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0:09:01 来源:北京匡时
北京匡时2017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11月30日预展开幕,12月3日举槌开拍。本次秋拍中“明澈神观——佛教艺术专场”的“十七世纪 十一面观音像”传承自尼泊尔艺术风格,展现了观音慈悲与智慧的光芒和美轮美奂的艺术效果,是代表17世纪西藏地区造像技艺最高水平的罕见珍品。
明澈神观——佛教艺术专场
12月4日 20:00
星期一
明澈神观——佛教艺术专场
十一面观音菩萨
十七世纪 西藏
黄铜鎏金 高:72厘米
估价:RMB 500,000 - 700,000
十一面观音是佛教中重要的题材作品,她源自印度婆罗门教,后为密教吸收,与马头明王、如意轮观音、千手观音、圣观音、准提观音统称密教六观音,专司六道轮回中阿修罗道众生的护持和救度,在汉藏地区均有信奉。藏传佛教的十一面观音像最早出现在吐蕃时期。据《西藏王臣记》记载,吐蕃王朝时,藏王松赞干布曾请尼泊尔工匠依照他自己的身量塑造了一尊十一面观音像,后来松赞干布一直将其这尊观音像当作自己的本尊敬奉。大昭寺建成后,在马头金刚殿也塑造了一尊十一面观音像,至今香火盛旺。此后,十一面观音的信仰传遍藏区,影响至今不衰。
藏传佛教的十一面观音图像依据不同的修法派别,有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等不同形式,其十一面和各臂持物均表现了复杂而深奥的佛理,宗教意义非凡。此尊八臂十一面观音菩萨是藏传佛教最常见造型之一,菩萨的头部排列尊奉了印度密教图像的传统样式方式,自上而下为1,1,3,3,3的排列方式。最上一层为庄严佛面,象征观音为阿弥陀佛的化身;第二层为忿怒护法面,降服魔障;其余三层,每层均为三面,各自戴五叶花冠,眉间饰白毫,耳下垂圆环,现慈悲相。菩萨的八臂均分两侧,其中主二手胸前合掌,掌中握有能实现一切愿望的摩尼宝;右边三手分别持数珠(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法轮(为众生说法)、结与愿印(佛性施众生,如其愿);左边三手分别执莲花(开悟断烦愁)、弓箭(已失,寓意胜三界,降妄想)、净瓶(已失,寓意盛祛病甘露)。
上身赤裸,肌肉紧实而不显健硕,肌肤吹弹可破,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下身着长裙,裙摆呈扇形,衣纹写实,衣褶排列规整。最为夺目的是其繁复的璎珞样式,菩萨胸前饰连珠式长链缀流苏样璎珞,腰间束宝带,其下亦缀细密的璎珞装饰,连珠精巧,排列紧密,样式华美,繁而不乱。下承圆形覆莲座,莲瓣秀丽、饱满,尖端略翘,立体感强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16-17世纪常见的样式。整像做工精细,装饰华丽,嵌饰颇多,挺拔而修长的身姿与高耸的十一面相对应,避免了比例的失调,彷如身着长裙的窈窕淑女一般,亭亭玉立,可谓惟妙惟肖、精妙入神。
从艺术风格上看,此尊十一面观音像是典型的17世纪藏中风格作品。藏中风格主要是指流行于明清时期的西藏山南和拉萨等地。这一风格继承了尼泊尔、藏、汉多地的艺术特色,集大成于一身,是西藏本土艺术风格的代表。此尊十一面观音像通体鎏金的黄铜材质和连珠式璎珞的精湛工艺均是传承自尼泊尔艺术风格,展现了观音慈悲与智慧的光芒和美轮美奂的艺术效果。加德满都河谷的纽瓦尔人天生就是巧匠,他们将本民族审美观念与佛像制作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绝美于世的佛像艺术。同样,他们最为擅长的比例控制,也充分体现在了此尊十一面观音像上。尽管此像高达72厘米,但整像无论近看还是远观,都感受不到巨大的压迫感,而是如沐春风般地令人喜悦,这就是完美比例的精妙表现。
参阅1:铜鎏金錾花尼泊尔马拉王朝释迦牟尼佛坐像,13世纪,高19厘米。北京保利2016春拍,《从喜马拉雅到五台山—重要佛教美术夜场》Lot 7390,荷兰皇家公爵阿希文·利珀博士(Ernst Aschwin Prinz zur Lippe-Biesterfeld)旧藏,曾任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东方艺术部名誉馆长。
观音小腹上摩尼宝纹样的肚脐则是尼泊尔艺术最鼎盛的时期—马拉王朝的标志元素(见参阅图1)。与尼泊尔广泛采用了萨尔纳特式贴身衣纹不同,这件观音像的衣纹更加立体而写实,这明显受到内地传统工艺的影响。同时造像璎珞缀流苏的样式,也多见于汉地造像使用(见参阅图2),是元代以后汉藏文化艺术频繁交流的成果体现,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17世纪,格鲁派在藏中地区势力最强,这里大兴佛教,广建寺庙的宗教盛世促进了多元化艺术风格的融合,使得我们可以从一件造像上看到了多种艺术风貌,但从根本上说此像还是一尊极富藏地特色的造像,这主要体现在面相和嵌饰上面。不同于尼泊尔的宽额广颐和汉地“国字脸”的表现,观音以西藏本民族的面相开示众生,给人以亲切之感。另外,整像周身大量镶嵌的贵重宝石也体现了雪域民族特有的审美追求。综上所述,这尊十一面观音像体量虽大但比例完美,做工细致,且融合了多地艺术的精华,是藏中佛像中令人惊叹的杰出代表。
参阅2:交脚弥勒菩萨像,元代 ,高87厘米 。2015年北京保利秋拍,Speelman收藏(Lot 7334) 。
近年来,随着佛教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日益成熟,藏家对于佛像的拣选也越发严苛,具有鲜明艺术代表性的作品受到热捧。此次北京匡时推出的这尊八臂十一面观音像,尽管题材较为常见,但是无论其精美绝伦的工艺表现,还是华丽的装饰风格,都是同题材造像无可比拟的,代表了17世纪西藏地区造像技艺的最高水平。而其硕大的体量使得我们有理由推测,此像或原为大型寺庙中供奉之用,可谓绝世精品,收藏价值不言而喻。
(首都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刘丞撰文)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