金石”,亦是相关。
其为“中兴名臣”,古典文学造诣深厚,对金石器物,甚有研究。其曾对刘传铭言及“多读古人书,静思天下事,乃可敛浮气而增定力”,亦见其好古之风。此外,其与四川总督吴棠,为皖办团练时期的“金石至交”,也可知其以“金石”,发思古人之幽情。
而吴大澂于“金石鉴赏”,学以致用,勤于著述,李鸿章自然是赏识有加。此为吴大澂所书“十六金符斋”,即是二人彼此金石之交的见证。
李鸿章的书法流传颇少,吴大澂致吴承潞的书札中,曾有言及关于李鸿章“索书者接踵而来,大半束之高阁,代求墨宝尤不易得也”。
吴承潞为金石大家吴云之子,福建布政使,有《延陵故札》稿本传世。其尚不可得李鸿章墨宝,乞请吴大澂代求,也是不易,故可知其珍,殊为难得也。
李鸿章的书法,一生临池不断,应属赵体一脉,又兼得苏黄风格,其书端庄中不乏生动,用笔按提有序,丰腴厚重,结体则内敛有致,疏密井然,笔墨酣畅淋漓,堪比一流书家。
此“十六金符斋”所书,即笔酣墨饱,藏锋于内,妍美畅达也。曾国藩曾评其书法:“观阁下精悍之色露于眉宇,作字则筋胜于肉。”,亦曾言其为人“才大心细,劲气内敛”,书风与修养,契合如一。
▲李鸿章为“北洋海军提督署”题“海军公所”
李鸿章曾有诗,云“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堪称清代政坛之孤臣,其逝世后,谥号文忠,可谓恰如其分,无怪乎梁启超言“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其身负争议已久,然乱世之秋,又有何人可独善其身乎。
此外,由于吴大澂、李鸿章等,皆好金石,莫友芝亦与之有交契。上文有言,1868年,吴大澂应江苏巡抚丁日昌之邀,入书局襄办校刻。而莫友芝时任总办,二人朝夕讨论金石文字。
又1870年二月,吴大澂拜谒李鸿章时,留之幕府。同年三月中旬,莫友芝辞诂经书院将归,亦至鄂拜谒李鸿章,得与吴氏相聚。莫友芝作联相赠“其文有金石者贵,于山见嵩华之高”,可见彼时金石圈之交谊匪浅。
▲莫友芝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叶公绰辑,杨鹏秋摹绘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号郘亭,又号紫泉、眲叟,贵州独山人。晚清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宋诗派重要成员。家世传业,通文字训诂之学,与遵义郑珍并称“西南巨儒”,其27岁时与郑珍合撰《遵义府志》,因其体例完备,材料详实,梁启超称为“府志中第一”。
其书法,四体皆精,为有清一代十大书法家之一。当代书坛泰斗沙孟海先生在其《近三百年书学》一文中评道:“学邓石如篆书的莫友芝最好,赵之谦、吴熙载其次”。
▲莫友芝(1811-1871)隶书《天门》四屏 水墨纸本
尺寸:168×39 cm.×4 66 1/8×15 3/8 in.×4 约5.9平尺(每幅)
题识:子穆二兄大人命书,京口舟次。弟莫友芝。
钤印:友芝私印、郘亭眲叟
说明:上款人或为范志熙(1815-1889),字月槎,一字子穆,号仕隐,湖北武昌人。咸丰十一年(1861)举人,官国子监助教,改扬州府淮北监制司同知。家富藏书,编有《范氏归馆书目》,著有《范月槎诗文稿》、《退思存稿》、《仕隐图题词》等。
莫友芝酷爱书籍,其遍历江南藏书文斋,着重研究版本目录学和金石学。又藏书极富,结交名士,搜访奇书,所藏宋、元、金、明清刻本、抄校本、稿本极多。
此书题识“子穆二兄大人命书,京口舟次。弟莫友芝。”,或即为藏书家范志熙,字月槎,一字子穆,咸丰十一年(1861)举人。少时励志于学,官国子监助教,改扬州府淮北监制司同知,后被保升江苏候被道,加三品衔。其不为功名所累,数次放弃科考机会,听任自然升迁,自称一生泱泱不得志,唯独仕隐求古书。
范志熙家富藏书,编撰有《范氏归馆书目》2册,著录其图书有4557种,有3745种是集部,经史子类图书仅数百种。藏书处有“木樨皂馆”,其藏书后送藏于江南图书馆(即今南京图书馆),其事迹见《蟑林辑传》。另著有《范月槎诗文稿》、《退思存稿》、《仕隐图题词》等。
另有同时期彭昱尧,清广西平南人,字子穆,又字兰畹。道光十七年举人。通经学,工古文。有《怡云楼稿》。
莫友芝的书法,其作品精到之处,不在赵之谦,杨守敬、张裕钊之下而或有胜之。姚华、陈子奋、王朝瑞均受过其书风影响。
此书为隶书书就,计有四屏,书风有独特面目。其取法多元,汇融陶铸,风格颇是清新卓异。
▲钤印对比
张鸣珂《寒松谈艺琐录》中有言“写汉隶方整斩截,笔力坚卓,近人惟莫偲翁有此力量。”即如此四条屏,用笔“纤而能厚”,果敢含忍,结体疏朗展拓,又部分笔划掺糅碑意,兼得遒逸之姿,观之格调古雅,汉隶风采,淋漓尽致也。
此外,书中笔意与体势可见《张迁》、《北海相景君铭》、《西狭颂》的清丽之风,故莫友芝的隶书,书卷气与金石味皆具,无怪乎书坛将其与邓石如相提并列,称之翘楚也。
▲徐三庚(1826-1890)
