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嘉德秋拍】李可染书画赏析

时间:2017-11-8 15:23:17  来源:雅昌艺术网

李可染在师牛堂

  中国画后代高出上古者在乾嘉间,向后无多。同光间仅有赵撝叔,再后只有吴缶庐。缶庐之后约二十年,画手如鳞,继缶庐者有李可染。今见可染画多,因多事饶舌,记数言,后五百年必有定论。

  ——齐白石

  远未至五百载,数十年后,中国美术便在它的历史坐标中,给李可染的艺术作了清楚的定位。他对于传统的继承,对于西画的萃取,对于写生与创作关系的梳理,对于笔墨的深刻理解和升华,对于光影的成功实践,对于意匠的精辟阐释,对于美术教育的无私贡献……他倾心他爱的祖国河山,他倾力他爱的笔墨丹青。正如郎绍君先生说“李可染犹如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峰,这山峰和绵延在民族心理大地上的崇山峻岭一脉相通,却又屹立在现代生活的界面上。”

李可染与齐白石

  白石老人慧眼如炬,但还是不曾预见他这位弟子的宏愿。

  秋日拍场,深谢李可染后人信任与厚爱,将二十四件李可染家珍日久的书与画交付我们。其中,《九华山歌图》将在“大观夜场”中登场,余者二十三件集结成“强犟——李可染的书与画”之专题,将在“近现代书画”专场中与师友诸公见面。见书见画,再忆李可染,秋日大幸之事。

  李可染的书

  李可染的书法作品往往比他的绘画更直接、更充分地体现着艺术自身的规律,更自由、更活泼地表达着作者的艺术个性和审美理想。李可染自幼便习学书法,但苦于徐州其时少有见著书家,便跟流行,多写赵字。久写不得其味,却流于柔媚而无骨力。

  李可染 行书《大风歌》

  水墨纸本 镜心

  1987年 作

  题识:汉高祖《大风歌》一九八七年岁次丁卯李可染书。

  钤印:彭城李氏、肖形印、可染

  137×69 cm

  中年以后,李可染以极大的毅力纠正自己书写的弊端。他开始写颜字,又写《瘗鹤铭》,其字渐由消瘦转变为丰厚,于丰厚中见筋骨之力。时至“文革”,李可染失去作画的条件,便将精力放在练习书法上,笔耕不辍,写了很多所谓的“酱当体”书法。也正是经过这个时期,他的书法进一步成熟,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李可染书体。

  李可染的书法作品,一如他的画,看起来随意,实则章法极为严谨。“体庄严而宕以逸气”是对李可染书法的极好注解,“宕以逸气”亦即逸出于法度之外的成分,它使字体灵动而有意趣。他写字,篆隶行草诸般笔意浑然一体。

  李可染 行书陈毅诗

  水墨纸本 镜心

  1979年作

  题识:陈毅同志《冬夜杂咏·青松诗》一首,一九七九年春节,可染。

  钤印:彭城李氏、可染、学不辍

  136×68 cm

  如《行书陈毅诗中》类似“青”字的草书结体、类似“且”字的北碑结体与类似“雪”字的篆书结体交叉运用

  李可染 行书毛主席词句

  水墨纸本 镜心

  题识:毛主席《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中句。可染书。

  钤印:李、可染

  81.5×28 cm

  《行书毛主席词句》中以“要”字的草书结体串联其余碑体七字

  李可染 行书刘禹锡诗

  水墨纸本 镜心

  1984年作

  题识:唐刘禹锡《出鄂州界怀表臣诗二首》之一。一九八四年岁次甲子秋九月上浣,彭城李可染书于天海楼。

  钤印:白发学童、李、可染、天海楼

  151.5×83 cm

  《行书刘禹锡诗》中隶书与行草书笔意的流畅轮转。这种浑然天成的各种书风、书体的无缝衔接,使通篇之章法拥有了完整的起承转合,气脉贯通,自然妥帖,其关键是作者已经把各种书体、书风融汇而成为自己的东西。

  李可染 行书主席诗句

  水墨纸本 镜心

  1979年作

  题识:毛主席诗句。一九七九年,可染敬书。

  钤印:白发学童、李、可染

  81×37.5 cm

  李可染 行书“滨虹草堂”

  水墨纸本 镜心

  丙寅(1986年)作

  题识:岁次丙寅秋月,可染敬题。

  钤印:李、可染、师牛堂

  34.5×110 cm

  李可染 行书“啸风斋”

  水墨纸本 镜心

  壬戌(1982年)作

  题识:壬戌秋,可染书。

  钤印:白发学童、李、可染、天海楼

  34×104 cm

  李可染 行书“园丁喜看百花鲜”

