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
所有机构

相关展览信息

刘礼宾:借体以证
2020.10.31~2020.11.30 北京
花落花开——艾迪亚 ·米勒(Adia Millett)个展
2020.11.19~2021.1.10 香港
天空、石头和数字
2020.11.6~2021.1.9 香港
时间的碎片
2020.10.31~2021.1.3 北京
2020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
2020.11.27~2020.11.29 其它
暗光
2020.11.15~2021.4.5 上海
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
2020.11.12~2020.11.15 其它
笔·墨
2020.11.11~2020.12.20 上海
第七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2020.11.11~2020.11.15 上海西岸美术馆
NEO GOLDEN AGE 新黄金时代
2020.11.8~2021.3.4 上海
刘礼宾:借体以证

刘礼宾:借体以证

开幕时间:2020/10/31

开始时间:2020/10/31

结束时间:2020/11/30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西路 北纬40度1期10号楼2单元101室

参展艺术家:刘礼宾

主办单位:大道空间

艺术概论都会提到“巫术说”,图像往往被认为是神秘主义的显形或者留存,这个线索在今天还奏效吗?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将一切数据化的今天。

  刘礼宾:信息的载体一直在发生改变,比如骨头、贝壳、羊皮、竹简、绢帛、纸质书,再到你所说的数据化的今天,电脑、手机成为大家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载体的改变一方面带来了信息的满溢,另一方面也疏离了特定时空产生的一些信息与我们的关联性。

  从表面上看,的确很多人会有这样的错觉:时空隔断了很多信息与我们的关联性。正如你在提问中所用的词汇“巫术”、“神秘主义”。这可能代表了你从我的作品感知到的信息,同时也表示了一种怀疑——在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些在时空上和我们非常“遥远”的文化特质是否还具有价值?

  在我看来,当然是有价值的。价值的高低在于信息感受者的敏感度,信息永远在那里,你能不能感受到它们,是你的感知能力问题,或者说大环境所造成的与特定信息的隔绝度有关,与信息是否久远无关。

  也许不能以“绘画”来界定你的作品,没有目的性的创作,主观意识在哪些方面是奏效的?

  刘礼宾:如何界定我的绘画,更多地反映了界定者的知识结构,或者他们对于“绘画”的定义。更多的人对绘画的界定是基于“反映论”基础之上的——再现、表现亦或上述两者的各种变体。总体来讲,是建立在二元论架构之内的。

  没有目的性,在我理解里,你是说我没有一个预设的结果。正是因为我不预设结果,我才活在绘画的过程中,这一方面给予我的状态的抒发以自由,另一方面,给予画面本身生长的可能性。生长不是制造,人类制造了很多东西,但是没有发明一个新的物种。前者更像一株植物的生根、发芽、成长,结果。

  没有目的性,不是没有标准。标准是建立在对视觉品质的要求上的。这和我的美术史研究、策展实践、批评写作的经历有关联。某时某地,我决定结束一张画的绘画过程时,也就是达到了我当时的对绘画品质的要求。我觉得可以了,一张画也就结束了。

主观意识和潜意识在创作过程中是怎么互动的?

  刘礼宾:主观意识本身就包括潜意识,所以不存在互动的问题。佛洛依德特别彰显了“潜意识”这个名词,赋予其正当性,使其成为了现代主义创作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

  主观意识其实包含更多层面,《仁王般若波罗蜜经》说:“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我们绝大多数人达不到对意识的如此精微关照,但也提示我们:只用“显”“隐”区分意识,可能过于粗糙了。

  一张画如果耗时3小时,我们可以算一下,多少念头起,念头落。真如大海波涛,汹涌澎湃。我们不能仅仅说看到见的潮流,看不见的暗流。在把对象简单分类时,其实影响了分类者自身的感知渠道,这里有一个知识的反噬力的问题。

不以造型为目的,作品的核心是什么?

  刘礼宾:一棵树的核心是什么?很多人在作品中找寻明确的意义,如此的话,只看作品标签就可以了,或者说听说一件作品也就可以了。当下视觉艺术的价值,或者说具体说绘画价值,如果能用“核心”与“意义”直接表述出来,那它们可能真的就没有价值了。

大小尺幅作品之间在创作体验上有什么不同?