而徐三庚也精于金石文字,善篆隶篆书。其苦习《吴纪功碑》,参以金冬心的侧笔用法,纤细流丽,飘逸多姿,在吴熙载、赵之谦外另辟面目,于书坛中,亦自有重要地位。
▲徐三庚(1826-1890)隶书节录《李日华<味水轩日记>一则》四屏 水墨纸本
尺寸:178×47 cm.×4 70 1/8×18 1/2 in.×4 约7.5平尺(每幅)
题识:秣陵俞仲茅先生藏李泰龢行书大照禅师碑,二千余字,硬黄纸,笔法精整,清栗有欧虞风味。视它书欹侧疏豪者大不同。先生云此书自唐以来,即为高丽所以藏,故绝无宣和、政和等玺,羣玉、秋壑等印,与苏米等?。神庙末年,一弁得之平壤,将献之幕府媒进。予?辽事之必败,戒其毋遽往,已而果然。此卷遂留予处,藏之匧笥,稍酬之金帛,能满其意也。少卿仁兄大人属录李秀水《六揅斋》一则,即稀大雅鉴定,上虞弟徐三庚裦海甫。
钤印:徐三庚印信、裦海
出版:《墨缘-流入东瀛之后的中国书画》,图版11,チャイニーズアート株式会社,2013年。
说明:“少卿仁兄大人”应为傅泽鸿,其字少卿,湖南湘乡人。傅泽鸿咸丰十一年(1861)拔贡,官至绍兴知府,有《宝彝堂文存》二卷。其与杨沂孙、任伯年等人应有交往,并有书家、画家为之创作作品多幅。
徐三庚尤工篆隶,此节录《李日华<味水轩日记>一则》四屏即为其隶书典型面目,行笔潇洒,结体宜乎法度,用笔则中锋劲健厚实,侧锋妍媚飞动,取法金农,虚实相间,可谓“于秀逸之中,见苍茫老辣”。
笔势亦是遒劲灵动又不乏婉约,节律分明,字里行间刚柔相济,富有雄博之气,也充满书写意趣。又横画两端刀截的效果与纵画收尾“倒薤叶”的形状,则是直接效仿《天发神谶》的笔法,芒角外露,沉稳流畅,平正中寓之以生动,实是气象万千。
此作未署年款,然与杭州市博物馆藏其壬午年(1882)“要使、同驾”《隶书七言联》、以及私藏辛巳年所作“道识、风标”《隶书八言联》相较,可知为其晚年所书,浑厚与飘逸兼得,殊为可珍。
▲徐三庚(1826-1890)隶书节录《李日华<味水轩日记>一则》四屏 水墨纸本,局部
其篆刻则上溯秦汉,下逮元明,致力浙派,后又取法邓石如及汉碑额篆与天发神谶碑,别树一帜。近时篆刻家多宗之。
日人圆山大迂.秋山白岩等也远涉重洋投师门下,后将其篆法远播东瀛,使日本印坛篆刻风貌为之一变,因此徐三庚是近代对日本印坛产生深远影响的第一人。
上款人“少卿”,应为傅泽鸿,其字少卿,湖南湘乡人。傅泽鸿咸丰十一年(1861)拔贡,官至绍兴知府,有《宝彝堂文存》二卷。
同时期“少卿”者,另有刘和(1828-1856),江苏靖江人,字筱周,一字少卿,是刘泰詹的小儿子。自幼聪颖,有“神童”之称,博通经史,除了应试八股文章外,诗词歌赋也自成一家。
以及曾铸(1849-1908)字少卿,福建同安人。少时博览群书,并酷爱绘画。后来沪帮父经商,成为上海有名资本家。
而以金石为尚,又身体力行者,不得不提康有为。其在书学理论上虽持见多有偏激,然其对碑学的阐幽发微,探赜索隐,以及精深书法造诣却是他人无可比附。
▲康有为(1858—1927)
其所提倡之秦汉北碑书风,言及魏碑“十美”之说,冲破帖学之天下一统,成为巨流,自此与帖学并重争辉。
其《广艺舟双楫》中亦言“碑学之兴,乘帖学之坏,亦因金石之大盛也。……当传完白之法,独得蕴奥。大启秘藏……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僮,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 矣。”,从者如云,影响至深。
▲康有为(1858—1927)行书七言联 对联 水墨纸本
尺寸:145×39 cm.×2 57 1/8×15 3/8 in.×2 约5.1平尺(每幅)
题识:不肯低头事鸾鹤,偶然伸脚动星辰。康有为
钤印:康有为印、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
康有为的书法浑重厚实迥然异于赵之谦的顿方挫折、节奏流动,也不同于何绍基的单一圆劲而少见枯笔。其书运笔轻视帖法,全从碑出,气势开展,饶有汉人古意。
此书为其归国后晚年佳作,笔墨点画浑厚,行笔流畅肆意,笔势率达,又逸趣纵横,大气磅礴,饶有古意也。弘一法师对康有为亦一直甚为仰慕,曾刻有一方印章“南海康君是吾师”。
事实上,康有为的书法中,尤以对联最为精彩,见气势开张、浑穆大气的阳刚之美。
此联所书“不肯低头事鸾鹤,偶然伸脚动星辰”,为非常豪迈的励志联,而钤印“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为吴昌硕所刻,盖其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的16年间,足迹几乎遍布全球。
由于清代金石之风盛行,后有“碑帖分野”,真变革之大时代也。保利2020年秋季拍卖,另有诸多佳作,篇幅所限,不一而足。
本文亦仅浮光掠影,以金石为题,难免挂一漏万,好之者可前往预展现场一窥究竟。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