  水墨纸本 镜心

  1984年作

  题识:李可染题。

  钤印:可染、孺子牛

  68×43 cm

  李可染 行书“百寿堂”

  水墨纸本 镜心

  1984年作

  题识:可染题。

  钤印:白发学童、李、可染

  25×68.5 cm

  李可染 行书“有金书画社”

  水墨纸本 镜心

  癸亥(1983年)作

  题识:癸亥春月,可染题。

  钤印:李、可染、师牛堂

  34×100.5 cm

  若只看单字,我们发现他的字体结构兼备内聚与外张两种特质,这种特质使他的字既庄重又有一股磅礴的气息。字体偏旁,横、挑、策、啄、劈、刺、挑等笔势常奇斜跌宕,又不失磊落浩然。而竖笔则扎实稳重,便如屋之根骨,支撑起整座华厦的分量。每个字的结体都与整篇章法形成呼应,或重或轻,或仰或偃,均衡非常。

  李可染 行书“翰墨移情”

  水墨纸本 镜心

  丁卯(1987年)作

  题识:书赠彦甫同志。岁次丁卯除夕,李可染于师牛堂。

  钤印:李、可染

  68×34 cm

  李可染 行书“云龙画屋”

  水墨纸本 镜心

  1984年作

  题识:可染题。

  钤印:李、可染

  34.5×116 cm

  李可染 行书“两寺松桧图”

  水墨纸本 镜心

  题识:天衡同志属书。可染。

  钤印:李、可染、师牛堂

  27.5×83 cm

  李可染 行书“西狭颂”

  水墨纸本 镜心

  1984年作

  题识:东汉摩崖石刻。李可染题。

  钤印:李、可染

  66×38 cm

  李松先生概括李可染的书法时说:“从邓石如到康有为,从齐白石到李可染,他们书法艺术审美观念上的一致,也反应了近世审美观念变化的一个主要流向。近世花鸟画的一帜高揭,当代山水画的突兀建树,莫不与此有关。”以此题所示李可染之书法作品来看,此言确不为虚。

  李可染的画

  此次李可染家珍中,将有三件画作现身,其中《九华山歌图》亮相大观夜场,另有李可染写牛两件现身“强犟”专题中。关于画牛的缘由,李可染曾回忆到:“当时我住在重庆金刚坡下家民家里,住房紧邻着牛棚。一头壮大的水牛,天天见面。它白天出去耕地,夜间吃草、喘气、啃蹄、蹭痒,我都听得清清楚楚。记得鲁迅曾把自己比做吃草挤奶的牛,郭沫若写过《水牛赞》。世界上不少有贡献的科学家、艺术家都把自己比作牛。我觉得牛不仅具有终生辛勤劳动鞠躬尽瘁的品质,它的形象也着实可爱,于是以我的邻居作模特,开始用水墨画起牛来了。”

  李可染的牛,从内里说,大约有两类:一为情趣,一有寓意。“强犟”中的五只牛,恰是这两类牛图的典型。

  李可染 牛图

  水墨纸本 镜心

  1976年作

  题识:牛图。一九七六年,可染试纸。

  钤印:李、可染、师牛堂

  34×70 cm

  《牛图》不写背景,只写一大一小两牛,大牛卧歇,小牛立于其后。大牛小牛的组合,温情中又有情趣,李可染以亲切、欢愉的方式,直率地表达了童心、和谐、自然的感情,这种简简单单的美和趣让人目之轻松愉悦,赏心悦目。用句老舍先生的话“我极爱那条几笔抹成的牛”。

  李可染 三牛图

  水墨纸本 镜心

  1984年作

  题识:吾爱其形,崇其性,故不厌写之。可染并记。

  钤印:可染、师牛堂

  69×45.5 cm

  再看《三牛图》,三尺三牛,两卧一立,接衔相连。李可染画牛,除爱其形,更爱其质,爱它的勤勤恳恳,爱它的鞠躬尽瘁。正如本件长题中所言“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牵犁挽车,终身劳瘁事农,而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形容无华,气宇轩宏。吾爱其形,崇其性,故不厌写之。”40年代外侮孔急、民族危难之际,李可染正是从牛的勤劳和韧性中体悟到一种精神力量,画牛以寄寓期望民族坚毅勇敢、奋发图强的热望,并以此自励。直至八十年代,牛图仍是李可染喜爱的作画题材。

  李可染已逝三十载,我们以他“强犟”的书和画,再记再忆他的为人、他的艺品。还是以李可染的话作为结尾吧:“现在我年近八旬,但我从来不能满意自己的作品,我常想,我若能活到一百岁可能就画好了,但又一想二百岁也不行,只可能比现在好一点。“无涯惟智”,事物发展是无穷无尽、永无涯际,绝对的完美是永远不存在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