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嘉德秋拍】周春芽最重要作品《中国风景》首次亮相拍场

时间:2017-11-13 18:33:26  来源:雅昌艺术网

  1993年,与《中国风景》同一时期,周春芽一共创作了五张作品,在谈到它们的时候他说:“我非常珍惜这一批‘山石’作品,在一定意义上,它是我绘画艺术在形态提炼和文化命题两方面的第一个标程。而《中国风景》是这个时期山石作品中的关键节点,对以后的山石系列创作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周春芽 中国风景

  1993年

  布面油画

  194×130 cm

  发表:

  1、《九十年代的中国美术:中国经验》,王林主编,P92,四川美术学院,1993年出版;

  2、《ZhouChunYa周春芽》,P188-189,timezone8,2010年5月出版。

  展出:

  1、九十年代的中国美术:“中国经验”画展,四川省美术馆,成都,1993年12月;

  2、1971-2010 周春芽艺术四十年回顾展,上海美术馆,上海,2010年6月13日-23日。

  估价:RMB 10,000,000-15,000,000

  《中国风景》是周春芽早期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从1993年以来一直被珍藏,从未在市场露面,此番首现拍场,实属难得。这幅作品中对中国古代绘画和西方现代绘画打破又确立、融汇又剥离,当中的画面元素、构图与配色安排均传达出艺术家自身对过往与现状的省视与延续。《中国风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引用方式和对表现主义的样式采纳打通了中国当代艺术对于“本我”和“他人”的连接道路,贯通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代、水墨与油画的界限,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语言表达方式,以自成一体的表现创造出当代人文山水的新面貌,豁醒并启迪了中国艺术家群体。

周春芽

  尽管周春芽早年曾受到过德国新、老"表现主义"的影响,但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留学德国期间便从表现主义角度领悟到中国文人画的深刻内涵。他当时就坚信,中国绘画先天具有表现性,甚至认为,德国表现主义仅仅是一个年轻的、近代的艺术思潮,而中国传统绘画却拥有更为久远的表现传统。或许英雄所见略同,早在1920年代,蔡元培、林风眠就达成了艺术取向的默契,认为北欧表现主义与中国的绘画传统具有最好的通约性。显然,这两位先贤的着眼点正是:中国传统绘画引以为豪的书写传统。

1993年周春芽在玉林沙子堰小区与《中国风景》

  周春芽在1985年回国,其原因正是:他在游历欧洲以后,竟然发现,正是古老的中国书写传统给予了他灵感和自信。在创作中周春芽延续着德国毕业创作时偏于凝重的绘画风格,将表现性的笔触隐含于综合材料制作的团块体积中,又将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和黄宾虹等人笔下的“笔情墨趣”和“寄情山水”融入自身创作中,最初依照黄宾虹创作中的感性手法描绘眼前风景,后在描绘山水的过程中发展出独有的个人风格,创作出“山石系列”“仿八大笔意山水”系列和“绿狗”系列等,在形态上暗通于传统文人绘画,又与同时期国内盛行的"观念图像"大异其趣。

石涛笔下的石头

  然而周春芽对传统继承的同时又将其精神内核打破,如果以习以为常的正统视觉来看,他的作品形态和色彩无疑是离经叛道的,解构、消解乃至打碎的意义大于建设意义。将文人绘画“温和、内向、惰性”的性格破坏后以暴力重构,肆无忌惮的挑衅那种“习以为常的正统视觉”,这让他觉得找到了艺术对话的方式,发现了自己真实的内心,非常兴奋、过瘾而一发不可收拾。

  《中国风景》创作于1993年,是周春芽“山石系列”的早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中国风景》作为周春芽的代表作在1993年12月,四川省美术馆举办的《九十年代的中国美术:“中国经验”画展》中展出。1992年,周春芽与叶永青、毛旭辉、张晓刚、王川在批评家王林的组织下开始了“中国经验”展览的准备。这个展览是上个世纪初期的一个极其重要展览,在北京等城市的后现代主义开始流行时,“中国经验”成为在西南地区生活与工作的艺术家的一次“语言转向”的标志,为90年代中期重庆当代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艺术家策划展览方案

中国经验开幕式上李焕民讲话

“中国经验”展览现场

  在2010年,上海美术馆举办“1971-2010 周春芽艺术四十年回顾展”,《中国风景》亦作为周春芽艺术生涯当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在展览中隆重呈现。

中国风景 局部

  《中国风景》将传统的书写语言与充满爆发力的笔触、肌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斯文与暴力同生共存的风格特征。画面将流动感和坚实的体量感相融合,一变文人画舒缓、阴柔的气质,释放出撼人的力量和速度。

中国风景 局部

  《中国风景》在深切关注当代个体生存经验和现实处境的同时,立足于本土并寻求与西方的平等对话,以一种极具时代性的崭新艺术形式消融着时空与文化的边界。引领了当时艺术领域的思维和风格的转变,继往开来的推进了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进程,更预示着90年代中国艺术的重要转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