  刘礼宾:主要是身体各部位运动半径的不同,时间耗费差不多。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比第一次展览的作品大,主要是我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大作品放大了我的个人状态,我所处的环境,这个环境不仅是物理空间,也包括政治文化空间,乃至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我更多把自己视为一个通道,我的作品其实很程度上不属于我,我可能只是一面镜子。很多信息聚集在我的身上,我通过绘画使它们落在画面上。

“借体以证”证明的是什么?“体”可以理解为身体吗?“体”在艺术创作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刘礼宾:“证”可以理解为“在”。“在”是不需要证明的。我说“证”,其实表现的是一种无奈:活着本身就是太多的“因”所导致的“果”。我们享受或者排斥这个“果”,就必须承担或者拒绝它们的“因”,以及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个“关系”可以被命名为为家庭责任、社会责任、文化担当等等诸多名词。“证”也是期待给“在”更多的生存空间。

  “体”可以理解最为身体,也可以理解为绘画作品本身。至于谈到“体”在艺术创作中扮演的角色,我想说:

  身体是不会撒谎的,不管你意识到与否,各种烙印都在它这里显现,肉体层面,心理层面。你忽视它,它会慢慢展现给你看,良性的是大比率的健康,恶性的是大比率的疾病。我们大多数人都处于中间状态,比较健康,或者比较不健康,两者都没有达到极致。

  同理,作品也是不会撒谎的。通过一张画完全可以看到你的身心状态。这和中医的望闻问切能断生死一个道理。也有些艺术家借助作品掩饰,其实也是另一种方式的暴露。

  面对观众,艺术家或者艺术作品诚实与否没我们想的那么重要,总有人被你遮蔽,也总有人看穿你。这涉及到眼力问题,从美术领域讲,也涉及到艺术价值问题。

刘礼宾

  1975年出生于山东高唐。美术史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20世纪美术史研究、美术批评、美术策展工作。

  曾出版《第三种批判:艺术语言的批判性》、《现代雕塑的起源——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研究》等着作,“我们身处何处?——概念的黑洞和语言的飘零”、“中国当代雕塑创作四十年管窥”、“超越性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的缺失”、“二元对立的隔绝及其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呈现”等论文。

  曾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第四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论文奖”、“中国雕塑史论奖”、“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奖”等奖项。

  曾策划《破图集:中国当代艺术家处理图像的方法》、《图像池》、《感同身受:中国当代雕塑展》、《第三种批判:艺术语言的批判性》、《隐秘的力量》、《形无形Visibleinvisible中国抽象艺术系列展》等20多个中国当代艺术群展。

  2014年进行艺术创作,曾举办《会画——刘礼宾个展》(北京大宝堂,2018年)。参加《潜入绮境》、《在路上——2014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展》、《亚洲现场:个人的现场》、《YAM·寻洲》、《回归童年”——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特展》、《不设限-后海棠社艺术实践展》等群展。

 

刘礼宾 神兽之二系列 纸上铅笔 A4 2020

刘礼宾 神兽之二系列 纸上铅笔 A4 2020

刘礼宾 神兽之二系列 纸上铅笔 A4 2020

刘礼宾 神兽之二系列 纸上铅笔 A4 2020

刘礼宾 白虎绕尾 78×109cm 纸上铅笔 2020

刘礼宾 玄武 78×109cm 纸上铅笔 2020

刘礼宾 玉兔含丹 78×109cm 纸上铅笔 2020

刘礼宾 朱雀 78×109cm 纸上铅笔 2020

刘礼宾 地坑 78×109cm 纸上铅笔 2019

刘礼宾 地浪 78×109cm 纸上铅笔 2020

刘礼宾 九重天 78×109cm 纸上铅笔 2020

刘礼宾 移民史 78×109cm 纸上铅笔 2020

刘礼宾 有树为敬 78×109cm 纸上铅笔 2019

刘礼宾 一阳初动 78×109cm 纸上铅笔 2019

刘礼宾 塔 78×109cm 纸上铅笔 2019

北京